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讲一个冷笑话。Chris初上幼儿园的那段日子,每天上学都要哭。当她连续哭了一周之后,我带着一颗即将崩溃的心,在微信群里问朋友,还要不要继续让她上?有个朋友安慰我说,她有个亲戚家小孩,连着哭了一个月呢,后来就好了,所以哭哭不要紧的,正常的,其他的“前辈”也大多如此论调。学还是继续在上,上学不哭却是在将近三个月以后。所以,我朋友可以拿我家的故事安慰其他妈妈了:我同学家小孩,上幼儿园连着哭了将近三个月呢,后来就好了,所以哭哭不要紧的,正常的。
那么小朋友上幼儿园哭真的是正常的事吗?Chris从小托班开始哭,到今年九月上中班仍然会哭。宏观来看,哭,其实是挺正常的事情。家里或亲人身边,永远是小朋友最有安全感的地方。留恋家里而哭,想妈妈而哭,对新的未知的幼儿园生活恐惧而哭,真的是在情理之中。所以,责备哭泣这个行为,往往只会恶化小朋友的情绪,让她更加不安或无助。
那就随她哭?也是一种办法,不妨试一试。小朋友的适应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但是,像Chris这样一哭哭三个月,连续三年开学都要哭一哭的敏感小朋友,我觉得大人还是需要多点关注和帮助的。于细微处感知他们的小心思,才能找到转换情绪的钥匙。
先来谈谈Chris有着“辉煌”战绩的小托班,也是我回想最多的一段特殊时期,尤其是小托班第一学期。为什么Chris会从小托班开始幼儿园生活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Chris妈妈工作单位理工男扎堆,他们一致理性建议小朋友要上小托班,并假以各种科学依据;二是小区同龄的玩伴大多都上小托班。由此可见,在上不上小托班的决定上,并没有太多关注Chris自身的情况。此外,在小托班之前,Chris一直在上早教班。早教班人少,老师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小朋友的状况,时时鼓励及赞美,并且家长也能在教室里陪同。Chris妈妈没有意识到,这种美好的早教其实与Chris的小托班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是引起Chris反抗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最终这段令人崩溃的哭闹日子是怎么慢慢逆转的呢?首先,早教课选择不能由家长陪同的长时段高阶课程,老师除了照例的寓教于乐,也会慢慢开始教小朋友一些社交技巧和学校的行为规则。其次,都说孩子爱上幼儿园是因为爱上幼儿园的老师。Chris爸爸在送Chris上学的时候,会经常与老师沟通,交流Chris的校内外状态,老师也格外给予一些关注和鼓励。很快,Chris爱上了像大姐姐一样温柔的老师。最后,就是大人的不责备、多安慰。当小朋友积攒了足够的安全感,她自然而然会走出家门,好奇外面的世界,包括幼儿园。小托班第二学期,邻居家妹妹也开始上小托班,正好和她一个班。Chris被赋予带妹妹上学的职责,第二个学期开学,很让大人们意外,她一天都没哭,每天都早早去邻居家接妹妹一块儿上学。小妹妹也因为Chris姐姐的带领和陪伴,极其顺利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一些似乎不太“靠谱”的考虑,让Chris突如其来地上了一年小托班。到底这个选择是不是正确的呢?其实,我认为没所谓正确错误,适合孩子的就好。如果能重新选择,可能还会让Chris上小托班,但是会提前多做一些铺垫引导的沟通。
貌似步入正轨的Chris小朋友升入小班后应该就不会哭闹抗拒上学了吧?错,Chris同学在小班开学伊始,罢课整整一周!威逼利诱皆失败。朋友圈一致建议:扛都要扛去幼儿园,大了一岁了,要养成好习惯。其实咬定五天不上学的Chris到了第三天自己也开始纠结了,在家其实挺无聊的。但为啥非要在家待五天呢?原来这才是破题的关键!见大人们不再逼自己上学,Chris自己也卸下了抵抗的盔甲。慢慢透露,自己的好朋友开学第一天就和爸妈去旅行了,五天后回来。所以她就给自己设定也要休假五天,不输人啊不输人。让大家哭笑不得的理由,更佩服她的坚持。所以,家长们如果以为小朋友长大一岁就会不为上学哭闹了,那就太天真了。因为小朋友的小心思也在长大呀,各种想法也会变多。所幸的是,长大一岁,小朋友的表达能力也会变强,所以,不责备、多沟通的话,问题也容易解决的。Chris妈妈问过Chris,如果让她自己选择,可以从小托班、小班、中班开始上幼儿园,她会怎么选。她想了好一会儿说,她想选择从小班开始上幼儿园。原因是,小托班许老师太凶,后来换了张老师就温柔多了;其实幼儿园挺有意思的,如果从中班开始上的话,有点可惜,小班的那一年就玩不到了。可见,虽然罢课五天,但是Chris从小班开始,对幼儿园有了归属感。
既然全身心地接受了幼儿园,那今年9月份上中班的Chris就不会再为上学哭了吧?Chris妈妈只能“呵呵”了。开学第一天,穿戴整齐的Chris临出门时开始哭了,说什么也不去上学。经过两年的磨练,Chris妈妈已经淡定很多,说“那就不去吧”,转身去上班了。倒是经常“拖后腿”的奶奶这次忽然变身强硬派,生拉硬拽把Chris弄到幼儿园门口,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事后,幼儿园的门卫爷爷告诉Chris妈妈,那哭斗场面,叹为观止。下班回来,Chris妈妈没有追问此事。只是在睡前小聊了一下。原来是Chris太沉迷暑假的美好时光,又害怕中班换老师,所以不想去上幼儿园。随后妈妈告诉她,开学上两天学就又有一个假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而且,她们班老师并没有换。第二天,Chris开开心心去上学了。
畅想一下剩下不到一半的幼儿园时光,哭着不去上学的情况肯定还会有,就像爸爸妈妈们偶尔也会不想去上班一样。如何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而不再只是哭闹,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的。希望爸爸妈妈能多些同理心,希望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能在学习中发现更多的乐趣,慢慢形成纪律观念,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那么偶尔哭一哭又何妨呢?
那么小朋友上幼儿园哭真的是正常的事吗?Chris从小托班开始哭,到今年九月上中班仍然会哭。宏观来看,哭,其实是挺正常的事情。家里或亲人身边,永远是小朋友最有安全感的地方。留恋家里而哭,想妈妈而哭,对新的未知的幼儿园生活恐惧而哭,真的是在情理之中。所以,责备哭泣这个行为,往往只会恶化小朋友的情绪,让她更加不安或无助。
那就随她哭?也是一种办法,不妨试一试。小朋友的适应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但是,像Chris这样一哭哭三个月,连续三年开学都要哭一哭的敏感小朋友,我觉得大人还是需要多点关注和帮助的。于细微处感知他们的小心思,才能找到转换情绪的钥匙。
先来谈谈Chris有着“辉煌”战绩的小托班,也是我回想最多的一段特殊时期,尤其是小托班第一学期。为什么Chris会从小托班开始幼儿园生活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Chris妈妈工作单位理工男扎堆,他们一致理性建议小朋友要上小托班,并假以各种科学依据;二是小区同龄的玩伴大多都上小托班。由此可见,在上不上小托班的决定上,并没有太多关注Chris自身的情况。此外,在小托班之前,Chris一直在上早教班。早教班人少,老师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小朋友的状况,时时鼓励及赞美,并且家长也能在教室里陪同。Chris妈妈没有意识到,这种美好的早教其实与Chris的小托班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是引起Chris反抗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最终这段令人崩溃的哭闹日子是怎么慢慢逆转的呢?首先,早教课选择不能由家长陪同的长时段高阶课程,老师除了照例的寓教于乐,也会慢慢开始教小朋友一些社交技巧和学校的行为规则。其次,都说孩子爱上幼儿园是因为爱上幼儿园的老师。Chris爸爸在送Chris上学的时候,会经常与老师沟通,交流Chris的校内外状态,老师也格外给予一些关注和鼓励。很快,Chris爱上了像大姐姐一样温柔的老师。最后,就是大人的不责备、多安慰。当小朋友积攒了足够的安全感,她自然而然会走出家门,好奇外面的世界,包括幼儿园。小托班第二学期,邻居家妹妹也开始上小托班,正好和她一个班。Chris被赋予带妹妹上学的职责,第二个学期开学,很让大人们意外,她一天都没哭,每天都早早去邻居家接妹妹一块儿上学。小妹妹也因为Chris姐姐的带领和陪伴,极其顺利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一些似乎不太“靠谱”的考虑,让Chris突如其来地上了一年小托班。到底这个选择是不是正确的呢?其实,我认为没所谓正确错误,适合孩子的就好。如果能重新选择,可能还会让Chris上小托班,但是会提前多做一些铺垫引导的沟通。
貌似步入正轨的Chris小朋友升入小班后应该就不会哭闹抗拒上学了吧?错,Chris同学在小班开学伊始,罢课整整一周!威逼利诱皆失败。朋友圈一致建议:扛都要扛去幼儿园,大了一岁了,要养成好习惯。其实咬定五天不上学的Chris到了第三天自己也开始纠结了,在家其实挺无聊的。但为啥非要在家待五天呢?原来这才是破题的关键!见大人们不再逼自己上学,Chris自己也卸下了抵抗的盔甲。慢慢透露,自己的好朋友开学第一天就和爸妈去旅行了,五天后回来。所以她就给自己设定也要休假五天,不输人啊不输人。让大家哭笑不得的理由,更佩服她的坚持。所以,家长们如果以为小朋友长大一岁就会不为上学哭闹了,那就太天真了。因为小朋友的小心思也在长大呀,各种想法也会变多。所幸的是,长大一岁,小朋友的表达能力也会变强,所以,不责备、多沟通的话,问题也容易解决的。Chris妈妈问过Chris,如果让她自己选择,可以从小托班、小班、中班开始上幼儿园,她会怎么选。她想了好一会儿说,她想选择从小班开始上幼儿园。原因是,小托班许老师太凶,后来换了张老师就温柔多了;其实幼儿园挺有意思的,如果从中班开始上的话,有点可惜,小班的那一年就玩不到了。可见,虽然罢课五天,但是Chris从小班开始,对幼儿园有了归属感。
既然全身心地接受了幼儿园,那今年9月份上中班的Chris就不会再为上学哭了吧?Chris妈妈只能“呵呵”了。开学第一天,穿戴整齐的Chris临出门时开始哭了,说什么也不去上学。经过两年的磨练,Chris妈妈已经淡定很多,说“那就不去吧”,转身去上班了。倒是经常“拖后腿”的奶奶这次忽然变身强硬派,生拉硬拽把Chris弄到幼儿园门口,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事后,幼儿园的门卫爷爷告诉Chris妈妈,那哭斗场面,叹为观止。下班回来,Chris妈妈没有追问此事。只是在睡前小聊了一下。原来是Chris太沉迷暑假的美好时光,又害怕中班换老师,所以不想去上幼儿园。随后妈妈告诉她,开学上两天学就又有一个假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而且,她们班老师并没有换。第二天,Chris开开心心去上学了。
畅想一下剩下不到一半的幼儿园时光,哭着不去上学的情况肯定还会有,就像爸爸妈妈们偶尔也会不想去上班一样。如何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而不再只是哭闹,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的。希望爸爸妈妈能多些同理心,希望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能在学习中发现更多的乐趣,慢慢形成纪律观念,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那么偶尔哭一哭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