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人们对于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的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缺陷和局限,有待进一步探究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空间组合;原则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人们盖房子总有其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这在建筑中叫功能。在建筑设计的历史过程中,功能的变化和发展带有自发性,它是一种活跃因素,特别是它在建筑设计中有着主导地位,因而在功能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中,经常都是处于支配的地位,并成为推动建筑发展的原动力。
1.建筑设计空间组合原则分析
1.1 空间组合适应性和灵活性原则。住宅内部空间组合灵活性要求指可以按照不同住户、不同时期的使用要求对套型空间进行灵活分隔和重组。设计时可以将某些功能分区合并或连接,不做明确限定。如将起居室与餐厅合并;把厨房设计成开敞或半开敞的形式;减少固定构件,用可活动的轻质材抖构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减少固定的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敞而不闭塞,同时也使得套型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1.2室内环境和谐性、舒适性原则。舒适性是一个综合概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性要求的标准也会不断发展变化。在住宅设计中,应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争取较好的朝向,获得较多日照和较好通风环境,利用自然对流通风,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起居室、卧室等主要空间应力争南向,提高舒适度。客厅与户外应有过渡,人户门处最好设玄关,避免家居生活被一览无余,失去私密性。主卧最好设于离入户门较远处,卧室与客厅之间最好设一段过渡空间,避免卧室直接朝向客厅开门。卫生间离卧室要近,窗台设高一些,保证私密性。厨房位置应接近户门,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进出,力求与服务阳台和餐厅应力求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影响,创造一个和谐、安宁、舒适的家居环境。
1.3整体设计经济性和节约性原则。首先,面积的合理分配要分清不同功能空间的不同要求,如大套型和小玄型的卧室、卫生间除数互不同之外,每个卧室、卫生间的功能要求、设备尺寸基本相同.面积需求也相近;而起居室、厨房、餐厅虽然功能相同,大套型比小套型服务的人数多,其面积也应该大一些。其次,节能方面主要是关于房间朝向。卧室是以夜间睡眠用为主,白天的活动很少在此进行,大部分时间是空关着,其向南还是向北,有无直接日照,对于建筑节能而言差别不大。在满足通风采光,保证窗户的气密性和隔热性的要求下,卧室不向南不影响建筑节能。
2.住宅的功能空间
2.1厨房
厨房是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厨房是家务劳动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室内噪声和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厨房的功能已从过去单一的烹调行为发展为集仓储、加工、清洗、烹饪和配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厨房的设计应有足够的面积。良好的通风、排烟、排气,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和影响。(规范)规定:一类和二类住宅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m2;大小尺寸应满足设备设施布置的需要,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m;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m,厨房的净高不应低于2.2m。
2.2卫生间
卫生间是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盆洗等活动的空间。(规范)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卫生间的数量应根据居住的人数和住户的生活习惯来确定,原则上宜多不宜少。卫生间的位置在住宅中应靠近卧室,并应有可靠的通风措施,尽且争取天然采光,应注意私密性的要求,避免视线干扰。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①设座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m2;②设座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m2;③设座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m2。
3.住宅设计中因功能的要求不同而导致空间形式的变化
3.1大小不同
在我国,起居室(客厅)是一家人生活、起居、娱乐、会客的主要空间,应考虑到人的多种活动,其应设计为最大者;相对来说,卫生间在一套居室中仅需必要的卫生设施,为最小者;卧室和厨房也应有相应的面积,不能只是单纯的扩大面积而不完善其功能。
3.2形状不同
各房间因功能不同,对形状的要求也不同,如居室太狭长,就欠灵活且令人不舒服,而厨房即使长一些也无损功能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3.3朝向不同
为争取必要的阳光照射而又避免烈日暴晒,以及建筑同环境关系,得根据房间性质而各得其所。并尽量在南向布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卧室。
3.4功能空间与建筑造型
住宅建筑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后,要考虑的就是其优美的立面和造型带给人们精神上良好的感受。以上所述为住宅建筑中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也就是说,设计的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这些基本功能要求。
4.住宅建筑设计中内部空间组织处理策略的探究
4.1克服追求空间过大的盲目性,确保空间大小设计的合理性
住宅建筑设计时应以人对住宅空间舒适度的接受程度为基准。通过过大空间和人进行对比,易使人觉得自己的渺小,从而产生自卑等消极的心理,会降低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不利于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从目前现状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大空间的盲目攀比造成空间剧增,因此而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就随之大大增大。盲目追求大空间与经济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复杂。据有关研究表明,从影响人的心理体验而言,使用建筑空间的人和活动是主要的,而建筑物的物理实体仅仅占据着从属地位。
4.2住宅空间设计应注意空间高度的控制,增强空间吸引力
空间高度的控制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绝对高度(实际层高)和相对高度。选用合适的层高,能对人的心理带来积极的、愉悦的精神感受,反之亦然。一是绝对高度是以人的高度为标准进行设计的,我国住宅层高一般为2.8米。二是相对高度指空間的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三是应合理利用空间顶界面和地地界面相互平行,相互吸引的关系,选择适宜的空间高度,以使住宅空间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4.3选用恰当的空间形状和比例,做到形状与比例的协调统一论文
不同的形状空间,不同的长、宽、高之间的比例,往往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在进行空间形状设计时,必须把它与空间的比例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比较。恰当的空间形状和比例,不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功能的适用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精神体验,让人从中享受到空间的艺术之美。
4.4正确处理空间围与透、色彩和质感的关系,构建和谐的空间效果
在处理围与透对空间的影响时,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住宅建筑设计中,处理空间围与透的关系时。譬如住宅中的厨房、卫生间,对朝向要求不高,应采用围的办法。
4.5综合考虑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的色彩处理
在住宅的室内进行色彩设计时,要根据人对色彩的心理反应进行色彩设计。不同的空间组成部分应采用不同的色彩,大面积的墙面、天花等应避免使用鲜艳单一的色彩,一般用调和色为宜,其它的局部一般选用对比色。可以通过改变窗帘、墙面装饰画色彩来改变空间的色彩效果。在夏天,则应采用冷色调为主的色彩搭配,增强空间色彩的清爽感和舒适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人员在住宅设计过程中,应在使用方所提供的各种原始资料、具体标准和要求的条件下,在现有国家标准规范及相关政策条件下,对整个建筑设计进行构思、分析和规划,对建筑中各房间功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整个用地环境充分理解。在有限的居住面积中合理组织、搭配各功能空间,充分考虑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精心设计出以人为本的人居住宅,为广大住户营造更好、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何成全,刘红卫.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9(01).
[2]包志平,曾毅.关于现代住宅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0(06).
[3]陈俊峰.住宅套型空间组合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2008(12).
[4]鲍为然,韩斌.住宅的空间组合设计[J].四川建材,2008(06).
关键词:建筑设计;空间组合;原则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人们盖房子总有其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这在建筑中叫功能。在建筑设计的历史过程中,功能的变化和发展带有自发性,它是一种活跃因素,特别是它在建筑设计中有着主导地位,因而在功能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中,经常都是处于支配的地位,并成为推动建筑发展的原动力。
1.建筑设计空间组合原则分析
1.1 空间组合适应性和灵活性原则。住宅内部空间组合灵活性要求指可以按照不同住户、不同时期的使用要求对套型空间进行灵活分隔和重组。设计时可以将某些功能分区合并或连接,不做明确限定。如将起居室与餐厅合并;把厨房设计成开敞或半开敞的形式;减少固定构件,用可活动的轻质材抖构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减少固定的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敞而不闭塞,同时也使得套型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1.2室内环境和谐性、舒适性原则。舒适性是一个综合概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性要求的标准也会不断发展变化。在住宅设计中,应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争取较好的朝向,获得较多日照和较好通风环境,利用自然对流通风,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起居室、卧室等主要空间应力争南向,提高舒适度。客厅与户外应有过渡,人户门处最好设玄关,避免家居生活被一览无余,失去私密性。主卧最好设于离入户门较远处,卧室与客厅之间最好设一段过渡空间,避免卧室直接朝向客厅开门。卫生间离卧室要近,窗台设高一些,保证私密性。厨房位置应接近户门,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进出,力求与服务阳台和餐厅应力求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影响,创造一个和谐、安宁、舒适的家居环境。
1.3整体设计经济性和节约性原则。首先,面积的合理分配要分清不同功能空间的不同要求,如大套型和小玄型的卧室、卫生间除数互不同之外,每个卧室、卫生间的功能要求、设备尺寸基本相同.面积需求也相近;而起居室、厨房、餐厅虽然功能相同,大套型比小套型服务的人数多,其面积也应该大一些。其次,节能方面主要是关于房间朝向。卧室是以夜间睡眠用为主,白天的活动很少在此进行,大部分时间是空关着,其向南还是向北,有无直接日照,对于建筑节能而言差别不大。在满足通风采光,保证窗户的气密性和隔热性的要求下,卧室不向南不影响建筑节能。
2.住宅的功能空间
2.1厨房
厨房是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厨房是家务劳动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室内噪声和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厨房的功能已从过去单一的烹调行为发展为集仓储、加工、清洗、烹饪和配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厨房的设计应有足够的面积。良好的通风、排烟、排气,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和影响。(规范)规定:一类和二类住宅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m2;大小尺寸应满足设备设施布置的需要,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m;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m,厨房的净高不应低于2.2m。
2.2卫生间
卫生间是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盆洗等活动的空间。(规范)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卫生间的数量应根据居住的人数和住户的生活习惯来确定,原则上宜多不宜少。卫生间的位置在住宅中应靠近卧室,并应有可靠的通风措施,尽且争取天然采光,应注意私密性的要求,避免视线干扰。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①设座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m2;②设座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m2;③设座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m2。
3.住宅设计中因功能的要求不同而导致空间形式的变化
3.1大小不同
在我国,起居室(客厅)是一家人生活、起居、娱乐、会客的主要空间,应考虑到人的多种活动,其应设计为最大者;相对来说,卫生间在一套居室中仅需必要的卫生设施,为最小者;卧室和厨房也应有相应的面积,不能只是单纯的扩大面积而不完善其功能。
3.2形状不同
各房间因功能不同,对形状的要求也不同,如居室太狭长,就欠灵活且令人不舒服,而厨房即使长一些也无损功能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3.3朝向不同
为争取必要的阳光照射而又避免烈日暴晒,以及建筑同环境关系,得根据房间性质而各得其所。并尽量在南向布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卧室。
3.4功能空间与建筑造型
住宅建筑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后,要考虑的就是其优美的立面和造型带给人们精神上良好的感受。以上所述为住宅建筑中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也就是说,设计的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这些基本功能要求。
4.住宅建筑设计中内部空间组织处理策略的探究
4.1克服追求空间过大的盲目性,确保空间大小设计的合理性
住宅建筑设计时应以人对住宅空间舒适度的接受程度为基准。通过过大空间和人进行对比,易使人觉得自己的渺小,从而产生自卑等消极的心理,会降低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不利于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从目前现状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大空间的盲目攀比造成空间剧增,因此而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就随之大大增大。盲目追求大空间与经济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复杂。据有关研究表明,从影响人的心理体验而言,使用建筑空间的人和活动是主要的,而建筑物的物理实体仅仅占据着从属地位。
4.2住宅空间设计应注意空间高度的控制,增强空间吸引力
空间高度的控制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绝对高度(实际层高)和相对高度。选用合适的层高,能对人的心理带来积极的、愉悦的精神感受,反之亦然。一是绝对高度是以人的高度为标准进行设计的,我国住宅层高一般为2.8米。二是相对高度指空間的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三是应合理利用空间顶界面和地地界面相互平行,相互吸引的关系,选择适宜的空间高度,以使住宅空间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4.3选用恰当的空间形状和比例,做到形状与比例的协调统一论文
不同的形状空间,不同的长、宽、高之间的比例,往往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在进行空间形状设计时,必须把它与空间的比例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比较。恰当的空间形状和比例,不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功能的适用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精神体验,让人从中享受到空间的艺术之美。
4.4正确处理空间围与透、色彩和质感的关系,构建和谐的空间效果
在处理围与透对空间的影响时,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住宅建筑设计中,处理空间围与透的关系时。譬如住宅中的厨房、卫生间,对朝向要求不高,应采用围的办法。
4.5综合考虑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的色彩处理
在住宅的室内进行色彩设计时,要根据人对色彩的心理反应进行色彩设计。不同的空间组成部分应采用不同的色彩,大面积的墙面、天花等应避免使用鲜艳单一的色彩,一般用调和色为宜,其它的局部一般选用对比色。可以通过改变窗帘、墙面装饰画色彩来改变空间的色彩效果。在夏天,则应采用冷色调为主的色彩搭配,增强空间色彩的清爽感和舒适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人员在住宅设计过程中,应在使用方所提供的各种原始资料、具体标准和要求的条件下,在现有国家标准规范及相关政策条件下,对整个建筑设计进行构思、分析和规划,对建筑中各房间功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整个用地环境充分理解。在有限的居住面积中合理组织、搭配各功能空间,充分考虑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精心设计出以人为本的人居住宅,为广大住户营造更好、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何成全,刘红卫.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9(01).
[2]包志平,曾毅.关于现代住宅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0(06).
[3]陈俊峰.住宅套型空间组合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2008(12).
[4]鲍为然,韩斌.住宅的空间组合设计[J].四川建材,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