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膀胱黏膜上皮组织病理学与超微病理的改变与特征。方法:收集16例女性IC患者的膀胱黏膜标本为IC组,16例女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标本为对照组。IC患者临床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膀胱黏膜上皮组织病理学与超微病理的改变与特征。方法:收集16例女性IC患者的膀胱黏膜标本为IC组,16例女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标本为对照组。IC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膀胱充盈后疼痛及排尿后疼痛减轻,尿常规与尿培养阴性,盆腔症状评分(PUF)均在15分以上,钾离子试验阳性,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黏膜多发性球状出血点。采用普通光镜和透射电镜的方法观察膀胱黏膜上皮和黏膜肥大细胞浸润及脱颗粒情况。结果:光镜下IC患者膀胱黏膜上皮发生断裂或缺失,黏膜有大量肥大细胞浸润,肥大细胞计数同正
其他文献
文章对"X+癌"类构式的语义演变做了细致深入地分析。发现"X+癌"的构式义从一开始表示人们患上的具体的某种癌症逐渐泛化为患上的某些癌症,同时又虚化为表示事物的不正常现象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绒毛膜癌JEG-3细胞增殖能力及其Smad3、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作用时间的TGF-β1进
目的:观察H102对APP转基因小鼠脑内超微结构-突触后致密区(PSD-95)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只APP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8只。并设同月龄同背景C57BL/6J小
目的:探讨PTEN蛋白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p38)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20例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党组织在医院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的体现。方法: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党组织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突发事件中党组织起到带头作用,当党员发挥了应有
目的:探讨荷肝癌小鼠游离支链氨基酸(BCAA)代谢变化,为肝癌患者氨基酸失衡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ITACHIL-8800型氨基酸分析仪,检测10例荷肝癌H22的ICR小鼠血浆和肿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