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要分析了目前基层采油小队的标准化管理现状,指出了基层小队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基层小队标准化管理问题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基层采油队 标准化实施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069-01
1、前言
基层采油队标准化管理就是在实际操作生产中,针对每一个岗位,以人为核心,按标准进行执行和管理。标准化管理,可以使现场的操作人员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动;可以提高工序质量和劳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就目前基层小队,每年因违反操作标准造成的安全事故触目惊心,原因有三个,一是违反标准进行操作,二是标准本身也需要随着技术和现场的条件的变化而发展,三是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来实施标准,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多数基层小队标准化管理只是停留在表面。各种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都齐全了,岗位工人能熟练背诵标准内容,这就是标准化管理了。其实这些只是标准化管理里的一个基础,真正的标准化管理是要这些的基础之上去寻找适合基层小队的标准化管理方法、使标准化管理在基层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2、目前基层采油队标准化管理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采油队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基层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基层标准化管理质量逐年提高;第二,基层小队由技术员兼职标准化管理,第三,建立了不同岗位的管理体系;第四,纠正了实际操作中把违章当习惯的做法;第五,树立了一批标准化示范岗位,员工在操作中做到了有准可依。
2.2 基层标准化管理存在问题
2.2.1 标准化执行流于表面
尽管标准化扎根基层许多年了,每年仍然在基层小队发生很多因违反标准造成的事故,标准化管理暴露出很多差距和不足。2007年5月16日9时50分,某采油厂某油矿某采油队员工王某在杏XXX抽油机井擦变速箱油垢,擦到变速箱死角时,需盘机调整平衡块位置,王某用右手攥皮带盘电机皮带轮,致使右手绞入皮带轮中,没刹刹车,经油田总医院诊断,右手多指绞伤。事故原因1、违章操作。员工张某在调整平衡块位置时,用右手攥皮带盘电机皮带轮,违反了企业标准Q/SYDQ0804-2002〈采油岗位技能操作程序及要求〉第2.8.3.2款:“没有安全措施严禁抓、攥皮带”的规定。某采油厂在2007年据不完全统计,类似的事故共发生数十起。由此分析可以得出以下问题:
第一,基层小队员工标准化的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常常有这样的思想:我工作许多年了一直都是这样干的。第二,管理者没有对标准足够重视,没有把标准化作为安全生产的基本工作径。第三,基层小队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以及计量检测手段落后,不能有效贯彻和實施标准。一些基层小队甚至把标准束之高阁。第四,基层员工素质参齐不企,在基层采油队有的老员工甚至是文盲,对标准理解差。第五,迁就落后的设备和技术。第六,管理机制落后,企业标准化科研成果少,缺少适应新形势的具备综合素质的标准化管理人才。第七,标准宣贯搞形式主义。将标准宣贯当作广告宣传,宣贯效果不理想。第八,基层小队没有专职的全质员。第九,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标准宣贯。
2.2.2 标准文件内容岗位不清
目前有许多标准文件岗位责任不清。例如在采油小队中热洗清蜡岗中,针对热洗工有三个文件,第一个标准文件的石油企业标准代码是Q/SYDQ0802-2002,标题是油井热洗清蜡规程,2002-03-31发布,2002-04-30实施。在2.2.8中的条目是检查热洗泵,将泵内死油和气放净,轴瓦油位和油质合格,盘泵灵活。显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该操作应该是中转站大班进行的操作。(2)热洗工无资格进行操作。(3)在中转站集输岗中标准目录中,却没有该条目录。(4)此条操作形同虚设。
2.2.3 标准文件不全
在采油小队日常的生产的维护中,有个工作没有标准可依据。例如在抽油机正常的运转中有时需要用吊车更换标杆,小队有没有资格更换,如何更换,在该井带脱节器的情况下能不能更换等等,采油小队很茫然。在实际生产中就因为没有操作标准,发生过砸伤员工的事故。
3、基层小队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基层小队直接面对各个岗位,岗位是石油企业的基石,是员工展示自己的操作平台,是石油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岗位员工的稳定和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的大局。操作工序质量孰高孰底,生产成本孰大孰小,最终影响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操作水平上不去,企业早晚要跨,员工的操作水平标准到位石油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只有每一个岗位员工,严格按标准操作,企业才能实现安全、稳定、持续、优质的生产,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4、标准内容更新的要求
标准化是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对重复性操作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次完结的,而是不断循环、螺循式上升的,每完成一次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标准化就是制定标准、完善标准的循环过程。标准更新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
(1)除规定必备的质量、技术和功能要求外,要充分体现基层采油队特点。
(2)要具有超前意识,充分考虑基层采油现场的技术发展和岗位员工潜在需求。在制定标准时必须把员工的职业健康、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确定和贯彻绿色标准是企业今后标准化活动的必然趋势。
(3)标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要根据现场需求、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等情况适时修订和完善,始终保持标准的先进性、适宜性、协调性和配套性。
(4)标准创新的同时要进行技术创新。标准是技术要素和特性的载体,标准创新实质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标准内容确定之后,需要把具体的技术要求变成现实。
(5)要利用基层岗位工人的集体智慧促进标准内容合理性和操作性。
4、基层采油队标准化实施的方法
4.1 基层采油队设立专职的标准化宣贯员
采油矿基层小队一般都设有油井岗,计量间管理岗,水井岗,热洗岗,采油队维修电工岗,采油队机采维修岗,采油队电焊工岗,中转站集输岗,采油队注水站注水岗,采油队变电所变电岗,等10个岗位,共涉及标准文件近百本,内容非常繁杂。目前一般都有工程技术员兼职。工程技术员担负着基层采油队技术的方方面面,当生产和标准宣惯发生相冲突时。基本上就以生产为主,标准的宣贯和岗位上的执行就失去了其作用。这也是岗位工人思想麻痹和常常违反操作标准的主要原因。
4.2 标准内容流程化
采油队员工素质相对来说素质不是很高,记忆文件的内容困难,将标准的内容流程化以后拍成图片,形成操作卡挂在胸前,直观容易执行。
4.3 实施操作预案
在某一操作之前对操作程序进行预演,尤其是多人进行某一操作时,各个操作人员严格按流程进行分工。找出操作中的不足,避免操作中出现违章。
4.4 指定现场操作监督员
在现场操作中,设定一人为操作监督员,对现场各个操作环节进行监督,随时纠正操作中的违章现象,作到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标准目录(2008)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3] 现代企业建设与管理(王瑞祥)
作者简介
陈玉峰,男,1975年7月29日出生,成人大专文化,1996年10月30日参加工作。现任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采油厂第二油矿十一区一队党支部书记,联系电话:0459-4597780。
[关键词]基层采油队 标准化实施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069-01
1、前言
基层采油队标准化管理就是在实际操作生产中,针对每一个岗位,以人为核心,按标准进行执行和管理。标准化管理,可以使现场的操作人员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动;可以提高工序质量和劳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就目前基层小队,每年因违反操作标准造成的安全事故触目惊心,原因有三个,一是违反标准进行操作,二是标准本身也需要随着技术和现场的条件的变化而发展,三是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来实施标准,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多数基层小队标准化管理只是停留在表面。各种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都齐全了,岗位工人能熟练背诵标准内容,这就是标准化管理了。其实这些只是标准化管理里的一个基础,真正的标准化管理是要这些的基础之上去寻找适合基层小队的标准化管理方法、使标准化管理在基层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2、目前基层采油队标准化管理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采油队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基层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基层标准化管理质量逐年提高;第二,基层小队由技术员兼职标准化管理,第三,建立了不同岗位的管理体系;第四,纠正了实际操作中把违章当习惯的做法;第五,树立了一批标准化示范岗位,员工在操作中做到了有准可依。
2.2 基层标准化管理存在问题
2.2.1 标准化执行流于表面
尽管标准化扎根基层许多年了,每年仍然在基层小队发生很多因违反标准造成的事故,标准化管理暴露出很多差距和不足。2007年5月16日9时50分,某采油厂某油矿某采油队员工王某在杏XXX抽油机井擦变速箱油垢,擦到变速箱死角时,需盘机调整平衡块位置,王某用右手攥皮带盘电机皮带轮,致使右手绞入皮带轮中,没刹刹车,经油田总医院诊断,右手多指绞伤。事故原因1、违章操作。员工张某在调整平衡块位置时,用右手攥皮带盘电机皮带轮,违反了企业标准Q/SYDQ0804-2002〈采油岗位技能操作程序及要求〉第2.8.3.2款:“没有安全措施严禁抓、攥皮带”的规定。某采油厂在2007年据不完全统计,类似的事故共发生数十起。由此分析可以得出以下问题:
第一,基层小队员工标准化的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常常有这样的思想:我工作许多年了一直都是这样干的。第二,管理者没有对标准足够重视,没有把标准化作为安全生产的基本工作径。第三,基层小队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以及计量检测手段落后,不能有效贯彻和實施标准。一些基层小队甚至把标准束之高阁。第四,基层员工素质参齐不企,在基层采油队有的老员工甚至是文盲,对标准理解差。第五,迁就落后的设备和技术。第六,管理机制落后,企业标准化科研成果少,缺少适应新形势的具备综合素质的标准化管理人才。第七,标准宣贯搞形式主义。将标准宣贯当作广告宣传,宣贯效果不理想。第八,基层小队没有专职的全质员。第九,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标准宣贯。
2.2.2 标准文件内容岗位不清
目前有许多标准文件岗位责任不清。例如在采油小队中热洗清蜡岗中,针对热洗工有三个文件,第一个标准文件的石油企业标准代码是Q/SYDQ0802-2002,标题是油井热洗清蜡规程,2002-03-31发布,2002-04-30实施。在2.2.8中的条目是检查热洗泵,将泵内死油和气放净,轴瓦油位和油质合格,盘泵灵活。显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该操作应该是中转站大班进行的操作。(2)热洗工无资格进行操作。(3)在中转站集输岗中标准目录中,却没有该条目录。(4)此条操作形同虚设。
2.2.3 标准文件不全
在采油小队日常的生产的维护中,有个工作没有标准可依据。例如在抽油机正常的运转中有时需要用吊车更换标杆,小队有没有资格更换,如何更换,在该井带脱节器的情况下能不能更换等等,采油小队很茫然。在实际生产中就因为没有操作标准,发生过砸伤员工的事故。
3、基层小队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基层小队直接面对各个岗位,岗位是石油企业的基石,是员工展示自己的操作平台,是石油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岗位员工的稳定和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的大局。操作工序质量孰高孰底,生产成本孰大孰小,最终影响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操作水平上不去,企业早晚要跨,员工的操作水平标准到位石油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只有每一个岗位员工,严格按标准操作,企业才能实现安全、稳定、持续、优质的生产,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4、标准内容更新的要求
标准化是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对重复性操作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次完结的,而是不断循环、螺循式上升的,每完成一次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标准化就是制定标准、完善标准的循环过程。标准更新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
(1)除规定必备的质量、技术和功能要求外,要充分体现基层采油队特点。
(2)要具有超前意识,充分考虑基层采油现场的技术发展和岗位员工潜在需求。在制定标准时必须把员工的职业健康、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确定和贯彻绿色标准是企业今后标准化活动的必然趋势。
(3)标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要根据现场需求、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等情况适时修订和完善,始终保持标准的先进性、适宜性、协调性和配套性。
(4)标准创新的同时要进行技术创新。标准是技术要素和特性的载体,标准创新实质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标准内容确定之后,需要把具体的技术要求变成现实。
(5)要利用基层岗位工人的集体智慧促进标准内容合理性和操作性。
4、基层采油队标准化实施的方法
4.1 基层采油队设立专职的标准化宣贯员
采油矿基层小队一般都设有油井岗,计量间管理岗,水井岗,热洗岗,采油队维修电工岗,采油队机采维修岗,采油队电焊工岗,中转站集输岗,采油队注水站注水岗,采油队变电所变电岗,等10个岗位,共涉及标准文件近百本,内容非常繁杂。目前一般都有工程技术员兼职。工程技术员担负着基层采油队技术的方方面面,当生产和标准宣惯发生相冲突时。基本上就以生产为主,标准的宣贯和岗位上的执行就失去了其作用。这也是岗位工人思想麻痹和常常违反操作标准的主要原因。
4.2 标准内容流程化
采油队员工素质相对来说素质不是很高,记忆文件的内容困难,将标准的内容流程化以后拍成图片,形成操作卡挂在胸前,直观容易执行。
4.3 实施操作预案
在某一操作之前对操作程序进行预演,尤其是多人进行某一操作时,各个操作人员严格按流程进行分工。找出操作中的不足,避免操作中出现违章。
4.4 指定现场操作监督员
在现场操作中,设定一人为操作监督员,对现场各个操作环节进行监督,随时纠正操作中的违章现象,作到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标准目录(2008)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3] 现代企业建设与管理(王瑞祥)
作者简介
陈玉峰,男,1975年7月29日出生,成人大专文化,1996年10月30日参加工作。现任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采油厂第二油矿十一区一队党支部书记,联系电话:0459-459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