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二次函数内容的教学创新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x198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次函数内容是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为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效果欠佳的现状,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应用练习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本文对初中数学课二次函数内容的教学创新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33-02
  一、创新二次函数教学观念
  初中二次函数教学要创新教学观念,摒弃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构建起高效数学课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作出以下转变:应试教育观念转变为素质教育观念;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合作学习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封闭式教学内容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内容;“一刀切”式教学思想转变为因材施教思想。同时,教师要重视二次函数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断能力、概括能力、应用能力、迁移能力、数形结合能力等综合数学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二、创新二次函数教学方法
  在初中二次函数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合理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起二次函数相关知识架构。
  1.情境法。
  初中数学教师要在二次函数教学中善于运用情境创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二次函数的实用价值,唤起学好二次函数的学习动机。如,在二次函数教学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先列举出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二次函数的应用实例,如桥梁建筑设计、投资策略、球体运动路径、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2.类比法。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对已学知识的运用,通过链接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进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为此,教师可采用类比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已学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新知识的生成规律,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概念时,教师可通过复习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數的概念,引出二次函数概念,并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由已有水平向最近发展区过渡,主动建构概念知识。
  3.自主探究法。
  二次函数知识较为抽象,教师应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抽象知识形成形象认知,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教师可将一般式、顶点式、双根式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函数图形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y=ax2+bx+c(c≠0)、y=a(x-h)2+k、y=(x-x1)(x-x2)三个图形,自主探究三种函数式之间的联系,深化对二次函数知识的理解,摸清二次函数的内在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4.图象法。
  在二次函数教学中,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其中,图象法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二次函数规律。在讲解二次函数图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复习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描点法实施步骤,而后再让学生按照描点法步骤完成二次函数图象的绘制。教师应让学生按照列表、画直角坐标系、描点、连线的步骤,规范地画出二次函数图象,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函数图象横纵坐标与自变量、函数值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图象规律。此外,教师不要急于教授学生函数图象的简便画法,避免学生在尚未扎实掌握函数图象性质、形状、规律的情况下学习简便画法而降低画图的准确性。
  三、创新二次函数教学手段
  二次函数内容是初中数学的教学难点,由于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尚不成熟,加之学习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普遍认为二次函数内容的学习难度较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转变板书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二次函数形象地展现给学生,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二次函数知识的难度。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y=ax2+bx+c的图象,让学生观图象,并通过推理和逻辑分析是画出函数y=ax2+bx的图象,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同时将这两个图象展示给学生观察,让学生自主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创新二次函数应用练习
  在二次函数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综合性练习题,建立起二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正比例函数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解决综合性应用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融合,并且融会贯通方程思想与函数思想,自主建构起知识体系。如,教师可在二次函数内容复习阶段,提出以下问题:甲、乙两辆车在湿滑的道路上相对而行发生碰撞,该道路限速为40km/h,事故发生后测量甲车刹车距离为12m,乙车刹车距离在10-12m之间。已知甲、乙两车的刹车距离S与车速x的关系分别为S甲=-0.1x+0.01x2,S乙=0.25x,问甲、乙两车是否存在超速驾驶,该事故的责任方是谁?通过提出这一带有实践性、综合性、生活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先求出两车的速度,根据超速行为判断事故责任方。其中,甲车的速度可以根据二次函数求解得出,而乙车速度需要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进行求解,由此有助于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二次函数教学创新,以学生为本位,构建起高效的数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二次函数内容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起二次函数知识体系。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使学生扎实掌握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斌业.初中生二次函数学习困难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7.
  [2]张颖颖.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的比较研究——以浙教版、人教版教材“二次函数”为例[D].杭州师范大学,2017.
  [3]杨扬.互动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4]顾晨薇.人教版和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函数”部分对比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天然气管道上动态裂纹扩展包含气体、结构和断裂的相互作用.因此,分析射流场分布特性及其与管壁开裂变形的相互作用是数值模拟过程的关键问题.随着钢管韧性等级的迅速提升和
分析了常用的图像形状特征及其特点,全面综述了基于形状特征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评述了基于形状特征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应用.
高校人文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如何“成人”的教育形式.高校的“成人”与“成才”教育,一同构筑起高校教育内涵的一体两面.目前,人文教育在中国高校教育体制当中整体发展缓慢,与
【摘 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勇于创新、探究,唤起学生创新、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要求我们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乐于参加问题讨论,创设多样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适时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是传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使之形成数学观念具有数学素质,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途径。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其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基本功,而且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堂评价;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失业保障制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根据中国失业保障制度供求失衡的现状,健全失业保障制度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失业保障制度应与失业机制本身相配合;(二)失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