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看中医等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因此,经常闹病。有一次毛泽东患了风湿性关节炎,当时医疗条件很差,缺医少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知道此事后,特地赶到杨家岭给毛泽东看病。但是由于中西医矛盾尖锐,西医贬低中医中药,认为中医落后,无科学性,因此毛泽东身边的医生反对他服中药。可是毛泽东早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主张,他还是坚持吃了李先生为他开的四副药。服药后,果然胳膊疼痛消失了。
  1929年秋,因蚊子叮咬,毛泽东患了恶性疟疾,不仅发高热,还伴有上吐下泻。病拖了很久,仍没有治好。当时药物来源十分困难,毛泽东不得不化名为杨引之,由贺子珍陪同去闽西的农村疗养,当地党的负责人每天带领两位姓赖的中医上门为他看病,并亲自煎药给他喝。毛泽东每次都向这两位赖医生询问各味中药的名称、性能、功效,并默记在心中。
  还有一次,毛泽东病了,是一位山东籍的老中医为他治疗,这位老中医名叫刘惠民。看完病后,在闲谈中毛泽东向这位老中医请教中医所谓的“火”是什么意思?刘老医师用中医的理论向他讲述了“火”的含义。可是毛泽东仍然听不懂中医抽象的理论。他对刘老医师说:“你讲了半天,我怎么一点也听不懂,这可怎么办?”刘老医师笑着说:“主席,你不是说西医要学习中医吗?如果让西医一讲,你就会明白了。”毛泽东也高兴地说道:“确实,西医是要学习中医的。”毛泽东认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西医经常学习中医,可
  。以把中西医的界限取消,成为统一的新医学,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藕妈妈的三个女儿
  郭合浦
  
  藕妈妈的三胞胎女儿都嫁给了军人,女婿们常年在部队,女儿们就和公婆一起生活。藕妈妈和老伴开了一个还算兴旺的小饭馆,名字就叫“菜中灵品”,专门和藕有关。女儿出嫁时,她特意教给她们三种藕的食疗药方,作为带给婆家的见面礼。
  大女儿说她在家里干活并孝敬公婆,好累。藕妈妈问,你是怎样孝敬公婆的,说说看。大女儿说,我做了鲜藕米粥给二老喝,就按您教给我的方法做的。用鲜藕200克,大米100克,砂糖少许,将莲藕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待熟时调入砂糖服食。藕妈妈说,这就对了,这鲜藕米粥可益气养阴,健脾开胃,治疗老年体虚、食纳不振。
  二女儿主动打电话汇报她的成绩。她说,她的大姑子产后血瘀,她就烧妈妈教的鲜藕凉茶给她喝。用鲜藕50克切片,放入锅中,加水一碗半,文火煮至一碗,加入适量白糖拌匀,放凉代茶饮。藕妈妈说,嗯,这鲜藕凉茶可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治疗热病烦渴、目赤热痛、小便热痛、产后血瘀,对你大姑子正合适。
  三女儿有点懒,她在电话里说,忘了藕茅根茶具体的做法。藕妈妈不开心了,越想越觉得不妥,于是就去了三女儿家。到了那里,她亲自教女儿做这道鲜藕茅根茶,三女儿有点笨手笨脚地将鲜藕、鲜茅根、鲜荸荠各250克,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沸20分钟后去渣,取汁代茶饮。藕妈妈说,这就对了,这样的茶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对你公公解酒醒酒很有帮助。
其他文献
中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栋梁,他们承上启下,无论在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负担。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长时期超负荷、全身心投入工作,心力交瘁,英年早逝者时有所闻。不久前报纸披露了某省两家定点医院对干部健康体检的资料,在4370名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中检查项目全部正常者仅占0.98%,患有一种以上疾病者占99.02%。查出恶性肿瘤及高度可疑者15名,其中最年轻者46岁。资料说明在中年干部和知识分
乳罩是现代女性必备的健美内衣,它保护乳房,使其保持在理想的位置,充分显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同时亦可避免因乳腺负担过重而引起的乳房疾病。  不同形状、大小的乳房,应选用不同的乳罩。怎样为自己选择合适、满意的乳罩呢?  首先应确定乳罩的大小。乳罩的尺码一般为68~100厘米。在购买前,应测量一下自己的胸围,一般算法是,乳罩的大小等于胸围减去23厘米。喜欢穿宽松衬衫的女性应多减2厘米,而喜欢穿紧身衣的则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规律。夏季,天地之气使万物的生命充满了生长的动力,所以说,夏季养“长”(成长)。大家都知道,四季都可养生,但其实质是不同的。夏长以春生为基础,若春天养“生”不好,提供给夏天的条件差,夏“长”也会不足,夏天就容易发生寒性病变。中医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阳,就是培养生命的动力和生命的热力。春季养阳,可使生命有生发的活力:夏季养阳,可使生命充满成长的动力。一个人总
以前,丈夫是个烟民,嗜烟如命。他也知道这样长期抽下去,身体会受到伤害,曾试图戒过多次,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我和丈夫百思不得其解,逢人便问其中的原因和成功戒烟的良方。后来,我知道,香烟中含有尼古丁,它是强成瘾物质,易导致依赖性,使人形成习惯而不能自拔。因此,要做到彻底戒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又不是绝对的,只要方法得当,完全能够做到。  一天,我在书店里看了一本叫《行为科学》的书,受到很大的启发
辽宁省鞍山市,有位年届八旬的老人,在与癌症抗争的20个春秋里,发明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快乐抗癌法”。这位老人,便是荣获“国际百名抗癌爱心大使”殊荣的杨贵生。  杨贵生老人是一名教师。1991年,经医生诊断为直肠癌。1995年又被查出肺癌。老伴无法承受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而辞世。送走相濡以沫的老伴,杨老平静地接受了第二次手术——摘除了左肺的一个肺叶。走下手术台后他想,我现在连死都不怕,还怕癌症吗?他发明了
物理降温法简单方便,容易被群众掌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家庭应急降温措施。但对发热病人不加选择地滥用物理降温法,有时不但达不到降温的目的,相反还会引起严重后果。那么,如何为高热病人选择物理降温法呢?  家庭适用的物理降温法常有:①迅速降低室温:一般使室温保持在25℃左右为宜,可通过通风、空调、吹电风扇及放置冰块等进行调节。②口服冷饮以通过排屎、排汗加速降温。③通过皮肤散热(包括通过皮肤传导、对流、辐射
3年前,我经常感觉头痛脑涨、失眠多梦、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还时常感到周身乏力。到医院一查,血压已到170/110毫米汞柱,才知患上了高血压病。从此,我陷入痛苦折磨之中,曾服用多种药物,效果均不明显,使工作和生活受到極大的影响,时年我仅30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一位高血压患者在恢复期坚持冷水浴,治愈了高血压病。看后我深受启发。我想: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即使有天大的才能
许多老年人的家庭小药柜中,药品琳琅满目,花色品种繁多。有资料表明,约有25%的老年病患者同时应用7种以上药品。药品是用来治疗疾病的,但它的毒副反应,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危害,却不是人人皆知的。老年人肝脏血流量减少,解毒能力减弱,肾脏排泄速度减慢,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因而特别容易发生毒副作用。老年人嗜药成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状态上剖析,大致有以下诸种原因。  一、不安全感:由于体会到身体机能下降的
一份卑微的爱情给了我深深的震撼。  前些日子,我到社区广场散步,看到远处走来一对夫妻。那是怎样的一对夫妻啊,男的是个瘸子,女的是一个瞎子。男的穿着破旧的西服和分不清颜色的裤子,那女的穿着很土的碎花布薄棉袄。他们出现在广场上显得很是另类。男的扯着女的,在广场上走着,男人一拐一拐的滑稽的动作引得附近几个谈恋爱的年轻人指指点点,他们可能是在笑这对夫妻破坏了美丽的风景。  但是,那对夫妻对于人们的反应视若
慢性疲劳不可轻视    如今人们交谈时,最常见的一个涉及健康的词就是“太累”。不仅成年人,就连一些中小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也常常发出“太累了”、“真想好好睡一觉”的呼声。  国家“十一·五”项目涉及全国10个省区11980人的亚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疲劳人群占总非患病人群的8136%,其中,经常感到疲劳,而休息后可以恢复的轻度疲劳者占68.07%;总是感到疲劳,休息后恢复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