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软实力的关联互动研究,为当前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文化软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对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18-02
文化软实力在当前国际关系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以往人们大多数更多关注一个国家的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而对于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关注和重视不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传统文化,其形式丰富多彩,其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养生、健身、竞技、搏击、休闲、娱乐等方面,是祖国重要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和功能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的活力和泉源。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与发展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译本《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随着我国国力和传播实力的增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中国政府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斡旋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对国际社会的号召力有所提高,这些都是我国软实力逐步提升的重要体现。
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与功能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部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博大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本源,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表现出的特性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脉相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和深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等具有战略性重要的意义。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凝聚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本民族文化属性,而且是维系本民族感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手段。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民族亲和力。民族亲合力是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各个民族之间整体上互相兼容、相互融合,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吸取彼此的文明成果,形成较稳定的民族亲附性,产生一种共同推进民族进化、民族发展的内在结合力。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到现在,体育文化以它独特的内涵和功能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如广西桂北地区侗族“三月三”抢花炮;蒙古族的传统的摔跤、赛马;傣族泼水节划龙舟;苗族的“跳芦笙”等等,通过体育竞赛和表演活动,加强了各民族、各村寨之间的交流,增添了情趣,活跃了节日气氛,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关联互动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产业已成为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和窗口。大力发展和繁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桥梁和纽带,充分挖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文化资源,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和国外体育文化交流,为进一步壮大我国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2.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随着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国际影响力,无论是在价值观层面还是文化产业方面,仍存在不少差距,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培养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具有重大的意义。
3.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加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1.传播和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华,构建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特点,弘扬和传播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的体育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和悠久的历史,要充分挖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多元文化价值,承担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功能。利用民族体育这种族际共享的文化来调节民族矛盾,协调公民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所在。
2.进一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概念是我国著名的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在1997年提出至今仍然倡导的思想行为概念,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华民族成员提出肩负社会历史责任的一种自觉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充分体现了我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开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活动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的过程,也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超越的过程。
3.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网络。民族传统文化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不断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的民族文化体育事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各民族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到逐步改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文化的消费不断增加,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进一步推进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体育事业具有广阔的空间,传播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连香.关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8,(12).
[2]卢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9).
作者简介:张志明(1958-),男,广西柳州人,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18-02
文化软实力在当前国际关系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以往人们大多数更多关注一个国家的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而对于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关注和重视不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传统文化,其形式丰富多彩,其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养生、健身、竞技、搏击、休闲、娱乐等方面,是祖国重要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和功能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的活力和泉源。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与发展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译本《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随着我国国力和传播实力的增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中国政府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斡旋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对国际社会的号召力有所提高,这些都是我国软实力逐步提升的重要体现。
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与功能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部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博大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本源,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表现出的特性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脉相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和深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等具有战略性重要的意义。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凝聚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本民族文化属性,而且是维系本民族感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手段。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民族亲和力。民族亲合力是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各个民族之间整体上互相兼容、相互融合,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吸取彼此的文明成果,形成较稳定的民族亲附性,产生一种共同推进民族进化、民族发展的内在结合力。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到现在,体育文化以它独特的内涵和功能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如广西桂北地区侗族“三月三”抢花炮;蒙古族的传统的摔跤、赛马;傣族泼水节划龙舟;苗族的“跳芦笙”等等,通过体育竞赛和表演活动,加强了各民族、各村寨之间的交流,增添了情趣,活跃了节日气氛,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关联互动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产业已成为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和窗口。大力发展和繁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桥梁和纽带,充分挖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文化资源,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和国外体育文化交流,为进一步壮大我国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2.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随着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国际影响力,无论是在价值观层面还是文化产业方面,仍存在不少差距,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培养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具有重大的意义。
3.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加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1.传播和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华,构建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特点,弘扬和传播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的体育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和悠久的历史,要充分挖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多元文化价值,承担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功能。利用民族体育这种族际共享的文化来调节民族矛盾,协调公民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所在。
2.进一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概念是我国著名的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在1997年提出至今仍然倡导的思想行为概念,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华民族成员提出肩负社会历史责任的一种自觉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充分体现了我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开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活动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的过程,也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超越的过程。
3.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网络。民族传统文化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不断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的民族文化体育事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各民族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到逐步改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文化的消费不断增加,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进一步推进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体育事业具有广阔的空间,传播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连香.关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8,(12).
[2]卢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9).
作者简介:张志明(1958-),男,广西柳州人,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