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e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公共艺术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城市设计当中突出城市的人文因素,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同时也是城市设计理念的侧面体现。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之间始终应该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在城市设计中关注公共艺术的规划和表现细节,在公共艺术中呈现城市设计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才能够根据城市的人文底蕴、地理环境和社会精神呈现出典型性的发展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既要兼顾两方面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分类对待,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相对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设计;人文因素
  一、 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设计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联结渗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是在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探究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厘清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表现。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各个城市群和典型城市当中,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 公共艺术的动态性无法兼顾原有的城市设计
  目前我国的城市设计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原有的城市样貌与不断发展的城市设计之间的矛盾。城市是缓慢转变和成长的过程,我国历史悠久,多数城市早已形成了固定的规模和样貌,从而呈现出新城与旧城之间的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多数城市所面臨的基本情况,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还牵扯到居民搬迁、土地转变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问题的基础上,城市设计的结果往往只能在区域内呈现。以旧城和新城为例,不同的城市设计呈现样貌需要不同的公共艺术进行展现。但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出发,许多公共艺术的创作又受到当代艺术思维和社会思维的影响,导致新产生的公共设计成果不贴合原有的城市设计样貌。例如在西安地区的内城,具有年轻向的公共设计表现便无法展现该区域的基本特点,造成城市设计特点与公共艺术的分离;又如在洛阳地区,古风古貌的公共艺术设计不能与洛阳新城的整体样貌之间也存在较大隔阂,在视觉上出现矛盾。
  (二) 公共艺术无法兼顾城市文化的表达
  城市设计是在城市的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继承中的发展和表现,城市设计所最终呈现的效果,无一不是在城市原有的文化底蕴、历史传统基础上所构建起来的。而公共艺术作为城市设计的一种表达和一种因素,自然也承担着展现城市文化,尤其是融合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发展理念的责任。但是多数城市公共设计在塑造的过程中,或在投资和地域的限制下无法实现以上理念,或在展现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无法对城市文化进行典型性的集中表达。这种情况直接造成了公共艺术与城市本体之间的剥离,公共艺术也不再是城市设计的一种表现,而成了脱离于城市设计理念和样貌的独立存在。从公共艺术本身出发,这种公共艺术产品的本身也是单一的、肤浅的。
  二、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与环境的协调上。在现在的城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解决环境协调的问题;可以说,每个城市的地形、地貌、空间结构都是千差万别的,作为特定环境的公共艺术品应当具有唯一性。与城市设计的特殊关系是公共艺术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特殊关系并不仅局限于公共艺术与城市相互依存关系,更重要的体现是在于公共艺术对于代城市问题的介入和解决城市问题所作的贡献。结合目前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两者之间的特殊关系,促进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协调发展的途径,可以从两个方面同步进行。
  (一) 分类城市设计理念与城市景观
  我国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典型的发展性国家。所为发展性国家,基本的社会状态便是城市、社会文化的动态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是目前的城市样貌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因此,探究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的协调发展,需要从动态的发展眼光去规划城市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在城市设计当中预留城市动态发展的空间,避免紧密安排和布置,尤其是在公共空间的建设中,预留多功能、灵活转变的公共空间形式;在此基础上,包括城市景观在内的公共艺术设计,也需要突出可预见的文化内涵发展,一方面展现城市原有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面向未来,预留可随时修改、转变和再利用的公共艺术作品,确保两者都能够满足城市的动态性发展。
  (二) 分组群看待城市不同区域并进行规划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自发性地或者设计性的出现不同功能的区域。例如西安市的回民街,以少数民族饮食为聚集地;如南京市的长江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存留了许多具有丰厚历史价值的民国时期建筑。这些典型的城市区域在城市设计中首先需要分类对待,一方面对历史传承下的文化区域进行改造和分析,再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另一方面对城市发展所新型的居住、商旅地区,也进行分类探究。例如在文化聚集地区,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表现要直截了当地突出本区域的文化特色,并对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进行集中性的典型展现;而在新型的商旅地区,则要突出商业、办公的便捷性,公共艺术的设计以奋斗、未来为主题进行创作。
  总而言之,探究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协调发展,本质在于从城市的发展角度出发,根据城市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分析不同城市区域的功能,再进行分类的公共设计安排。一方面,城市设计要兼顾动态性的发展进程,为公共设计提供自由地、动态的、可转变的灵活空间;另一方面,公共设计要根据城市区域的划分,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特点为土壤进行典型创作,在突出城市理念的同时,进行艺术性的表达和创作,从而完成城市设计样貌与公共艺术的高度融合。如今,城市文脉的延续、公众的参与对环境的保护等成了现代城市设计的主导思想。公共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对于城市设计完善,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语言及重要因素之一,城市设计是公共艺术的依托。
  参考文献:
  [1]叶志强.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J].艺术百家,2012.
  [2]漆平.艺术·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互动[J].雕塑,2004.
  [3]杜宏武,唐敏.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由来·理论·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
  作者简介:
  李超靓,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乙烯装置的物料损失很大一部分出现在装置开停工及处理装置异常事故的过程中,降低乙烯装置加工损失必须建立在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5cm内40例子宫肌瘤采用射频热凝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肌瘤直径≤3cm和 3.1cm~5cm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9.7%、100%
摘 要:本文阐述声乐慕课教学是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同时也介绍了控制在慕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和重要意义,假声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声乐慕课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声乐慕课;假声;控制  《小美人鱼》音乐会曲目中包括汉斯·埃里克·菲利普(Hans Erik Philip)创作的声乐套曲,该作品将有关人鱼公主的中文诗篇与安徒生的原作相串联,重新谱曲演绎。音乐会还将呈现作曲家加岱(Gade)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各级农业部门发行法律职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安全的有力保障。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入新阶段。
围堰技术是水利施工中的一种重要施工技术,将其应用到水利施工中能够加强对围堰施工各环节的管控,从而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效率、施工质量,提高防水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