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管理模式改进后的效果评估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改进标本管理模式前后检验科不合格标本,探索提高分析前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2018年不合格标本,2019年增加临床沟通频率,专人监管不合格标本情况,对2018年住院标本不合格率前10位的科室进行重点沟通,评估措施有效性。结果常规项目标本不合格率2019年(0.1053%)较2018年(0.128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项目标本不合格率2019年(1.5700%)较2018年(1.704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为预防骨水泥渗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PKP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83例(205个椎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183例患者共有205个椎体进行治疗,其中发生骨水泥渗漏27个,发生率为13.17%。单因素分析发现,渗漏组与非渗漏组骨水泥注入量、穿刺点、椎体裂痕征、手术椎体数、骨水泥注射时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的注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经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的1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经病理确诊为慢性肝炎150例(慢性肝炎组)、肝硬化120例患者(肝硬化组)和体检健康者10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GDF-15、GP73水平,比较研究组与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以及研究组不同分期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分析AFP、G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