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淀粉粒密度基因tw1的精细定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淀粉粒密度影响籽粒容重,通过对一个玉米籽粒淀粉粒密度突变体Mrd进行鉴定和精细定位,为容重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奠定基础。【方法】以育种选系过程中发现的一个淀粉粒密度突变体Mrd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其籽粒内部化学成分的变化,用扫描电镜观察授粉后18—45 d正常籽粒和突变籽粒中淀粉粒形态的差异;于2014—2016年分别在河南郑州和原阳以及海南三亚种植Mrd与B73的杂交组合及F2和BC1分离群体,并对其进行遗传分析;使用来自maize GDB(http://www.maizegdb.org)的覆盖全基因组的1 000对SSR引物,通过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筛选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实现目的基因的初步定位;并在该定位区间内开发新的标记,对从38 000 BC1分离群体中筛选出的交换单株进行基因型分析,实现目的基因的精细定位;通过候选基因序列分析、功能预测和等位性测验确定首选候选基因。【结果】该突变体籽粒较正常籽粒体积变小,比重增加;细胞学和化学组份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籽粒相比,突变体籽粒中的粗蛋白含量降低,粗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淀粉粒形状不规则且变小、密度增加,可能是导致籽粒容重变大的原因;对授粉后不同天数籽粒内部淀粉粒结构的观察显示,突变体籽粒淀粉粒的密度比正常籽粒密度大,并随发育进程不断增加;对Mrd与B73的F2及测交后代分离群体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Mrd籽粒突变是由单隐性基因(命名为tw1)控制的;该基因首先被定位在第6染色体的SSR标记umc1105和bnlg1154之间,物理距离为22 Mb;利用上述2个标记对BC1群体进行交换单株筛选,并开发标记,将该基因定位于SSR标记B3和A47之间,物理距离为0.2 Mb;在该候选区段内有包含su2在内的3个候选基因,等位性测验结果表明,tw1与su2不是等位基因;候选基因序列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GRMZM2G042607编码的蛋白具有碳水化合物识别结构域,在种子中对碳水化合物的储藏起沉积作用,是tw1最可能的候选基因。【结论】实现了籽粒淀粉粒密度突变性状基因tw1的精细定位,并确定了候选基因为编码一种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的GRMZM2G042607。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不仅需要拥有完备理论知识的人才,还需要拥有较强实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入手,加强基础教育方面的工作,培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这就需要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能主动适合学生的不同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目的:总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结果:11例改良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习惯性流产及不明原因流产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习惯性流产及不明原因流产患者,采用丈夫或第三者(男性)健康肘静脉血20 m l分离淋巴细胞行主动免疫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同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于初中的英语教学而言,教师也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传统的
优化问题设问的教学艺术对于实现包括认知、能力、素养以及人的培养在内的深度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课堂教学案例的诊断与改进,从生活趣问、高阶思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