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斯恬和她的画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he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许多人画敦煌,画克孜尔。邢斯恬作品却让我眼前一亮,她画出了肃穆背后的生机和梦幻世界的活泼,把久远的题材注入了现代意味。尤其是用色,当色不依附于形,或虽附于形却非物本来的颜色时,画面会活起来,这就是写意的魅力。千百年前,画工刚完成的壁画要比今天艳亮。时间让颜色褪了火,变得古雅而深沉。灰色世界的微妙正是万千菩提的庄严,形式语言的探索也延续着对佛陀的新认知。
  斯恬能与石窟壁画结缘是福气,也是前世的甚至多世的愿望,在这一世实现了。我觉得你已经到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口了,而且开始进入了真正的实践领域,实际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征程。这应是你几世夙愿的显现。很多人都去过敦煌,但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和敦煌联系得很紧密,只是利用敦煌的色彩和敦煌的装饰趣味,这无疑是众多的画家从古人那里吸取营养的办法,也是很聪明的。但你是直接跟敦煌的精神挂钩,跟壁画的审美品质挂钩。没骨,是一个前奏,很多人并没有把敦煌壁画、龟兹壁画、石窟壁画和没骨联系在一起。他们觉得石窟壁画都是勾完线往里填色的。实际上,伟大的石窟艺术包罗了中国的线描、没骨、重彩,甚至有大宇宙的意识。石窟壁画是以彩色为主的,但是没骨在石窟壁画里占的分量几乎有一半,平涂也好、凹凸晕染也好,在敦煌壁画里和龟兹壁画里都有。虽然你还没有在龟兹立脚,将来你有机会,第二站就是龟兹,是新疆壁画。我的绘画实际上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就是讴歌生命和大宇宙,不要把自己的思维紧缩在一个狭隘的路上,要追求更高境界。敦煌就是能开拓人的境界的。你先天就跟敦煌有缘,从没骨进入敦煌、理解敦煌、活用敦煌是其他人所没有的实践,很可贵。你要把握好这个。
  我给你想了几个题目,就是:我的没骨敦煌梦,我的没骨龟兹梦等等,就是“没骨与石窟壁画”这样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和样式。
  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你努力、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的結果。你肯定克服了诸多的困难。我和师母是看着你走过来的,我跟你师母说过这样的话,斯恬将来必定要走出来,因为你的心性和你的人格修养都已经到位了,而且已经把绘画艺术的知识都补好了,你已经把技法的锤炼都已经实践过了,所以最后你跟敦煌搭接了,多好的美梦啊!敦煌和没骨,这个梦是你自己独有的,也是李老师看着你实现的,是你自己悟出来的。真值得高兴!
  ——李魁正(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邢斯恬 199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结业于李可染画院李魁正花鸟研修班。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创作培训中心主任,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陕西分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办公室成员,李可染画院没骨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西兰汉语教学的发展,课堂问题行为逐渐出现并产生消极影响,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非常重要。新西兰汉语课堂问题行为可分为六类,每类教师的应对策略如下:抵触反抗型:了解学习者感受,运用“不迷失策略”制定师生可以接受的规则;退缩放弃型:可以培养学习者安全感、成就感和归属感;烦躁不安型:做情绪引导者和情绪管理示范人;文化态度型:可以设置专题讨论课和文化对比课,适当满足学习者的猎奇心理;厌学厌师型
摘 要: 近年来象似性与任意性之争反映出象似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句法层面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象似性在英语谚语句法结构中的表现,主要为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对称象似性、非对称象似性等方面。探讨英语谚语中的象似性能够提供一个研究谚语的新视角,丰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内容。象似性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句法层面,而应该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 英语谚语 象似性 任意性  一、引言  近年来
摘要: 2008年末,中华书局出版了《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其中“玉部”中所涉及的有关“圆”义的字,太炎先生讲解颇精。今把此类字集结在一起,试从同源字的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圆”义字同源字分析    2008年末,中华书局出版了《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以下简称《笔记》),其中章太炎先生的很多见解甚是精辟,甚至从未被前人论及,所以此书为研究《说文
摘 要: 高校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能量引导,发挥其积极效应,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基于对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关于网络舆情的分析,了解到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网络舆情 正能量  一、引言  高校网络舆情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网络媒介表达和传播的,大学生作为特定人群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社会事
摘 要: 在班级管理和教育实践中结合校情、班情和学情,找到班级建设的有效办法,是中职班主任的教育职责与使命。基于“潜能德育”的育人理念,本文以汽修班班级建设为例,在激发文化潜能建班的探索道路上围绕“六个点”,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挖掘学生的文化潜能,培育有精神的人,汽修班走出了一条从物质到精神的文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潜能德育 班级建设 文化建设  一、 班级建设的文化缘起
摘 要: 电影《篇篇情意劫》主角西尔维娅与休斯美丽的邂逅、才情的相吸及浪漫的爱恋,却演绎成可悲的结局,让人无法简单明了地道说这种迷离的爱恨。本文主要以西尔维娅自我的迷失、自我回归路上的挣扎与煎熬、绝望中的“希望”与解脱几点为线索,分析西尔维娅为何在磨难与绝望中最后选择自杀。  关键词: 自我 迷失 回归 绝望 《篇篇情意劫》  电影《篇篇情意劫》演绎的是西尔维娅·普拉斯和后来的桂冠诗人爱德华·休斯
摘 要: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需要以教师的理念创新、专业化能力提高等作为基础条件。因此,应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教师观念,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地方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
摘 要: 《道德情操论》作为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情观贯穿始终,对今天进行道德建设仍具有启发性。“同情观”启示我们: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建立公正的奖惩评价机制。  关键词: 亚当·斯密 同情观 大学生 道德建设  一、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同情观”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一)亚当·斯密“同情观”的内容。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
摘 要: 本文回顾了国外会话分析的多模态研究发展过程;指出了多模态序列组织是多模态交际的核心原则,并探索了多模态投射发生的心理学基础,认为言身应对中的前件、后件行为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准备性,而不是简单体现为时间上的先后序列关系。指出多模态交际的转写本身就是研究过程,运用多模态语料库分析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描写方法。本文总结了会话分析视角在多模态研究中的优势并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会话分析 多模态
摘 要: 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法律形式固化了南京大屠杀历史。《决定》的出台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充分的法理依据,符合国际惯例。本文就国家公祭日的内涵,以及设立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做出解析。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死难者 历史记忆 国家公祭  今年2月27日,对于每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遇难者遗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