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有报”观念与元杂剧复仇精神的伦理正义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恶有报”是普遍存在于我国古代社会中的思想,后又与佛教整合,成为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社会理念,也是一种得到民众认同的文化观念.包蕴万象的元杂剧中很多剧作都表现出明显的“善恶有报”观念,特别是在复仇相关剧目中,这一观念甚至成为复仇者实施复仇的理论支撑,使复仇者坚信只有通过复仇才能实现公平公正.“善恶有报”观念成为复仇者实现伦理正义的保障.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且人口老龄化状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基于供需平衡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老龄化现状以及金融资源发展进行分析,探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促进长三角地区“医养结合”养老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优化途径,并从政府、金融机构、养老医疗机构以及居民四个维度提出相关建议,为构建长三角地区“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服务金融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工业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作为制造业的中流砥柱必将持续发展.在“机器换人”的趋势显著、多功能化的机器人走向大众视野的良好机遇下,我国机器人产业仍面临着内在的创新能力不足、顶尖人才缺失、产学研衔接不力与外在的进出口被限制、同质化严重等双重困境.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完善自主创新模式、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加速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出台政策激励人才引入、加强差异化建设等针对性策略,可以为我国创新主体提供更精确的选择与方向,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中也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任意性是符号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表征了先验的符号能力.然而,任意性的真理并没有被充分地认识.索绪尔虽然指出了任意性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充分把握任意性的逻辑本质.无论是经验主义还是心理主义都把符号及其任意性看作经验性的心理实在.胡塞尔把“直观”称为现象学“一切原则之原则”,进而明确提出“本质直观”的概念,指出它揭示了本质与认识之联系的起源,从而弥合了感性直观与先验认识的裂隙.在本质直观原则下,一切本质和真理都可以被切实地把握.毋庸置疑,作为特殊的哲学方法,本质直观可以从逻辑上充分论证任意性的真理本质.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