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龙城的“小泰国”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语老师Vita,育苗教育中心负责人、泰国二代香港移民,在力龙城育苗教育中心内整理头发图/Billy H.C.Kwok
  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这一批过埠新娘主要都来自贫穷的泰东北,也有少数来自泰北。泰国大致可分为四部,泰中、泰北、泰东北和泰南。泰东北的语言接近老挝,菜色也和今日我们熟悉的主流泰国菜不同,例如冬阴功汤可以是白色的,称为“家乡冬阴功”,这也是九龙城最早兴起的泰国菜系,服务泰国社群而不是香港人的“家乡泰国菜”。Vita记得,生活稳定后妈妈从泰国聘请了几个佣人姐姐照顾她和两个弟妹,佣人都是来自泰东北,而泰语就像是中文的普通话,是不同地区的泰国人用来沟通的工具,所以她能听得懂泰东北话和泰语,会说的则只有泰语。
  贫穷人家无法供养孩子读书,但都会送孩子去学一门手艺,所以这些过埠新娘个个都有谋生的本事,例如Vita妈妈会做衣服,舅舅会煮菜,姨妈会按摩,还有人学的是化妆、剪发等等。到了Vita上小学时,家里已经能够负担起一间杂货店的开销,妈妈和两个姨妈开起了香港第一间泰国杂货店“三姐妹杂货铺”,利用机场近在咫尺的优势,从泰国空运咖喱、指天椒等食材以及各种泰式日常百货。因为是独一家,九龙城的泰国人就靠这些来煮出家乡味,生意十分兴隆。没过几年,Vita的表哥也开了一间杂货店,全家人的生活都好了起来。
  不过,并不是每个过埠新娘都像她们这样幸运。服务九龙城百年的慈善机构乐善堂就有几位受助人,是当年嫁到香港而婚姻不幸的泰国过埠新娘。除了异乡生活难以适应外,丈夫家暴,或者婆媳关系难处理等等,都是潜在的危机。一些过埠新娘结婚生子后,实在不能适应香港的生活,又重返泰国,但男方一定要留下孩子在港,新娘只能孤身返乡。
  远嫁有风险,在异乡落地生根更不是易事,直到1980年代中后期,泰国经济逐渐好转,九龙城不再有新的过埠新娘。

寨城内外


  那个年代,除了嫁过去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泰国人长期留在香港,那就是从启德机场入境后,直接往西走一走,进入司法真空的三不管之城——九龙寨城。九龙寨城曾被称为“黑暗之城”,因为城中鱼龙混杂,黑帮横行,出名的就是黄、赌、毒。香港特区政府在1987年统计过寨城的人口,约有三万三千人,但寨城的面积却只有两万六千平方米,算一算,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十多层的大厦毫无规则地挤在一起,几乎是墙贴着墙,居民靠私拉电线和水管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抬头是粘满蜘蛛网的黑压压的电线,低头是阴沟中窜出的老鼠。城内只有几口井供应干净的饮用水,商业公司就趁机涌入,私自打井泵取饮用水,卖给居民。当时政府提供的服务,只有邮差送信和清洁工来收走垃圾,还有香港警察不时的巡逻。   寨城之所以会如此,最早源于1898年中英租借条约的争议。九龙寨城本是清朝驻兵之城,但其位置刚好在九龙界限街以北的不远处。当时签订条约的李鸿章坚持,即使英国人租地,也要允许在寨城里的中国官员可以“各司其事”,但又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字句模糊之余,一年后,时任港督亲自率兵把寨城内的五百多个清兵全部驱逐出去,但又没有再作他用,一直搁置。城內从此就陷入主权不清、行政司法接近真空的状态,直到1994年完全拆除为止。
  这种状态,为一些没有长期居留签证的移民提供了栖身之所,不少早期移居香港的大陆人都在寨城生活过。Vita的舅舅Anuchat也曾在寨城中工作。“当时寨城没有人管,有些人没有签证,或是来旅行之后不想走了,就到寨城里去。”今年已经60岁的Anuchat说。他在1980年到香港来探望几个嫁过来的姐妹,包括Vita的妈妈,先到新界的上水做藤条、雕花的工人,之后就进了九龙寨城,在里面一间修理电线和插头的小作坊工作。
  初时,他也没有工作签证,偷偷做一阵子短工又回泰国,过半年又飞到香港,直到1984年,寨城里的一位传奇老板娘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这个人就是上世纪70年代嫁到香港的泰国女人黄珍珍。今时今日,提起“黄珍珍”三个字,在香港几乎无人不知是九龙城最出名的泰国餐厅名字。从太子道西进入九龙城,打眼最明亮的大招牌,就是黄紫色调的“黄珍珍”。不过,今日的黄珍珍本人早已回到泰国去养老,店铺和招牌都卖给了香港人,已经不是当年的味道了,唯有已经自立门户的Anuchat和几位大厨,还保留着当年的手艺。
  寨城街道狭窄之极,所幸在1990年代拆除之前,有文化保育人士手绘了街道图,还制作寨城模型,让Anuchat能回忆起当年工作的位置。但他不记得街名,又或者那条街本身就没有名字,只能指出是在“中间”,而黄珍珍的餐厅则在“后面”,距离很近。“我一收工就走过后巷去那边吃饭,就跟她熟了。”
  黄珍珍也是泰东北人,做的是“家乡泰国菜”,起初在家里煮,一盒一盒地卖给寨城内外的泰国人。后来赚到了钱,就出到寨城外面去,到离机场最近的启德道租个店铺,学做香港人和西方人喜欢的“经典口味”泰国菜。黄珍珍见Anuchat勤奋,也有煮菜的天赋,就帮他做担保人,申请七年的工作签证,还在寨城外给几位大厨买下一栋独栋房屋作宿舍楼,一人住一层。Anuchat一口气为黄珍珍工作了26年,经历四次搬店铺。26年间,他也顺利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在香港娶了一名泰国女子,生下两个孩子,也就是Vita的表哥表姐。
  生意最兴隆的那几年,他早上11点到下午3点做午市,晚上6点到凌晨1点做晚市,16个大厨一齐上阵,一天卖掉300斤咖喱蟹,一天净收入13万港元,除去成本,最少都有一日八万的赚头。
  树大招风,一间泰国餐厅做到这地步,寨城内外的黑帮终于盯上了这块肥肉。“他们来收管理费、保护费,你不给,他就搞事。”Anuchat说。他常常见到在黄珍珍餐厅的后巷,放着黑社会的棍棒刀具之类。“有时黑社会进来,一张桌子坐一个人,坐满了,客人进不来,他们一人就要一瓶啤酒,这倒是有付钱……但客人进不来,就没生意,亏钱。”有几年,晚上10点生意最好的时候,这些人总来黄珍珍餐厅做这种“问候”仪式。
  旅客在泰国餐馆外拍照留念 图/Billy H.C.Kwok
  寨城在1994年完全清拆,这一切都成为过去。Anuchat也离开了九龙城,到新界的大埔去开泰国餐厅。大量居住在寨城内外的九龙城居民移民海外,店铺清空,住宅放售。后来,运营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启德机场也正式关闭,和机场有关的一切地名都不得不更改,地标“富豪机场酒店”改成“富豪东方酒店”,Vita喜欢的“机场隧道”也改为“启德隧道”。九龙城作为人口最密集的商业、运输中心的时代,也随之过去了,但没有走的,是泰国人。

“泰二代”


  和上一代不同,1981年出生的Vita,在九龙城度过了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和她一样的这些混血青年,被称为“泰二代”,往往对自己究竟是泰国人还是中国人模糊不清。
  “我是在妈妈的店里,听启德的飞机声长大的。”Vita说。
  妈妈的店在城南道,泰国人和本地人都会光顾,Vita从小就会在店里做作业,和朋友玩耍,作业做完以后,就会帮妈妈卖东西。她和妈妈一样,都会说泰语和广东话,但妈妈不识字,Vita在香港读书,当然认识中文和英文字。“有些香港客人来,就说想做冬阴功,我就问舅舅,写下食谱,冬阴功怎么做啊,咖喱蟹又怎么做啊……我就帮客人挑选食材。”泰国人多数信佛,讲究积善德,卖不完的食物都会送给衣衫褴褛的过路人。Vita就是送饭的信使。
  尽管在九龙城的时光十分快乐,一旦进入香港本地学校,Vita就感到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甚至歧视。小学时,同学就不跟她玩,到了中学则变本加厉地欺负她,连老师也不喜欢她。长大以后,Vita回想,觉得其中的原因在于彼此不了解文化的差异。“例如泰国文化教导孩子不可直视长辈,就连从长辈身前经过也要躬身,但是香港的学校氛围很西化,老师会觉得你不看他的眼睛,就是不尊重他,或是觉得你不专心。”
  游客在九龙寨城公园遗址观看九龙寨城的模型 图/Billy H.C.Kwok
  泰国女孩爱美的特质也让她在学校备受嘲讽。妈妈会做衣服,连校服也是自己做,务求合身,用柔顺剂洗得香香的,再熨好,才会给Vita穿。泰国人认为香味代表幸运,所以每天洗完澡还要擦爽身粉,头发也绑得美美的。“我的同学会问我,你天天都要抹香水吗?学校不可以抹的。”老师见到她的头发辫子,觉得她不是在上学,是在开个人秀,会生气地训斥她:“你不如剪了它吧。你不要搞这么多事了。”因为这些事,她常被老师骂“读书多好都没有用”,那时她不明白,现在明白了。   这边厢被香港同学老师责骂,那边厢,她也不讨泰国的老婆婆喜欢。中学时,她有一次在表哥的杂货店帮忙,一个不识字的泰国婆婆让她帮忙看看一袋食物的标签写什么,她看不懂,就被婆婆骂,“小小年纪就不愿意帮助别人”。她觉得委屈,自己是真的看不懂泰文,只会听说,不会认字,可是百口莫辩。“当时我就觉得,是啊,我是泰国人,怎么不认识泰文呢?”中学毕业后,她跟父母争取了半天,终于回到泰国去住了一个多月,专心学泰文。
  如今的Vita已经是泰文、英文、广东话和普通话的多语老师,在九龙城拥有自己的补习学校,还主办每年在港泰国人的最大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在每年4月举行,相当于泰国的新年,寨城清拆后重建的寨城公园和贾炳达道公园,就成了泼水节巡游的起讫点。这一天的中午12点半,Vita会带领大家穿着漂亮的泰国传统服饰,头戴花环,从公园出发,沿着城南道、龙岗道和南角道这个“泰国城”区域一路巡游、跳舞,直到下午两点,回到公园,晚上再分两次出来泼水庆祝。
  这是Vita每年最重视的节日。她记得在2015年的时候,香港旅游发展局的人不允许他们在香港过泼水节,后来经过争取获得了审批。
  Vita觉得这是泰二代必须面对的共同问题。“我们做共融的活动,就是想更多人认识我们的文化,才不会像我们一样,因为文化不同,小时候就被欺负。”
  这种敢想敢做的作风,已经和第一代到香港的泰国人完全不同了。Vita在香港的泰国长辈们,多数都是温吞、低调的佛教徒,只在九龙城泰国人多的地方活动,舅舅Anuchat广东话不好,连尖沙咀也不敢自己一个人去。
  糅合了泰国与九龙城性格的这一代人,就像是Anuchat为本地人特别设计的微辣咖喱蟹,或是一些泰国餐厅发明的其他“泰国没有的泰国菜”,榴莲炒饭、芒果炒饭……這也让人想到居住在九龙城的泰国人那混杂的宗教信仰,泰国人的四面佛、潮州人的观音、香港人的黄大仙,都分享同一个神龛,庇佑着同一户人家。
  说是青年人,Vita也已经37岁了。九龙城已经有很多的“泰三代”、“泰四代”。随着泰国旅游业的发达,已经没有女孩会因为经济因素而嫁到香港。
  “所以移民潮已经结束了?”我问。
  “是反过来了。”Vita说。
  这几年,她的补习学校有越来越多香港人来学习泰语和泰国文化,想要退休之后到泰国去养老。“毕竟在香港生活很辛苦,要不停工作,房子也没有泰国大。”各人有各人的人生规划,在九龙城的小泰国,如Vita般的泰国移民们还是充满活力地生活着。
其他文献
德国民众一直视节俭为美德,即使在当前零利率储蓄的背景下,他们仍将27%的经济来源用于储蓄。但德国民众却没有因此越来越富裕,而是越来越拮据:按照统计数据,2003-2013年间,德国家庭的平均净资产只增长了300欧元,如果算上生活成本开支的增加,相比2003年,家庭的平均净资产缩水了15%。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德国人虽然以经济强大为荣,但其中产阶级的净资产还没有法国、西班牙或意大利的一半多。他们
[摘 要]金代万里长城,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  [关键词]金长城;多民族国家历史见证;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9 — 0122 — 02  我国的长城起源很早,作为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防御体系,早在战国时期已被广泛应用。历代长城大规模的修筑,始于秦止于明。通常称为万里长城,但
火车扑哧扑哧地喘着黑气,在云贵高原的地表上迂回蜿蜒。窗外林木荫荫,仿佛人间绿肺。待进入黔南,突然雨点纷飞,不时打在车窗上,被风吹成了一道道细流,顺着玻璃不断淌下,我的视线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山洞与雨点,渐渐模糊。14年如白驹过隙,许多尘事仿如过眼云烟,可是,有些人的形影愈是模糊,在心里的影像便愈是明晰。  记忆中的奶奶是典型的农村老太,常常一个人拄着拐杖,一歪一扭地上山下坡劳作,抑或者步履蹒跚地向我
[摘要]近些年来,“网络红人”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关注。作者分析了“网络红人”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其产生的影响。为打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文化,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网络红人;网络文化;网络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4 — 0114 — 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兴起与迅速
[摘要]《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化理论巧妙地相结合,分析了新老中产阶级的转化和20世纪中期形成的白领世界,通过对这一阶层命运的塑造,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迁过程,揭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般结构,其结论对于理解中产阶层和现代社会结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白领;老式中产阶级;新式中产阶级  [中图分类号]D6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本位思潮的出现,企业不仅仅是一个营利性组织,而且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理念逐渐被认同和接受。企业社会责任应是一个多元化地范畴。其应该包括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以及软法责任。通过这三种责任的协调运用,在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要兼顾企业利润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软法责任;平衡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全面论述了有关问题,指明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及其与私有制的密切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现象普遍存在,当今社会,异化劳动的现象,或者说,准异化劳动的现象是否依然存在?从发生了连跳门的富士康,到有着众多细致的制度条款的大中小学,异化其实一直没有走出我们的生活。我们成为了异化的制造者,亦是受制者。而这一切背后不再是阶级剥
[摘 要]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以“富农”与“教农”为两翼。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富农”是激发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性的基本要求,“教农”是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的现实需要。两翼齐飞方能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农民;富农;教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 要]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方法与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红色文化资源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契合、客家古邑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引领和精神支撑的契合,构成了河源“两地文化”视角下实践育人的路径选择的两个基本点。  [关键词]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红色文化;客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
[摘要]作为美国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在创作中恪守黑人的伟大传统,把百纳被的缝制融入到自己小说的创作过程当中。借用百纳被缝制的特殊过程以及百纳被的传统意义,解构了淹没黑人声音的、充斥白人声音的美国历史,并通过把黑人的声音加入美国历史,重建了那段鲜为人知的美国历史,为美国黑人迎接未来美好生活奠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把莫里森的小说创作和百纳被的缝制过程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小说创作;百纳被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