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激励心理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索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针对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问题性、弊端性,将相关心理教育方法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尤为奏效。基于此,通过对运用激励心理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索进行分析研究,将“激励心理”的实质性、方法性、应用性进行明确阐述,为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激励心理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通过对运用激励心理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索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现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主要包括“运用激励心理,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师综合素质”“以学生为主导,以历史为引用”等,为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提升提供相关参考。
  一、“激励心理”概述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逐渐完善,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取代应试教育模式。初中阶段作为学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有其相对的重要性及作用性。其中,初中历史的学习,对端正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笔者认为采用“激励心理”教育方式尤为重要。激励方式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本文主要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为运用环境,以学生为运用对象及目标。从学生心理变化及学习态度的角度来讲,激励心理侧重于对心理的积极性、自信性引导,同时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励心理的运用主要在于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进而起到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最终目的。
  二、现阶段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缺乏调动性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既没有数理化那样的逻辑思维应用,也不同英语、语文那样需要词句记忆。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乏味性,主要针对历史事件、历史年限等进行论述讲解,需要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年限等进行强行记忆。部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性主要体现如下:第一,教师过度注重课本内容讲述,缺乏历史故事及相关元素融入。第二,缺乏“生本教育理念”,往往将教学主导定位于“教师”,而不是“学生”,造成历史课堂教学形式化。第三,无法从学生心理出发,历史课堂教学中缺乏积极的调动性,即兴趣调动、意识调动及思维调动。调动性的缺乏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产生严重脱钩,不利于日后教学质量及学习成绩提升。
  (二)历史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部分初中历史教师整体综合素质偏低,导致实际课堂教学中效果欠佳,具体如下:第一,缺乏专业性,历史学科不是简单的理论科目,是需要教师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近代、古代等进行系统了解,将知识点及历史线以“故事”形式体现出来,而不是“照本宣读”,部分历史教师专业性较为薄弱,自身对历史都不掌握、不了解,更何谈去教育学生了。第二,教学理念滞后,教学理念滞后是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往,更不易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这种消极教学態度及思想对历史教学效果提升具有一定影响。
  (三)缺乏对“激励心理”的运用
  目前,心理教育及引导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正确地运用心理教育及引导可以起到提升学生兴趣的实质作用。其中最为代表性的为“激励心理”运用,激励心理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识的一种肯定及认同,并通过相应的激励方法及方式,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帮助其战胜学习困难等,将被动教学转变自主学习。但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我国部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严重缺乏心理教育及引导教育,部分初中历史教师没能将“激励心理”的实际作用及方法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单一片面地进行固定化的模式教育、教学,对提升教学有效性造成无形阻碍。
  三、运用激励心理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运用激励心理丰富教学模式
  现阶段,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新课改的双重实施,我国教育模式已经由传统应试教育模式逐渐向现代的素质教育模式转变。其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尤为关键。首先,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对教学环境、课堂现状、学生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在运用激励心理时一定要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丰富,将传统滞后的固定式教学形式进行创新突破,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意义性充分诠释出来。其次,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即“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历史教育”,将历史教学与心理引导进行融合,要充分体现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励性,利用较为科学、有趣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此激励学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基础核心,具有相对的重要性及影响性,所以,有必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如下:第一,提升历史教师专业技能,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以“专业课学习”形成呈现出来,并通过周期考核等方式为历史教师制定等级。第二,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师的心理教育理论及实践培养,心理教育及实践技巧培训是针对“激励心理”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为其进一步开展运用奠定基础。
  (三)以学生为主导,以历史为引用
  激励心理的有效运用应该以学生为主导,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学习态度,在对其运用激励心理方法时,一定要结合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介入。具体方法如下:第一,针对学习成绩较弱、问题较多的学生应该采用“顺应式激励引导”,不能对其强行教育,可以先让其对历史内容产生兴趣,如将影视剧、小说等相关历史内容与教学相结合,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二,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对其运用激励心理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小组合作意识等,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等方式,让学生上台进行讲述,进而起到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实际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运用激励心理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索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激励心理概述、现阶段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缺乏调动性、历史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缺乏对“激励心理”的运用)和运用激励心理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运用激励心理,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学生为主导,以历史为引用等,为其相关工作进一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丝雨.关于激励性原则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A].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7,(115):12.
  [2]林渊岚.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8,(8):14.
  [3]沈佳慧.用图片再现历史——浅谈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J].好家长,2018,(115):96.
  [4]翟玲玲.合理利用书本图片促进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8,(121):55.
  [5]吴蓓君.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7):14.
  [6]许建惠.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8,(8):17.
其他文献
济宁市范围内的煤矿在将PLC和变频技术应用于煤矿立井提升机电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现场使用效果,对国内同行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Libman-Sacks心内膜炎及辅助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2016.1-2016.7期间我院诊断LibmanSacks心内膜炎并住院治疗的3例病例,
海信BCD-182TDe为一种新式的多温区智能化电冰箱。它的故障分析与处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提出了维修技术与时俱进的观点,具体从制冷故障曲检修作出了案例分析。
文章从监理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液压静压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要点,能从监理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详细分析和指点出监理工作的各个要点。
飞行模拟器在使用阶段需要实现各种复杂情况下的飞行任务,从而达到飞行训练和教学要求。其中,运动系统作为飞行模拟器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需要为飞行员提供比较真实的运动特
目的:呈现大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全貌,为《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建立新的常模,分析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大陆10个城市16所学校抽取4153名中
文章从数字签名的基本概念出发,具体阐述了RSA公钥密码算法、使用公开密钥密码技术对文件签名的过程协议的实例,在对数字签名的总体发展情况与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后并提出解决方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快速判别白醋品牌和测定pH值的方法。应用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获取不同品牌白醋的透射光谱曲线,并对获得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平滑、变
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大气活性氮对野生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采集华北平原北京周边6个地点的葎草,利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ICP-AES)分析植
【摘要】针对五年制高职《机电设备装调技术(高级工)》课程,即电工高级工课程的电气线路故障检测与排除项目进行课例开发研究,旨在将其用于高级工排故项目的授课,解决该项目内容难教难学的现状  【关键词】电工高级工 电气线路故障检测与排除项目 课例开发  一、绪论  《机电设备装调技术(高级工)》课程,即(维修)电工高级工考工课程,针对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设,是自动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