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与苏教版之比较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4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有工具性的特点,更具思想性。对比苏教版和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细微的差别,以教材的思想性和工具性功能看,从教材的解构编排来看,诸多方面,人教版教材优于苏教版教材。
  关键词:人教版;苏教版;思想性;工具性
  教育部《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出来之后,依各地情况,各省市可以自编教材,江苏是全国教育排头兵,近二十年使用苏教版教材。
  江苏教育全国第一,有赖于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历史积淀。然而,苏教版教材开独立王国之先河,当初叫好又叫座,时至今日,细思明辨,却越来越发现不少问题,特别是启蒙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其体系、体例、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等方面,好些直接参与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好多时候面对教材和学生不知所措,那些苍白枯燥的诠释真心感觉不知从何而来。2017年秋季起,全国统一从小学、初中起始年级使用人教版教材,即部编教材,是好的举措。笔者潜心研究小学语文,遍览新中国成立后所有在本地区使用过的教材,同时从事一线教学,每天与学生一起学习,深有感触,还是认为人教版教材明显优于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特点:1. 博采众长,富有新意;2. 简化头绪,减轻负担;3. 突出重点,便利教学。编排次序是:1. 习惯养成教育;2. 汉语拼音教学;3. 识字与课文教学穿插进行。具体目标是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读255个生字,会书写默写129个生字,会借助拼音阅读短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编写思路:1. 自然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保护儿童天性,做好幼小衔接;3. 全面夯实基础;4. 语言文字运用,紧密联系生活实践;5. 倡导大量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6. 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倡导自主学习;7. 体现弹性,增加适应性。编排次序是:1. 爱国爱校爱学习等方面的思想教育;2. 汉语拼音教学;3. 识字与课文教学穿插进行。具体目标是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书写默写其中的100个,会借助拼音阅读短文。
  中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有工具性的特点,更具思想性。对比苏教版和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细微的差别,分述如下:
  一、 开头
  苏教版教材的开头部分出示了几幅图画,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会上课、听课、举手发言、认真书写等习惯,强行让孩子从幼儿园学生到小学生角色的转变,未尝不可,略带生硬,效果也是有的,经过两三天的训练,孩子们逐渐适应,遵守课堂纪律,做个好学生。但是,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这个设计人教版教材上是没有的,人教版开头有几幅图: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配《上学歌》;我爱学语文。简单明了,告诉学生要做什么,怎么做。
  人教版在传播经典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小学语文启蒙教材历经变化,总之不变的是爱国主义的教育,这一点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忽视。起始5课,唤起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是非常好的铺设。苏教版教材没有铺设,直接就是拼音教学,有种突兀违和感。
  二、 拼音
  声母、韵母、音节的掌握程度是《课程标准》规定好的,在内容上苏教版和人教版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先學习6个单韵母,再学习23个声母,再学习8个复韵母和1个特殊韵母,接着是5个前鼻韵母,最后是5个后鼻韵母。在细节处理上人教版教材和苏教版还是不一样。人教版汉语拼音教学简洁明了去繁冗复杂,有铺垫又联系实际,在教学拼音的同时,从教学声母起,每课都有汉字的学习。
  苏教版强调纯拼音学习,集中力量,在学拼音阶段都在学拼音,每课呈现的拼音内容比较多,音节词和韵文设计也不少,间插出现的四字识字内容也是以集中而非分散状态出现,拼音教学就是拼音,识字教学才有汉字,泾渭分明。但是实际上,汉语拼音对少年儿童甚至成人来讲,一直都是难点,很不容易掌握,所以,汉字与拼音结合,采用潜移默化的进程来学习拼音同时学习汉字,真正体现汉语拼音的工具性,人教版教材在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技高一筹。
  三、 识字
  在识字教学版块,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都安排了两个单元的识字训练。苏教版的识字教学,太注重识字,为识字而识字,生拉硬凑,组织的韵文,除了第一课经典的《一去二三里》,其余都是关联词语,有情境,也有韵,但过于松散。中国不缺少经典的启蒙读物,苏教版的识字内容编排,实在是硬伤。
  人教版的识字教学设计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第一识字单元放在学拼音的开头,简单易学。第二识字单元在中间,放在第一课文单元后,内容上富有童趣。人教版的语文园地和最后一课,是凡前面已学会的生字便不再注音,为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用心良苦。苏教版通篇注音,密密麻麻,有压抑感。汉语拼音毕竟只是工具,学以致用,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四、 课文
  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苏教版教材多少有些摒弃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设计意图,朝向着多元开放的目标,杂乱松散无主脑。举例来说,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北风和小鱼》,简直无意义,北风和小鱼是对立的两方面吗?《小河与青草》,互相鼓励倒好,很符合当下教育潮流,表扬不批评,当好好先生。好多课文经不起推敲,让教师左右为难。
  人教版教材的课文,一直是经典。《秋天》展示了季节最明显的特点。《四季》用童话的语言绘画出四季最明显的景物。前后两篇课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关联。《小小的船》《江南》可谓经典中的经典。《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充满童趣。相比较而言,苏教版课文和人教版课文,高下立判。
  五、 结尾
  苏教版教材结尾部分只有生字表,把本册生字按每课顺次抄录,斜线前是要掌握的会写会理解的生字,斜线后是只要求会认的生字。人教版教材结尾部分分得很细,先是识字表,再是写字表,接着是常用笔画名称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苏教版教材只是在教学参考书上有这样的内容。人教版一切为了学生的设计理念跃然纸上,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使用教科书,又不局限于教科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人教版教材毕竟经历建国70年的淬炼,已然炉火纯青。
  综上所述,以教材的思想性和工具性功能看,从教材的解构编排来看,诸多方面,人教版教材优于苏教版教材。
  参考文献:
  [1]陈怡.人教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陈怡.人教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多元文化类型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10(7):31-32.
  作者简介:
  姚以娟,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东海县安峰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作文习惯养成中能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养成观察、捕捉、感悟的习惯,提升对事物的認知能力;养成多浏览、多摘抄、勤思考的习惯,提升思维能力;养成说真话、抒真情的习惯,提升“真我”表达能力;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养成注重作文细节的习惯,提升精细化做事能力。  关键词:作文;习惯;语文素养  谈到习惯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前辈教育家叶圣陶曾有过很精辟的论
摘要: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教学学科,这是由其学科教学内容及形态所决定的。对于语文这一核心学科而言,學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基础”,而初中阶段的学习则是“升华”,当学生具备相应的语文知识基础时,必然需要一个升华阶段,将语文知识整理、发展并为之运用。而语文知识是否运用得当,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与发展,这是因为其他学科的知识传播是以“语文知识”作为载体而传播的。当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强时
第一部分 C-亮氨酸示踪法测定兔烧伤后整体蛋白代谢改变研究 目的:通过沸水烫伤建立实验兔高分解代谢模型,利用C-亮氨酸作为示踪剂,测定兔烧伤后整体水平的蛋白质代谢改变,观
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教学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读书的习惯,掌握读书,吸收知识的方法,还可以培养能力,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审美能力。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新课程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知识要在平时的阅读中慢慢地积累,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阅读中慢慢体会,渐渐地阅读水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进而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因此,阅读教学在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既要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语言及文学知识基础,也要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展开教学工作,发挥其在课程引入、情境创设、重难点突破以及思维拓展等方面的作用,能够全面提高教学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推动教学的改革及完善。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情境创设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对学生思维
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王惠萍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识字、表达及写作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借助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文言相融的教学方法作为提高教师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根据文言相融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就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文言相融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文言相融  一、 文言相融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学生在学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