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背景、内涵及路径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it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确立的全新发展目标,旨在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水平。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质量内涵是要有高水平的专业、高水平的师资、高水平的研发能力、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较高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文化。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行动路径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培养高技能人才;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抓手,满足市场需求;以人才强校为重点,培育和引进技术技能大师;以机制创新为突破,打造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以国际化水平为目标,争创世界一流;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建设智慧高职院校。
其他文献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为基本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实行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模式共同培养新型技
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我国校企合作机制碎片化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存在校企合作制度不健全、校企合作建设目标不明确、校企合作建设机构不完善等碎片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校企
县级职教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之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现有县级职教中心1800多所,县级职教中心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
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赋予了高职新工科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使命。高职院校工科教育供给侧面临巨大挑战,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人才标准
教师队伍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势在必行。针对国家没有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际,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根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课
摘要: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将长期保持基本稳定的预期下,遵循利益相关者理论和马斯洛需求理论,从院校、举办方、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四个利益相关者角度,以江苏省72所高等职业院校为样本选取人才培养状态数据,设立19个指标对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进行分析,评估高职院校专项服务能力,优化高等职业院校及专业布局,提高学校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利益相关者;高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