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递盒是放错了地方的艺术品,每一位改造他的人都是大自然的艺术家。”2013年4月,百威英博环保主题的校园招聘宣讲会上,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晓波作为He·Art 项目的发起人和代表,展示了他们的快递盒回收改造项目,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快递盒就直接扔掉了?
“在拥有约8000名师生的北航沙河校区,大概86%的学生有网购行为,每天产生近300个大小不一的废弃快递盒子,大多数同学感觉直接扔掉很浪费,很多人攒着想卖废品,但常常在碰到检查卫生时不得不狠心扔掉它们。其中又有超过90%的学生愿意无偿将快递盒交给环保组织……校园里没有回收快递盒的渠道,快递公司又不愿意回收,一方面是因为盒子太多送快递的小车装不下,另一方面也怕回收使用后消费者认为自己的快件被二次拆封过,对快递公司信誉造成影响……”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王晓波脑中萦绕了几个月的回收利用快递盒子的想法逐渐清晰。通过回收利用,延长快递盒子的使用周期,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以纯手工的方式艺术设计并改造成生活用品。改造的手工制作部分请经过培训的弱势群体来做,给他们提供工作的机会,加工制成的用品拿来出售,在实现环保的基础上,以商业的模式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2012年10月,他组织一个小团队将这个回收计划付诸行动。
难题不断的回收过程
最初的回收方式很简单,就是在宿舍楼门口放一个大箱子作为回收点,号召大家主动把废弃的快递盒子放到几个指定的回收点。
怎么让大家知道呢?为了避免纸质用品的浪费,王晓波并没有用张贴海报和发传单的宣传方式,而是通过网上微博转发、日志分享等方式,将快递盒子拯救行动广而告之。
原因很简单,“用一种不环保的方式去做环保项目,那还不如不做”。但是由于缺乏线上宣传的经验,宣传效果并不理想,项目开始后的第一周团队只收到快递盒45个,远远少于之前沙河校区每周扔掉的快递盒数量。
每周四晚上他们都会准时来到各栋公寓楼下回收快递盒子,他们发现,“女生宿舍楼往往情况比较好,每次都堆得满满的,男生就相对比较差了。”
后来团队成员决定针对男生启动最原始但却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刷楼。他们从一楼开始,一间一间敲门,一层一层扫楼,一个一个单独解说,总算是说服了不少同学参与到了项目的行动中来。除了刷楼讲解之外,团队成员还联系了各大公司快递员与之进行线下合作,但合作洽谈的过程并不顺利,不少快递员都是阳奉阴违,同学们对快递盒回收项目还是一无所知。于是团队成员主动编辑短信发给快递员(请他们发短信给同学时使用),“您好,您的快递已到达北航沙河校区东门,请于中午12点至2点前来领取,XX快递与北航创行团队提醒您:剪刀拆分快递盒并放于公寓楼回收点将更方便我们回收它,感谢您的支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沟通,目前已有四家快递公司采用了团队成员编辑的短信。第二周,快递盒回收情况有了明显改观,共回收了800个快递盒,近100公斤的废弃快递盒被送往库房。回收率从4.6%提升到了72.9%,宣传成本和环境代价均为零。
快递盒是回收了,回收数量也逐渐让人满意了,但是如何保证快递盒原材料的品质以便更好地进行改造利用成为了摆在王晓波面前的又一大难题。回收过来的快递盒子品质不一,质量相差巨大,清洁程度也不尽相同。起初,成员们就只是简单地“吹一吹”、“擦一擦”,尽量掸去散落在盒子表面的灰尘。随着盒子的不断堆积,王晓波意识到纸质品应该也要经过严格的消毒。于是,队员们上网查找了各方资料,了解到快递盒可以通过打蜡和覆膜来进行产品消毒。但是让团队成员为难的是,打蜡和覆膜需要联系印刷厂或者外包产品,这样成本过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最后,团队成员决定通过紫外线灯管的照射来进行消毒,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成本也相对较低。于是王晓波联系了校医院,同时也通过学校社联申请了教室做快递回收改造项目的仓库,将室内的灯管换成紫外线灯管,对快递盒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
一步步前行
在快递盒改造方面,团队成员动足了脑筋。首先,队员们将快递盒按破损程度分为A、B、C三类,A类完好无损,B类部分破损,C类无法使用。对于第一类完好无损的快递盒,王晓波决定将它们回收利用。但是回收快递盒与谁合作实现再次利用呢?王晓波决定将A类快递盒回收用于“水果团购”项目,既节约了成本,又避免了水果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问题。“水果团购”是北航Enactus团队运营的项目,每周五下午水果商将同学们在网站上订购的新鲜水果运送到沙河校区,出于对成本的考虑,水果包装全部为塑料袋,路途颠簸碰坏水果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快递盒回收与水果团购两个项目的合作无疑是双赢。
针对B类快递盒,团队成员通过查阅多方资料,咨询老师,设计出了几款实用的家居类产品。对于团队中两名北航工业设计系的同学来说,从设计飞机、发动机到家居办公用品,转变还真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基于相同的力学原理,产品的构架和稳定性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早些时候我们尝试做过灯罩、纸巾盒、笔筒、支架、凳子,但是有些产品因为设计方面的原因不是很实用,所以后来就没再做了。现在我们主要做iPad支架和凳子。”iPad支架是目前快递盒改造项目的主打产品,一个支架的成本在5~6元左右,售价相对来说也比较便宜,一般为7~8元,不会超过10元。“iPad支架的稳定性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在外形美观方面确实还有待改进。”因为外表朴素,造型简单,单纯从产品角度购买的同学确实比较少,大多数还是抱着一颗环保的公益心,根据这几周的销售情况,iPad支架的销量确实不容乐观。“所以我们正着手准备改进产品的外观,同一产品推出不同款式,比如情侣款、宿舍四人款、彩虹款等等。目前正在寻找一些北服等学校设计专业的同学合作,提升产品品质。”
在生产方面,团队雇佣了一批大学贫困生,以计件工资的方式付给劳动报酬,采用绝对环保的纯手工方式制作iPad支架。生产过程也并不一帆风顺,从早先的分配任务各自完成到如今小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团队成员在摸索中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以前总是大家把快递盒领回宿舍自己做,一个人一个晚上只能完成三四件,不仅效率低,做得也比较凌乱,没有标准化。后来我们干脆把大家统一起来,一个人完成一部分。比如第一个人负责拆平快递盒,第二个人在牛皮纸上描图制画,第三个人负责粘合,第四个人负责剪裁,最后一个人负责拼接。这样一个多小时就能做20到25个不等。”目前团队通过雇佣贫困大学生的方式生产了iPad支架30~40个,帮助每位贫困大学生每周收入两百多元。
对于C类快递盒产品,团队成员将其捆绑加工成圆柱型家具凳,充分利用盒子边角料以及包裹和填充的塑料材料,实现了快递废弃物近100%的利用。
他们的团队有个值得借鉴的社团管理机制,每周过后,团队成员都将收到一份《快递盒项目1 1总结反馈》的表格。所谓1 1就是一个问题加一个解决办法。在表格中,每位团队成员都能看到其他人在过去一周里遇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及反馈。在第一周的“1 1总结”中,有队员提到,在回收快递盒方面,可以考虑组织外场宣传,利用公寓内的LED显示屏等做好推广工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建议最终都汇集成表,为团队项目的顺利运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现在,改造过后的快递盒产品已经在“点名时间”的网站上上线了。王晓波希望通过网上售卖、网络宣传的方式能够为快递盒改造项目打响知名度,筹集项目资金。“日后我们还想请学校的老师、帅哥美女做代言,进一步推广我们环保类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为了更好地贯彻环保理念,王晓波他们还在努力与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自建物流体系的电商合作,希望将回收来的完整快递盒打上标识直接二次利用,“也可以将衣架等简易的设计图纸直接打印在快递包装盒上,呼吁消费者自己动手DIY,把包装盒改造成实用的家居用品,进一步推广快递盒再利用的环保理念。”
责任编辑:朴添勤
快递盒就直接扔掉了?
“在拥有约8000名师生的北航沙河校区,大概86%的学生有网购行为,每天产生近300个大小不一的废弃快递盒子,大多数同学感觉直接扔掉很浪费,很多人攒着想卖废品,但常常在碰到检查卫生时不得不狠心扔掉它们。其中又有超过90%的学生愿意无偿将快递盒交给环保组织……校园里没有回收快递盒的渠道,快递公司又不愿意回收,一方面是因为盒子太多送快递的小车装不下,另一方面也怕回收使用后消费者认为自己的快件被二次拆封过,对快递公司信誉造成影响……”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王晓波脑中萦绕了几个月的回收利用快递盒子的想法逐渐清晰。通过回收利用,延长快递盒子的使用周期,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以纯手工的方式艺术设计并改造成生活用品。改造的手工制作部分请经过培训的弱势群体来做,给他们提供工作的机会,加工制成的用品拿来出售,在实现环保的基础上,以商业的模式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2012年10月,他组织一个小团队将这个回收计划付诸行动。
难题不断的回收过程
最初的回收方式很简单,就是在宿舍楼门口放一个大箱子作为回收点,号召大家主动把废弃的快递盒子放到几个指定的回收点。
怎么让大家知道呢?为了避免纸质用品的浪费,王晓波并没有用张贴海报和发传单的宣传方式,而是通过网上微博转发、日志分享等方式,将快递盒子拯救行动广而告之。
原因很简单,“用一种不环保的方式去做环保项目,那还不如不做”。但是由于缺乏线上宣传的经验,宣传效果并不理想,项目开始后的第一周团队只收到快递盒45个,远远少于之前沙河校区每周扔掉的快递盒数量。
每周四晚上他们都会准时来到各栋公寓楼下回收快递盒子,他们发现,“女生宿舍楼往往情况比较好,每次都堆得满满的,男生就相对比较差了。”
后来团队成员决定针对男生启动最原始但却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刷楼。他们从一楼开始,一间一间敲门,一层一层扫楼,一个一个单独解说,总算是说服了不少同学参与到了项目的行动中来。除了刷楼讲解之外,团队成员还联系了各大公司快递员与之进行线下合作,但合作洽谈的过程并不顺利,不少快递员都是阳奉阴违,同学们对快递盒回收项目还是一无所知。于是团队成员主动编辑短信发给快递员(请他们发短信给同学时使用),“您好,您的快递已到达北航沙河校区东门,请于中午12点至2点前来领取,XX快递与北航创行团队提醒您:剪刀拆分快递盒并放于公寓楼回收点将更方便我们回收它,感谢您的支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沟通,目前已有四家快递公司采用了团队成员编辑的短信。第二周,快递盒回收情况有了明显改观,共回收了800个快递盒,近100公斤的废弃快递盒被送往库房。回收率从4.6%提升到了72.9%,宣传成本和环境代价均为零。
快递盒是回收了,回收数量也逐渐让人满意了,但是如何保证快递盒原材料的品质以便更好地进行改造利用成为了摆在王晓波面前的又一大难题。回收过来的快递盒子品质不一,质量相差巨大,清洁程度也不尽相同。起初,成员们就只是简单地“吹一吹”、“擦一擦”,尽量掸去散落在盒子表面的灰尘。随着盒子的不断堆积,王晓波意识到纸质品应该也要经过严格的消毒。于是,队员们上网查找了各方资料,了解到快递盒可以通过打蜡和覆膜来进行产品消毒。但是让团队成员为难的是,打蜡和覆膜需要联系印刷厂或者外包产品,这样成本过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最后,团队成员决定通过紫外线灯管的照射来进行消毒,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成本也相对较低。于是王晓波联系了校医院,同时也通过学校社联申请了教室做快递回收改造项目的仓库,将室内的灯管换成紫外线灯管,对快递盒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
一步步前行
在快递盒改造方面,团队成员动足了脑筋。首先,队员们将快递盒按破损程度分为A、B、C三类,A类完好无损,B类部分破损,C类无法使用。对于第一类完好无损的快递盒,王晓波决定将它们回收利用。但是回收快递盒与谁合作实现再次利用呢?王晓波决定将A类快递盒回收用于“水果团购”项目,既节约了成本,又避免了水果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问题。“水果团购”是北航Enactus团队运营的项目,每周五下午水果商将同学们在网站上订购的新鲜水果运送到沙河校区,出于对成本的考虑,水果包装全部为塑料袋,路途颠簸碰坏水果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快递盒回收与水果团购两个项目的合作无疑是双赢。
针对B类快递盒,团队成员通过查阅多方资料,咨询老师,设计出了几款实用的家居类产品。对于团队中两名北航工业设计系的同学来说,从设计飞机、发动机到家居办公用品,转变还真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基于相同的力学原理,产品的构架和稳定性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早些时候我们尝试做过灯罩、纸巾盒、笔筒、支架、凳子,但是有些产品因为设计方面的原因不是很实用,所以后来就没再做了。现在我们主要做iPad支架和凳子。”iPad支架是目前快递盒改造项目的主打产品,一个支架的成本在5~6元左右,售价相对来说也比较便宜,一般为7~8元,不会超过10元。“iPad支架的稳定性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在外形美观方面确实还有待改进。”因为外表朴素,造型简单,单纯从产品角度购买的同学确实比较少,大多数还是抱着一颗环保的公益心,根据这几周的销售情况,iPad支架的销量确实不容乐观。“所以我们正着手准备改进产品的外观,同一产品推出不同款式,比如情侣款、宿舍四人款、彩虹款等等。目前正在寻找一些北服等学校设计专业的同学合作,提升产品品质。”
在生产方面,团队雇佣了一批大学贫困生,以计件工资的方式付给劳动报酬,采用绝对环保的纯手工方式制作iPad支架。生产过程也并不一帆风顺,从早先的分配任务各自完成到如今小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团队成员在摸索中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以前总是大家把快递盒领回宿舍自己做,一个人一个晚上只能完成三四件,不仅效率低,做得也比较凌乱,没有标准化。后来我们干脆把大家统一起来,一个人完成一部分。比如第一个人负责拆平快递盒,第二个人在牛皮纸上描图制画,第三个人负责粘合,第四个人负责剪裁,最后一个人负责拼接。这样一个多小时就能做20到25个不等。”目前团队通过雇佣贫困大学生的方式生产了iPad支架30~40个,帮助每位贫困大学生每周收入两百多元。
对于C类快递盒产品,团队成员将其捆绑加工成圆柱型家具凳,充分利用盒子边角料以及包裹和填充的塑料材料,实现了快递废弃物近100%的利用。
他们的团队有个值得借鉴的社团管理机制,每周过后,团队成员都将收到一份《快递盒项目1 1总结反馈》的表格。所谓1 1就是一个问题加一个解决办法。在表格中,每位团队成员都能看到其他人在过去一周里遇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及反馈。在第一周的“1 1总结”中,有队员提到,在回收快递盒方面,可以考虑组织外场宣传,利用公寓内的LED显示屏等做好推广工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建议最终都汇集成表,为团队项目的顺利运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现在,改造过后的快递盒产品已经在“点名时间”的网站上上线了。王晓波希望通过网上售卖、网络宣传的方式能够为快递盒改造项目打响知名度,筹集项目资金。“日后我们还想请学校的老师、帅哥美女做代言,进一步推广我们环保类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为了更好地贯彻环保理念,王晓波他们还在努力与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自建物流体系的电商合作,希望将回收来的完整快递盒打上标识直接二次利用,“也可以将衣架等简易的设计图纸直接打印在快递包装盒上,呼吁消费者自己动手DIY,把包装盒改造成实用的家居用品,进一步推广快递盒再利用的环保理念。”
责任编辑:朴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