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组织膨出患者肛提肌形态学的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wcsql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肛提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底组织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5例SUI患者(SUI组)、19例POP患者(POP组)及3例无SUI和POP的直肠癌患者(对照组),术中行肛提肌活检,冰冻切片常规行HE染色、改良Gomori染色及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rase,ACP)、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染色,镜下观察肛提肌形态学变化.结果成功获取肛提肌肌肉组织与未取得肛提肌肌肉组织的SUI患者的年龄、产次、绝经时间、疾病严重程度、漏尿点压力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I组和POP组患者肛提肌组织形态学表现为肌纤维密度降低,排列紊乱,被大量的结缔组织填充、取代,肌纤维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单个肌纤维细胞既有核中心移位、纤维劈裂、外周吞噬及空泡变性等肌源性改变,也有肌纤维萎缩、角形变、同型纤维聚集等神经源性改变.结论SUI和POP患者的肛提肌同时存在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改变,提示持续的盆底肌去神经支配和继发的肌源性改变,可能是SUR及POP的发病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悬韧带断离范围小于150°的半脱位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14例(14眼).悬韧带断离范围小于90°者5眼,90~150°者9眼.造成悬韧带断离的原因为眼外伤(8眼)、马凡综合征(1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2眼),另有3眼原因不明.在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过程中,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及囊袋内植
目的 通过分析眼内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分类和误诊原因,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对我院病理科于1980.1~2002.6期间收检的129例临床诊断为眼内肿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102例,其中视网膜母细胞瘤64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36例,脉络膜转移性瘤2例;良性肿瘤7例;非肿瘤性病变20例,误诊率为20.93%(27/129).结论对眼内肿瘤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有
目的 探讨以5-氟脲嘧啶(5-Fu)和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111例患者的114个原发性乳腺癌,于手术前应用5-Fu和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2~6个周期,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并分析疗效与肿瘤特征的关系。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为87.7%,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为39.5%,病理学完全缓解率为23.7%,疾病进展率为0.9%。吡柔比星方案
肝硬化(LC)并门静脉高压(PVH)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EV)和(或)胃静脉曲张(GV)即EGV及其出血(EGVB)的有关发病机制,特别是治疗方面的报道很多,但在治疗措施上存在不少争论.Garcia Tsao发表一长篇述评[1],涉及LC发生PVH血液动力学(HD)的进展和EGV和治疗方案的评定和抉择,时至今日仍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5年6月~2000年12月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2例,其中后壁骨折13例,后柱骨折2例,前柱骨折3例,横形骨折5例,横形伴后壁骨折15例,后柱伴后壁骨折3例,"T"形骨折5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4例,双柱骨折12例.手术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37例,髂腹股沟入路12例,扩展髂股入路4例,髂股入路2例,联合入路(髂腹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