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梅香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re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梅花和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合为“四君子”。它不但姿态高雅、芳香幽远,而且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品格,为人称道。
  1961年12月,毛泽东以史话一般的诗篇,赋予梅花凛然高洁的气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读之神清气爽,满目释然,与陆游《咏梅》有一争。
  《红楼梦》里的梅诗,花开一朵,各占数枝,“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曹公笔下的梅,前身定是瑶台种,似仙似姑,如花似玉,身姿绰约,风情妖娆,放眼望去,像被点了精魂的金陵十二钗,朵朵相思、瓣瓣离愁。
  与梅邂逅,脉络芬芳,沿着平仄有韵的唐诗宋词寻去,一脚跌入梅花的芳踪。宋人沈蔚这般寻她,“今年早觉花信蹉。想芳心、未应误我。一月小径几回过。始朝来寻见,雪痕微破。眼前大抵情无那。”诗人知道“好景色、只消些个”,便淡看枝上一朵两朵。小径、雪痕、老树、寒花,苍茫幽渺之境自不消说。
  南北朝时期大文学家庾信薄衣踏雪,诗意满怀,“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怨不得景瘦意清,只怪柳宗元性子急,來得太早。而王安石则宛如丹青妙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幅梅图神韵备至。
  爱梅者最苦的便是林和靖,林公别号“梅妻鹤子”,单以“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之赋别占一支,着实把天真、闲旷、清新、幽静的境界赋予了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吟哦之间,仿佛人花合二为一。正所谓“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好一忱玉洁冰清意。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梅花香自苦寒,却带着新生的绿意和温情,傲立风雪中。千古诗意爱无悔,执此一剪梅,香远益清,岁月不瘦。
  (编辑 一昕)
其他文献
一神仙来到人间,不知为何失去了法力。他一时惊慌失措,一不小心又掉进一深坑里,半天也没有爬上来,结果被一年轻人救了上来。神仙感激万分,一再强调等他恢复了法力,一定要满足年轻人一个愿望以作回报。  神仙一恢复法力,就找到了年轻人:请您说出一个愿望吧!  年轻人很难为情地说:一件小事不值当这样,谁见了都会伸出手拉一把的,算了。  神仙紧锁双眉,有些生气地说:我们神仙也是有原则的,今天你必须说出一个愿望,
1   草坪上,几个小孩子在玩水。   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挽着裤管。后来,裤脚湿了,裤子湿了,上衣湿了。再后来,鼻翼上是水,耳垂上是水,发梢上是水,浑身上下,都是水。   这是初秋的下午,天已经凉了。水玩过,几个孩子又在玩“骑马打仗”的游戏。两两配对,骑在“马”上的孩子,与对方骑在“马”上的孩子,在“马”的跑动中,以脚角力,互相蹬踏。一两个回合,三五个趔趄,七八声嬉笑,个个便摔翻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四大名旦”的局面形成:程砚秋唱腔如徇徇书生,戏迷多为知识界人;尚小云“铁嗓钢喉”,追看他戏的以北京南城商贾最盛;荀慧生台風烂漫,生活气息浓郁,市民阶层如醉如痴。唯有梅兰芳,成派早早,反倒少了流派痕迹,使各阶层观众无不喜欢,都能从他的表演中找到合自己口味的某一部分。  梅派被后人称为“没派”,一是说梅派全面,十旦九梅,大路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梅兰芳的性格。从那张著名的四大名旦合
南国的季节,就像一列慢程列车。车头进入了冬季,车身却还在秋里蠕动。  妻那天不经意地叹了一声秋去冬来,让我恍然。每天穿梭在逼仄的小巷间,秋竟不哼声地从眼皮底下溜走了。我决定到城郊的东山,赶上秋的尾声末场。曾经的我,总认为远方才是成功的标志。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离家是远了,思念却离故土越来越近了。心里残留的那点土色浅痕,被思念一次次刷新。其实寻秋就是找寻秋的富盈与清寂,瘦劲与疏朗。感动季节的诗意,一
昨日,表姐来我家做客,本应是欢喜的相聚,但听得最多的却是她的牢骚:单位与同事斗气,领导闹了别扭;家里老公不贴心吵嘴,孩子没考上好学校;刚买的股票又全部套住……唉,总之,没一件开心快乐的事情,这日子过得真没意思。  人生究竟有多少不如人意之处呢?面对喋喋不休而苦恼的表姐,我笑着相慰,要她忘了这些不愉快,不要再诉苦和发牢骚。同时回卧室拿来两本童年相册,一边让她观看,一边与她叙旧。相册一页一页地翻着,表
夜,静悄悄的,连空气也似乎凝固。我的心在这沉淀的氛围里慢慢冷却。QQ上不经意地一问:“在不在?”没想到她的头像瞬间清晰起来,跳跃着,“在”。一个字,一句话,一声肯定的存在,如一股暖流融化了寒夜里的冰霜,悄悄浸润心底的荒芜。“在”,无需多言,已然是温暖,是拥有。  半夜醒来,那声“在”,在脑海久久盘旋……  放假了,我在家悠闲地看着电视。一声刺耳的电话铃声急匆匆穿过房门,传进我的耳朵。“小兰出车祸了
六十岁大寿,鱼头馆,两大桌的亲戚朋友把原本不大的包间围个水泄不通,来回上菜的年轻服务员都踮着脚尖,生怕踩到客人的脚。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声音,含混而吵闹的谈话声,起哄的、大笑的、抽烟的、醉酒的,陈喜斌的眼睛扫过每一个人,哪一个都认识,哪一个都陌生。有共事多年的同事,有曾对他颐指气使的领导,有平素时常打照面的朋友,也有妻子潘小英。如果不是小英张罗,他是绝对想不到来上这么一遭的。  “关灯关灯。”有人
冬去春来,各种植物的种子陆续发芽。我想,今春会有一种葫芦种子更多地在家乡土地上露出头来。记得去年秋天,家乡曹妃甸爆出一件新鲜事儿,一株葫芦结了五百“娃儿”,小院种出“吉尼斯”。  农人谚语:什么种子什么苗,什么葫芦什么瓢。真的是这样,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片天地。这株葫芦如果有双眸,那眸子里一定闪烁的是对水土的感恩。  好种子种下去,要有适合它的好水土。那种源于自然的好土壤,富含有机质,富含微量元素,
來来!介绍一下这位小伙伴吧
孙莹,童程童美首席教育官,知名培训专家、职业规划专家、高级营销管理专家,儿童教育专家、IT教育专家,国际顶级编程/机器人赛事运营专家。  2018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人工智能初步纳入选择性必修模块,随即,多地中小学都开设了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等课程。在政策推动下,机器人教育、人工智能教育走进课堂。本期我们邀请到童程童美首席教育官孙莹,请她谈一谈是如何将人工智能教育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