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是对艺术美的意识教育,即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贯穿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学 审美教育 结构美 氛围美 语言美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非说教,良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即是美育的过程,是美的欣赏和熏陶的过程。要使美育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则需要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性教学。如精辟生动的理论讲授,优美规范的表演,精湛艺术的课堂布局等都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一、结构美
  
  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首先,要讲究开头和结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其次,要注意运用感情。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对人的心灵和情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进入角色。前苏联艺术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曾说:“当演员来到剧院的时候,他应当把自己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剧院外,剧院里的他整个属于艺术。”因此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要实现“心灵净化”,除去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情感和思绪,保持高度旺盛的“临教”状态。音乐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听课时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如何,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心理和情绪的制约,因此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板着面孔。
  另外,课堂内容结构还要注意雅与俗、疏与密、断与续、理论讲授与示范表演等方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展现出一种摇曳多姿的曲线美,让学生在美的结构中接受艺术的熏陶,获得知识的营养。
  
  二、氛围美
  
  氛围是指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教师和学生作为知识的施教者和受教者,要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美,还能使教与学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
  音乐教学课堂的氛围美应该是:活跃而不使之零乱,安静而不使之呆板,紧张而不使之压抑,愉快而不使之松散。良好的氛围使师生双边关系和谐融洽,配合默契,教者情绪热烈,学者反应积极。同时要注意扎实稳重,因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目的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倘若无实事求是的态度,那就哗众取宠、本末倒置了。课堂氛围美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
  创设课堂氛围美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往往使教者始料不及,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的热烈。其次重视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智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也是课堂氛围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动力。再则创设情绪场,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角色。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结合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水墨画《江月图》、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将音乐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迅速在综合的环境氛围进入自己的艺术想象,在美的氛围中吸取艺术的营养。
  
  三、语言美
  
  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语言会使对方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美好的语言使人高兴,心情舒畅。单调、呆板甚至粗劣的语言使人心情沉重、烦恼、急躁。因此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美。
  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美首先要求教师语言准确、简洁、精炼、易懂,在此基础上力求生动形象,如在分析音乐要素时,把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分别称为骨架、线条和色彩,这些都是同学们所熟悉的,他们很快就明白了音乐的各个要素。另外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注意讲述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在语言美的融融春水中使学生聚精会神,乐此不疲。
  教学的语言美不仅指口头语言,它还包括副语言和身势语言。所谓副语言是指笑、哭、呻吟、叹息、嗯啊之类的声音;身势语言是指面部表情、点头、摇头、耸肩、手势等动作,这两部分统称伴随语言。马卡连柯说:“凡是不善于摹仿,不能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在教课时,动用伴随语言一定要紧密结合课堂内容和口头语言,做到自然贴切,这也是教学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审美教育融合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教师要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罗小平,音乐美的寻觅[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排比句作为无关联词复句中的一类,其分句在语法结构、语义关联和语气表达上都有相似性。本文运用实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将排比句朗读的呼气度参数结合排比句的韵律、语法和语
摘 要: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还有三年,党的十九大的召开非常关键。法治应如何响应时代的需求?答案是唯一的,要坚持用良法善治为新的历史起点保驾护航。不断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塑造完备的良法,特别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完善我国立法备案制度。严格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精细执法推行善治,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培训,加快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决纠
摘 要:法治讲究依法依规的有序治理,而基层治理因受制于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影响而差异巨大,如何在依法治理与传统治理的差异中找到可供遵循的法治路径,是当前基层依法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治理;法治;纠纷解决;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2-0131-02  作者简介:谢婧(1989-),女,汉族,重庆人,研究生
[摘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科技开始在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企业的管理者也开始将信息管理纳入自身的企业管理过程之中,以此来促进产品的快速生产与销售。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应用与普及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还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目前来看,尽管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之中难以避免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信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世界范围内,当代艺术的重心正越来越向非绘画艺术形式(装置、行为、影像、DV等)转移着,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证明: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变的情况下,“绘
关键词:检察文化;司法改革;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2-0133-01  作者简介:赵硕(1989-),女,汉族,辽宁本溪人,法学学士,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科员,研究方向:检察文化。  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着思想先行、统筹部署的工作方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社会对于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消化能力也越来越小,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这也逐渐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传统意义
王红祥,医学博士,一名内科学(血液病)专业医生,现任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科主任,血液内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