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老师要厚爱中差生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 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
  素质教育主要的标志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由此看来,教育者如何对待中差生问题,中差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 应该说不存在面向优生的问题,故而面向全体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面向中差生。
  寻找一下中差生的原因(排除弱智儿童),是多方面的,普遍的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求自己不严格。为什么会这样呢?客观的原因是小学生本身就有的个别差异所至。有些人为的因素是:由于犯有某个缺点而遭老师严厉责问而自我调节力差产生厌烦情绪;或由于老师的误会蒙受过“不白之冤”产生心理失衡而自暴自弃和逆反;或由于家庭的负担或面对社会阴暗面时缺少应有的正确引导而形成不良习性。等等。
  我认为,厚爱中差生,首先应有辨证的观点:
  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差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只是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容易被老师关注,而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其实,与优生相比,中差生更需要理解与鼓励,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本班有一个男生,母亲常年有病,父亲外地工作,平时就跟随外公生活,倍受老人疼爱与纵容,由于缺少合理的家庭管教与父母的关心呵护,从小养成了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学习一塌糊涂,而且经常打架,去网吧,是一个很令老师头疼的学生。刚进我们班时,由于管教心切,经常气急之下严加批评,丝毫不考虑他的感受。后来班长告诉我,说每次批评之后,该生都非常消沉,有一次自己竟然在座位上偷哭起来。我心里不由一动,原来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竟然忽视了他的自尊与感受。经过一番心平气和的反思,我发现这个学生其实有不少优点 。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得过很多荣誉,而且集体荣誉感也较强。就因为他日常学习与纪律的散漫,我竟然完全否定了他。此后,我非常关注他平时的表现,经常表扬他,鼓励他,让他担任体育委员,重新树立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并为他制定了一个目标,告诉他,老师对他极有信心,也相信他会做好。日常生活中我与其他同学一起帮助他,督促他的学习。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学习及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转变,而且,再也没有与其他同学打过架。
  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差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对差生来说,他们最害怕老师听到他们以前的情况后,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教师必须打消学生的疑虑,使他们能在新环境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新接班后我在开学第一次班会上简短地说:“老师不知道你们的过去,也不想去了解它。你的成绩过去了,错误也过去了。老师不相信耳朵,只相信眼睛,只相信你们现在的表现。” 那简短的几句话在学生中产生了影响。第二天一名学生的家长说她的孩子的基础差,成绩一向不好,逆反心理严重,越来越不爱学习,经常不完成作业。孩子昨天回家后特别高兴,说换老师了,老师说不去了解过去,只相信她看到的。并说从今以后要好好学习了。从家长的一番话里可以看到,这是学生萌生了进步的愿望,是十分可喜的事情。
  想必是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开学后的一段时间里那名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由于他以前不完成作业的次数太多了,当班上偶尔有个别同学没有按时交作业,同学的目光都会集中到他的身上,这时他的脸涨得通红。看来,一个人要想改正缺点,转变别人的成见是多么不容易。当我把交了作业同学的名字一一念出来,其中包括他,他的脸上现出轻松的表情。几次之后,同学对他的看法开始有了转变。 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在同学中间没有尊严。帮助他找回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是使他进步的关键。在课堂上我把那些他有能力回答的问题留给他,多给他创造在同学面前表现的机会。第一单元检测结束了,他的成绩不好。之后的几天,他的情绪不高。我把他找来了解情况,十分诚恳地对他说:“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这是不切实际的。开学以来,老师看到了你在努力学习,我相信会看到你更精彩的表现。” 这次谈话以后,不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他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要求补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他语文、数学两科均取得了好成绩。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缺点或错误,但是他都有进步的愿望。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正的契机 ,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他们,一成不变的漠视批评只会让他们更加自卑与消极。“不相信耳朵,只相信眼睛”的讲话就是一个契机。一些有这样那样毛病的孩子消除了精神负担,看到了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他们会克服困难,逐步改掉缺点,做一名受人尊重的好学生。
  三、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其次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更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如果在中差生身上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一定会促进中差生的进步和发展。
  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班主任对中差生的厚爱定会使他们实现向“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转变。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新课改理念深入到每一门学科当中。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的初中体育课程,也应该一改往日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潮流,关注学生的需求,
在韩愈的《师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随着现代教育模式的不断进步和改革,为师者不仅仅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根据笔者多年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教师的职责应更多地倾向于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现代小学生生本课堂的构建当中去,以学生为中心,分散到无数个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构建“疯狂”式语文课堂。  一、正确引导,自主学习  学校不是工厂,教师也不是工人。把学生当做一个又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可以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录音、影视、多媒体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这可以达到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意主体的感受与体验,注意其感受能力与感受欲望,在情感与意境的最佳组合情境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情感与审美
小剧场戏剧可以说是新时期戏剧探索进程里一个令人骄傲的成果.从北京人艺《绝对信号》的发端,到南京小剧场戏剧节,再到北京小剧场戏剧展演.小剧场戏剧的影响越来越广,前进的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数字化、信息化的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是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要把学生培养成符合这一时代要求的人才,教育就不能只是传授知识,也不能停留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应该着眼于学生整个身心的全面发展,即整体发展。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和能力培养外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术”  
练习的布置是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互动交流的关键窗口.练习虽重要,但单
学困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每位教师和家长都关注的问题。这些学生有的自控能力差,有的自己上课时听不懂课或是干脆就不想听课,自己学不好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听课,上课搞小动作是小事,往往还会影响一大片的同学,恶作剧是他们常玩的游戏。对于我们的班级来讲,多一两个学困生表面看来好象无关紧要,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讲,那就是一个家庭希望的全部,所以,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每个班主任都不容忽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在其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作文这一部分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水平.因此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