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椎体内裂隙样变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PKP治疗18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将患者分为裂隙组和无裂隙组.裂隙组44例,男5例,女39例;年龄56~89岁,平均71.6岁.无裂隙组139例,男22例,女117例;年龄51~ 91岁,平均70.2岁.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分布情况、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渗漏类型、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疗效.结果 裂隙组与无裂隙组在骨折椎体的分布存在差异,裂隙组骨折椎体主要分布在T11~L2椎体,无裂隙组主要分布在T11~L5及T7~9.裂隙组和无裂隙组骨水泥注入量及渗漏率分别为3.4~ 5.6 ml和3.5~ 5.1 ml,45.3%(24/53)和41.9%(72/172),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骨水泥渗漏类型存在差异,裂隙组主要在椎体周围软组织渗漏,无裂隙组主要沿血管渗漏.两组术后骨折椎体高度均明显恢复,裂隙组较无裂隙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明显.裂隙组和无裂隙组术后VAS评分及ODI指数分别为(2.8±1.1)分和(2.4±0.7)分,29.3%±6.8%和27.6%±6.9%,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椎体内裂隙样变的OVCFs的骨折椎体主要分布在活动度较大的T11~L2椎体.采用PKP治疗伴椎体内裂隙样变的OVCFs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明显。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探讨椎体内裂隙样变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PKP治疗18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将患者分为裂隙组和无裂隙组.裂隙组44例,男5例,女39例
【机 构】
:
314000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骨科,314000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骨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
【出 处】
:
中华骨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34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从细胞水平上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通过降低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ed factor-l ,HIF-1 )对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将乳腺癌细胞株MCF-7分为空白对照组、氯化钴(CoCl2)处理组、CoCl2处理+HBO组、CoCl2处理+HBO+HIF-1α过表达组。采用CoCl2模拟低氧环境,
目的系统评价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联合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radiation cephalopathy, RE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Lancet、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并辅以手工检索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8年3月。由2位研究者按纳
目的 探讨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胸、腰椎结核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8月28例复杂性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相关资料,男15例,女13例;年龄7~58岁,平均34岁.胸椎12例,胸腰段7例,腰椎9例.单节段受累13例,双节段12例,三节段或以上者3例.7例合并腰大肌脓肿,1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功能损害,1
目的比较我国自行研制的3种不同型号飞行员救生背带在实际应用中的舒适性。方法根据背带型号将47名不同机型飞行员分为3组,0型背带24人,1型背带13人,2型背带10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3种型号背带的舒适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问卷内容包括:身高、体重、年龄、总舒适度、穿卸时间、调节性能、压肩感受、收紧状态、约束性大小等。结果47名飞行员平均身高(173.36±2.48) cm,平均体重(72.63
为更好地适应国际化进程,2015年我国首次启动了“一带一路”战略.语言文化作为战略项目推动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作为我国外语语言人才培养基地,担任着“一带一路
现时中国大陆城市急速发展,做成大量环境噪声问题.某室外空调机房配备了六台冷却塔,与附近最近的居民楼距离只有15 m,测得的噪声比国标的规定高出了25 dB(A).传统的噪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