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RNA干扰下调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抑制大鼠颈静脉颈动脉间置模型静脉移植血管新生内膜增生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ma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局部干扰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110β亚单位对移植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的作用.方法 大鼠颈静脉分支-颈动脉间置模型,通过Pluronic F-127-质粒缓释系统在血管吻合完成后局部RNA干扰.分6组:第1组:25%Pluronic F-127组,第2组:pU6-Pik3cb-shRNA-1组,第3组:pU6-Pik3cb-shRNA-2组,第4组:1/2(shRNA 1+shRNA 2)组,第5组:pGenesil-1质粒错配shRNA组,第6组:渥曼青霉素阳性对照组.实验时分别将200 μl含有50μg shRNA质粒,或50μg渥曼青霉素,或空白Pluronic F-127凝胶均匀地涂在移植桥血管的周围.每组30只SD大鼠,分别于1、3、7、14、28 d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内膜厚度;术后3 d进行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PI3K p110β亚单位mRNA和其下游效应分子磷酸化Akt和mTOR.结果 Pluronic F-127质粒缓释系统平滑肌细胞转染效率为60%,内皮细胞达90%以上,pU6-Pik3cb-shRNA和渥曼青霉素转染后Pik3cb mRNA和其下游效应分子磷酸化Akt和mTOR下调,移植血管内膜增生减轻.结论 靶向Pik3cb的shRNA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减轻移植血管新生内膜增生。

其他文献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与感染有关和免疫机制参与的急性多发性神经根性神经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运动障碍和(或)感觉异常,也可出现脑神经麻痹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GBS与空肠弯曲菌、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有关,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相关抗体。
目的 探讨颈动脉和(或)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择34例心内科住院伴有脑缺血症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颈动脉造影或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根据造影动脉管腔狭窄的程度分别分成三个亚组,冠状动脉狭窄分为轻度狭窄组(5例)、中度狭窄组(4例)、重度狭窄组(25例);脑血管狭窄分为轻度狭窄组(6例)、中度狭窄组(4例)、重度狭窄组(24例).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与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程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