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品混凝土的诞生改变了过去人工拌制及现场非专业化搅拌浇注方式,提高工程质量,带动产业发展,均有积极的作用。关注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国家相关政策,从行业管理,透视建筑工程质量是也是不可忽视的。文章对商品混凝土及其生产的特点,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了论述,可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生产特点;质量管理
  前言
  商品混凝土,又称预拌混凝土,简称为“商砼”,俗称灰或料:是由水泥、骨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现代建筑施工大部分均使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环境污染,使混凝土的质量更稳定且易于控制,是混凝土生产技术的一大提高。
  1. 商品混凝土及其生产的特点
  1.1 随拌随用
  由于用户的要求各异及混凝土本身的特点(如必要的工作性能、性能存在经时变化等),作为建筑材料的商品混凝土不能储存,只能按用户的具体要求临时生产,随拌随用。
  1.2 受原材料影响非常大
  作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商品混凝土本身,受其组成原材料的质量和掺用量的影响非常大,如水泥的组分比例,外加剂的性能、用量及与水泥的相容性,砂石级配及含水率,水胶比等,混凝土质量对上述因素的变化非常敏感。
  1.3 受环境影响明显
  混凝土的相组成及强度、耐久性等特性,除受原材料影响较大外,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影响也较大,且随时间而变化。
  1.4 商品混凝土只是半成品
  考虑到房屋结构对混凝土最终的强度及耐久性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站供应的混凝土只是一个半成品,要最终达到结构要求的强度、耐久性能等使用指标,还需要考虑运输、浇筑(包括振捣)、养护、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5 混凝土所用原材料
  尤其砂、石一般为地方性材料,性质不易改变,质量不容易控制,更不易改善,只有想办法去适应它。
  所以,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众多且原因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有些原因,我们还不能认识清楚,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有时只能靠经验处理,有一定的盲目性。
  2.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选用优质的原材料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为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和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其性能。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是确保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2.2 加强生产前期管理措施
  2.2.1 加强原材料的管理
  (1) 石堆场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以免料堆底部积水。水泥、粉煤灰等粉料筒仓有防潮、防湿措施。
  (2) 砂、石按品种、规格分隔堆放,严防混料,避免混用或错用。
  (3) 各种材料标识清楚,特别是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贮存仓,进料口加盖上锁,并由专人管理,以防止进错料或受污染。
  2.2.2 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核心环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确保工程所需的耐久性。
  (1) 用低水胶比、富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氯离子扩散、硫酸盐侵蚀性能和对钢筋的长期防腐蚀性能。
  (2) 掺适量的优质高效减水剂,大大增加减水效应,显著降低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强度。
  (3) 掺加适量优质粉煤灰、矿粉,取代部分水泥和部分细骨料,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与稠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强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2.2.3 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管理
  (1) 结合具体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原材料性能状况,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理论设计计算、试验和调整。由试验室通过试验取得的配合比在生产前再进行复验,符合规定要求后,方能应用于生产。
  (2) 混凝土配合比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动态控制,动态控制在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进行,由试验室掌握,根据工程情况、设计要求、气候变化、运输距离、原材状况等因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调整。
  2.3 过程控制措施
  2.3.1 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 确保计量精度。
  配料系统是混凝土生产的重要部分,有条件的工程尽量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当混凝土配合比或混凝土配合比编号输入计算机后,电子称对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进行精确计量,混凝土需按配比严格配料,这使混凝土的离散性大大减小。定期进行计量动(静)校验,以确保达到GBl4902《预拌混凝土》规定的计量要求。
  (2)确定合理搅拌时间。
  根据搅拌机类型、实际搅拌效果、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问。
  (3) 加强过程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当班人员除随机抽样检测外,还应在出厂前目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如有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
  2.3.2 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1) 根据工程要求、施工方案和原材料特点,将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如缓凝性、强度增长规律、养护方式等)情况在技术交底时告知施工班组,使有关人员更加深刻认识和熟悉混凝土的特性,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
  (2) 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且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出站到浇筑的间隔时间,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及质量。
  (3) 在施工现场随机进行混凝土取样,并按规范制作试件,妥善养护,作为判定混凝土是否合格的依据。
  (4) 为控制好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搅拌站派出现场服务员或技术人员,监督处理现场的质量问题,并及时与搅拌站有关部门联系、反馈信息。
  2.4 加强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手段。强化原材料、混凝土质量检验应做到:
  (1) 把好五关、做到三个不准:即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计量关、混凝土搅拌时间关、坍落度及强度关;不合格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确保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
  (2) 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质量事故,通过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预防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3) 加强信息反馈,通过对检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掌握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改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混凝土质量,充分利用外加剂和掺合料性能,加强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3.小结
  现代建筑结构工程中,混凝土是用量是最多的材料之一,就目前包括国际最先进技术也是不可替代的。商品混凝土专业化生产有着传统拌制方式和现场搅拌方式更多的优势,从技术方面利用原材料优势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专业化供应不仅从费旧原材料利用方面做到成本与环保双赢,同时大大降低施工现场粉尘污染,对整个城市的环保贡献有着非常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反思”这一术语,近几年经常出现,他是由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引发出来的发人深思的一个教学过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引下“反思”的出现,让很多老师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好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how Chines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an do a good job of Chinese teaching u
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煤矿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工会在此环境下能够进行改进和创新工作的方法,具体实施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应从创新协调方法,高效处理职工
水是人类维持生命及日常生活中均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由此可见我国水利事业单位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我国的基层水利
摘要:材料的采购管理作为PC建筑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之间关系成本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成本控制情况。参与采购的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能做到防腐自律,更是关系到了整个项目的胜负。采购管理越来越成为PC建筑企业加大研究的重点,同时如何能在采购过程中降低成本,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  关键字:建筑;采购;管理;成本  笔者所在的采购中心作为公司的集中采购部门,始终以为项目
期刊
良好的工程质量,是确保工程施工项目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不断增多的同时,工程质量问题也日趋严重,工程事故的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采取必要的质量监理措施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工程施工材料问题  工程施工材料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将会严重影响到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工程施工材料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过
新课改模式推行一年后,在荥阳市教育体育局袁局长的领导下,荥阳市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分成四个小组,到我市四个协作区各个学校深入课堂,了解课堂教学改革
2000年10场沙尘暴袭击内蒙和北京地区,影响到飞机的正常起降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且在每1场沙尘暴后,沙丘以2~3m的速度逼近北京。受沙尘暴影响的地区还扩散到中国东部多省(包括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