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七月:听妈妈讲那高考的事情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样的高考,你将在六月里沉思,她曾在七月里冒汗。
  她是你的母亲。你想睡睡懒觉,她却总是准点叫你早起;你兴味正浓地忘了夜有多深,她偏要在一旁催你快睡;你考差了,她唠唠叨叨,要你调整这改正那;你考好了,她喋喋不休,进了学校前30名她还希望你进前10名;看着你刻苦用功,她早上逼你喝牛奶,中午给你做营养汤……总之是,因为身边的她,你幸福得有点烦心啦!
  高考临近,她心疼你,担心你,责怪你,呵护你,却又总感觉帮不上你。她陪在你身边,大气儿不敢出,小气儿不敢喘,心里满满地装着你,已完全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她也曾经历过高考的煎熬!
  母亲节将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望子成龙、站着说话不腰痛的老妈们的高考故事,放松一下心情,缓解一下压力吧。也许妈妈的故事对你才最有帮助——
  
  备考时:不慌不乱才能做赢家
  
  睡好觉,好高考
  讲述人:闫荣霞
  我参加高考是在1989年,7月7、8、9号。正是暑热天气,宿舍又破又小,七八平方米的斗室叠床架屋居然睡了10个人,让人热不安寝。尤其是满宿舍乱飞的大胖蚊子,格外让人恼恨。我买不起蚊帐,只能点蚊香。晚上热得一直翻腾,直到后半夜才瞌睡朦胧,结果胳膊一挥,正好打在蚊香上,一下子烫了圆圆的一个水泡。我马上就被疼醒,一晚上也没能睡成。
  此后两三天,我的失眠更厉害了。
  还有一周就要高考,老师们不再讲课,学生回家也行,一切为了调节身心,好迎接那三天的挑战。
  于是,我就回家了。
  很有收获。我在家里发现一本破杂志,封面封底都没有了,随手捡来看一看,发现里面有一个如何减轻精神压力、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
  晚上,脱掉鞋袜,松开紧身的衣物,摘掉眼镜,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任凭你的思绪流淌,就像在水面上漂过的花瓣,不要留下任何一瓣,只让它们顺流而下。
  然后做5~10个深呼吸,想象你每呼吸一下都在呼出你体内的紧张和压力,吸入纯净而美丽的空气,每做一次深呼吸,你都更加放松。
  然后,你依序对自己进行提示:
  放松脸上的肌肉、下颚的肌肉、太阳穴的肌肉、眼部的肌肉……所有这些地方紧绷的肌肉,一点一点放松。
  然后,想象你的头上有一道美丽的光,这光柔和、明亮,把你包裹在里面。从头到脚,接触你的每一根神经,抚慰你的每一粒细胞。这光是那样的平静、强大,有它的保护,你觉得格外安详……
  现在,继续展开你的想象,想象自己正在走下美丽的楼梯,十……九……八,向下,向下;七……六……五,放松,向下;四……三,继续向下,宁静,安详;二……一,到了。你的面前是一个小花园,宁静,美丽,安全。你走到它里面,找一个地方,或坐或躺,闭上眼睛,被光包裹着,笼罩在宁静、美好的花香里面,渐渐地,睡得很沉、很香……
  我照方抓药。很快,就睡着了。
  这样的睡眠深沉、甜美。第二天醒来,我神采奕奕,解乏如解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凭着它,以后的几天我休息得极好,高考也发挥很正常。现在我已是一名20年教龄的中学教师,还是一个马上就要参加高考的女孩的妈妈。我把这个方法献给今年要参加高考的学子们,祝他们都能考个好成绩。
  
  考不上清华,天也不会塌
  讲述人:赵玉明
  
   考进清华,既是女儿美琪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命运仿佛故意在考验美琪,她因患急性阑尾炎住院做了阑尾切除手术,耽误了半个多月时间。
  高考已进入倒计时。美琪忧心忡忡地坐在桌边,胡乱地翻着语文课本,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我问女儿:“琪琪,怎么了?”
  美琪怯怯地说:“妈妈,我有些担心,耽误这么长的时间,我怕自己考不上清华。”
  坐在轮椅上,我摸摸美琪柔软的头发,说:“傻孩子,有什么好怕的啊?考不上也没关系,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妈妈两只脚都没有了,不是照样走得稳稳当当的……”
  然后,我打开右边的抽屉,翻开一个本子递给美琪,说:“我送你一样东西,你拿到房间去仔细看,看完后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
  美琪拿着本子回到自己的房间。这是一本日记本,翻开扉页,妈妈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
  “高考揭榜了,我的分数线高出重点线21分。但到8月底了,我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爸爸去学校打听情况。傍晚时分,爸爸从学校回来后沮丧地说:‘学校说你是残疾人,没有录取你……’
  我曾一度认为,失去双脚不重要,我还有双手开拓新生活。可是无情的现实把我推下万丈深渊,我不想看到妈妈痛苦的表情,瘸着腿走出了家门。
  残疾、拒收,像两条毒蛇盘踞在心头,缠绕着我、啮噬着我。我想到了村口的那条小河,那里或许是我唯一的归宿。我向村口的小河走去,刚到河边,就碰到村里修鞋的大爷蹲在柳树下钓鱼。他仿佛知道我未被录取,叹口气说:‘孩子,天无绝人之路,要不跟我学修鞋……’
  眼泪涌出了我的眼眶,我加快了步伐往回走。由于走得太快失去了平衡,我重重地摔倒在地。妈妈及时赶到,把我扶起来,一边帮我拍打身上的灰土,一边安慰我:‘孩子,你一出门我就跟着你,怕你想不开……’
  后来,上天还算对我不薄,我通过城里的远方表叔在一家福利厂找了份临时工作,并参加了自学考试。
  今天,我去参加自学考试的辅导班。因为下班时间紧,走时匆忙,右小腿假肢没有穿好。路过东街口的红绿灯时,我的假肢从腿上掉了下来,我也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
  我遇车祸双小腿截肢、考上重点大学被拒之门外、参加自学考试、考上注册会计师,经历了这么多,现在终于开办了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我虽然没有了双脚,但我一样走得铿锵有力,活得精彩。”
  “考不上清华,天也塌不下来。”女儿把日记还给我时,我对她说。
  
  高考日:那年七月的淬火
  
  木耳背叛,月经造访
  讲述人:卢海娟
  
  25年前,我读高三。
  那时候,我成绩优异,是班主任老师的最大希望。高考前几天,班主任老师小声问,平时什么时候来月经?
  我红了脸,那时候的女孩子都羞于提到这种事,见老师问起,就嗫嚅说:就这几天,可是一直没来。
  老师一下子紧张起来,若有所思地说,要是能延迟一下,错过高考就好了。
  第二天,我家的餐桌上就出现了一盘木耳,黑黑的木耳上撒了星星点点的白糖。母亲说,木耳和白糖是班主任老师送来的,说是个偏方,让我坚持吃木耳,直到高考结束。
  考前最后两天,班主任老师再次找到我,还是问我身体状况,我说一切正常。老师很高兴,月经延迟了,我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在考场上拼搏了。
  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20世纪80年代,能考上大学实在是凤毛麟角,就算是最优秀的学生,也常常被大学拒之门外。卷子发下来,心不由自主地就抽紧了,并且狂跳不止,我急忙做深呼吸,要让浮躁的心沉下去,沉下去……
  可是,怎么回事?一种沉重冰冷的东西一下子挤进我的小腹,并且在那里奔杀冲突,我能感受到血在我的小腹中像山泉那样激昂地奔涌。不久,它们就找到了出口……
  没有任何预兆,因而我也没有任何准备!我觉得血正从凳子上滴下来,同时滴下来的还有我满头的冷汗。望着监考的两位面孔严肃的男老师,想一想裤子上的洇红,羞怯使得我不敢起身,也不敢开口。
  卷子上的文字忽然变得陌生起来,焦躁和虚浮让我与熟悉的习题拉开了距离,我从头到尾都没找到感觉。
  交卷出门时尽管我拼命用书包遮挡自己,可我还是感觉到了异样的目光,以及指指点点和窃窃私语。
  木耳欺骗了我!它让那么优秀的女孩丢尽了脸面!让她在最关键的时刻那么彷徨无助!
  掉进了哀怨与惶恐的陷阱,我在满脑子的胡思乱想中结束了我的高考。那一年,我发挥失常,夏天过后,眼泪几乎流干的我灰溜溜地去了一所中专。
  伤的最终结果有两个:让人死去或是渐渐愈合。一年之后,我淡忘了考场上的失败,重新振作起来。我又像高中生那样努力而又乐观地生活了,因为在那所中专脱颖而出,毕业时,我被保送去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只是,我一直仇视木耳,总觉得木耳辜负了老师,辜负了母亲,也辜负了我,它就那么不负责任地和我开了个玩笑,信笔改写了我的人生……
  
  我曾遭遇
  考场阴谋
  讲述人:王芳
  
  参加高考那年的春天,我母亲终于经不住生活的磨打,把我远远地抛在了背后。她过世前,对我说:“芳,一定要考上大学。”
  参加高考那年的春天,我父亲抵抗住所有的悲伤,每周给我写一封信,鼓励我,信的最后也只有一句:“芳,一定要考上大学!”
  终于熬到高考前一天了,那时是全国统考,7月7日,夏天最热时。全校的考生都要乘车到县城里去,看考场,住宾馆。为了节约吃饭和住宾馆的钱,也为了我有一个更安静的休息环境,父亲把我安排在离考场两里多远的表哥家里住。
  考试那天,我发现坐在我左边是我们班的一个复读女生。在老师来之前,她兴奋地悄悄对我说,喂,我们配合吧,你给数学我抄,我给英语你抄。在女生中,我数学好是出了名的,只要不出立体几何,我几乎每次都可考满分;而我的英语,也是出了名的偏科。可是,怎么抄呢?她说,试卷长,你做完放下来,垂着,我就看得见了。我想了想,同意了。
  一转眼就到第二天了,第一堂考数学。我喜欢数学,无关不克。所以做一页,就垂下一页,那个女生就兴奋地抄啊,我的心里,不由也对英语存了一点希望。可是数学最后是一个立体几何证明题,17分,我被卡住了。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那个题的形状,那个题让我窝心了一辈子,我常想,若不是那个题,我的人生,大概要大不一样了——人生很多时候就决定在这样细小的事情上吧?
  她抄了我的数学,志得意满。当年的数学考题很难,出考场很多人哭了,可我考得很好,除了最后那题,其他基本没错。
  英语开考了,我对她说,要给我抄啊。她说,好。我就一字不做傻傻地等她。半个小时过去,我悄悄看她,她埋头做着,没有一点垂下试卷的意思。我想,还是自己先做吧。最后半小时,我再看她,她仍头也不抬地检查,直到结束。而我呢,一边想着她会给的答案,一边心不在焉地做着,一堂英语下来,我被考得焦头烂额,问她,你怎么不给我看?她理直气壮地说,老师发现了该怎么办?我哑然。她在考场上给我上了一课。
  最后一场历史不知是怎么考下来的。我考完后,父亲推着自行车来接我回家。他小心翼翼地问:“怎么样?”我说,没戏。父亲说,你平时那么好,怎么会没戏?我很气恼,大吼:“我很蠢,考不上,可以了吧?”
  好在结果还算好。虽然英语和历史考得很糟糕,但是我数学、语文考得出色,最终还是上了线,考上了大学。
  
  等待月:每一种结果都通往未来
  
  我骗父亲去查分
  讲述人:西江月
  1987年7月,高考如期而至。一向自认为很聪明不学就会的我,在别人的胸有成竹、我的盲目自信中踏入了考场。然而,三天考试过后,我知道我这次考试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回到家,面对父母殷切的目光,我不忍心让他们失望,故作轻松地说,没问题,题目很简单。
  晚饭后,父亲兴致勃勃地提议要一家人出去散步。父亲那天是太高兴了,他恨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养了一个争气的好闺女,说什么也要让那些平时不拿他当回事的街坊邻居瞧瞧。而在这之前,老实巴交的父亲是不太和人攀谈的。
  父母仿佛是披花游行,而我则感觉像是戴枷游街,如芒在背,脸上带着装出来的微笑,心里早已哭得稀里哗啦——为父母而哭,也为自己的自欺欺人而歇斯底里地嚎啕大哭。只是这声音,父母不曾闻听,别人更无从知晓。
  八月转瞬即至。
  成绩揭晓后,我的心情一落千丈。我惴惴不安地踱回了家,站在门外,却没有勇气推开那扇熟悉的门。徘徊良久,我终于踏上那段我生命中最遥远的距离。推开门,面对喜笑颜开的父母,我无言以对,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躲进被窝,想要跟这个世界暂时告别,因为父母的悲痛会令我窒息。
  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的父母,笑容僵在脸上,四目相对,相顾无言。他们身后的一桌丰盛的饭菜冒起诱人的香味,却勾不起任何人的食欲。
  叹息和沉默接下来成了我们家的主旋律。尽管对自己的成绩了然于心,但难以忍受这种氛围的我还是又一次骗了父亲:我的成绩肯定弄错了,无论如何不会这么少。父亲听罢,两眼发亮地盯着我说,真的么?那我去省教委给你查查去。
  终于,父亲打点了一番,为我奔赴省城查分去了。
  过了三天,一个暴雨倾盆的午后,父亲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家中,叹了口气说:“查了,分数没错。”我的良心深深地受到了折磨,我不敢看他,哇地一声哭着跑回了房间。父亲和母亲看着我摇了摇头,无语相对。
  不久以后,满怀愧疚的我踏上了复读之路。一年下来,我脚踏实地,查漏补缺,第二次高考,胜利曙光终于姗姗而至。
  大学开学前,父亲对我说:“去年查分前,我就从你的回答里听出了底气不足,我当时没有说破,是因为我想,这关系到女儿的一生,只要你有一点怀疑,我这做父亲的就应该去弄个清楚明白。”
  那一刹那,我眼里盈满泪水。
  
  那个盛夏,我跳出了“农门”
  讲述人:晏建怀
  1985年夏,我即将迎来自己的“黑色七月”。当年,乡下的孩子要改变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吃上“国家粮”,过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唯一的办法就是寒窗苦读。
  进入高三后,整整一年时间,我早上五点起床,凌晨才睡觉。读、背、写、算,这种单调而枯燥的生活日复一日,人瘦了,眼黑了。我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总是在我跟前问这问那,还天天晚上熬稀饭、做蛋汤,给我补充营养。看到她为我忙这忙那,我都会精神一振,因为我没有理由不勤奋学习。
  当时规定,毕业生参加高考前都要先进行预选,即预考,先取得资格,然后才能正式参加高考。我们班上有40多人顺利通过了预考,有10多个同学没有通过,这些没通过预考的同学只好神色黯然地离开学校,永远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接着便是检查身体、填报志愿等一系列考前的例行程序。那时填报志愿是在考试前,不像现在先考试、估分,然后再填志愿。7月7、8、9日三天,我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加了高考。那一届理科共考7门功课,数学、语文各120分;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各100分;生物50分。满分为690分,那年的本科线是490分。最后结果出来了,我那届4个毕业班近200人,只有18人考上了大学,幸运的是,我以530分的优秀成绩,远远超过了重点本科线,成为了18人其中的一员。
  我的第一志愿是浙江师范大学,寄来录取通知单的自然也是它。为了感谢大家对我的教育与关心,父亲母亲出面,郑重地请来了我的任课老师、所有的亲戚朋友、关系较好的乡邻,摆了几桌丰盛的“谢师宴”。那天场面很热闹,所有人都向我真诚地祝贺,平日里滴酒不沾的父亲竟然还喝醉了。
  接下来,父母亲就忙着为我转户口关系。那时上师范院校,不但有校服配发,而且学校每个月还发给学生18元饭菜票,来自穷困的农村家庭的我轻轻松松地念完了大学。我还清楚地记得,读了4年大学,我交给学校的费用总共也只有20元钱,好像是图书馆收的什么费,真便宜!
  我从此跳出了“农门”,登上了通向理想彼岸的航船。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后,国家统一分配了工作,我从此不必像父辈们一样,天天大汗淋漓地“修地球”了。■
其他文献
在云南西南边陲,毗邻广西的一座大山里,有一个哈尼族村寨,三十多户人家,星星点点罗列于山间。这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房屋艰难地在乱石间矗立,气候也格外干燥。村民们祖祖辈辈在乱石里讨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信息闭塞,却有一份城市里难得的安闲。  让人惊奇的,是村里的花。  这是我迄今见过的最令人震撼的场景——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山坡上,凡是没有种植庄稼的地方,都满满地栽上了花。这里不是精心打
有人做过统计:人类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处于睡觉休眠状态,而做梦至少占睡眠的一半时间。所以可以这样说:做梦至少占人类生存时间的1/4。  还有人统计过成功人士与平常人士的区别,其中在梦中思考竟然是成功人士占据的要素。正因为成功人士白天思索着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才导致夜不能寐,梦境加速。  而梦中反映的事情大多千奇百怪。为此,一些心理学家发明了梦境跟踪器,这种机器在欧洲流行一时。它通过对梦境生活的追踪,企
吃辣椒时,胃口发热,皮肤冒汗,身上就像揣了一个火球,灼痛难忍。喜欢的人会说超爽,厌恶的人会感觉生不如死,这都是辣椒里面的辣椒素在作怪。这种东西被人体吸收后,大脑中的疼痛区域瞬间就会被激活,我们感觉到的辣实际上是一种疼痛。医生姐姐说,人的口腔里并没有感觉辣味儿的味蕾,辣感就是一种真真切切的痛感。  看战争片时,常有凶残的特务拿辣椒水对地下工作者施刑的场面,那些魔鬼是知道辣椒这种武器的厉害的。剁辣椒时
是从什么时候起,她开始变的?我竟然无从发觉。曾经最喜欢的粉色白雪公主书包,从精品店买回来不到半年,她就说什么也不肯背了,一定要背那种黑灰系列的。我劝她:“白雪公主的那个包不还好好的吗?”她立马冲我瞪眼睛:“都多大了,还背白雪公主的包啊,幼稚死了。”我曾进出自如的房间,不知何时挂起了锁。一块黑白分明的小牌子,威风凛凛地挂在门把手上,上面写着:闲人免进。这将我迟疑的脚步一下子定格在了门外。每到周末晚上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曾对沃伦·巴菲特进行一个小时的访谈,以下是他谈到的他生活中的片断:  1.他11岁开始买股票,现在觉得开始得太晚了。   2.14岁的时候他用卖报赚得的钱买了一个小农场。  3.他现在仍住在50年前买的三居室的房子里,他说房里有他需要的一切东西,他的房子周围没有围墙,没有篱笆。  4.他去哪里都是开自己的车,没有司机,也没有保安跟随。  5.他出行从来不坐专人飞机,尽管他拥有世界上
在17世纪,荷兰是世界上商业航运最发达的国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在经济学家看来,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因为当时荷兰的造船技术不是欧洲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也不是欧洲最优秀的,码头及其设备也算不上世界一流。但在整个17世纪,荷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贸易霸主。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荷兰航运业的崛起源于一场“海难”事故。1595年,荷兰航运公司前往俄罗斯的两条商船不幸被困,17名荷兰船员在北极圈内度
从这期开始,《知识窗》杂志为青爱工程特别开辟的“青爱芳草地”版块与大家见面了。为了更好地为青少年朋友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从本期开始,青竹姐姐将通过“青竹信箱”专栏为您答疑解惑。如果您或您的同学、朋友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情感及人际交往中遇到什么困惑,一时间难以有效应对又不便于向家人、同学或朋友开口请教时,希望您能写信给青竹姐姐或发邮件至qingzhujiejie@163.com,也可以直接打电话
2013年,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已尘埃落定。除后来追加的经济学奖外,传统的诺贝尔奖一共有五项,包括了文学奖、和平奖和三项科学奖,后者分别是生理学和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其中,科学奖离政治最远,被誉为科学界的第一奖,每次的获奖者都可谓众望所归,这次也不例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扒一扒2013年的科学奖。  小“泡泡”大作用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的詹姆斯·E·罗斯曼、兰迪·W·谢克曼和德
郭阿丽长得很漂亮,一米七二的个子,面容姣美,体形好,气质佳。当然,她不是花瓶,她是毕业于上海一所著名高校的才女。  毕业后,郭阿丽进入一家外企财务部上班。进了公司后,她首先就是看看自己在这个公司的相貌“地位”,她越比较越觉得自己非常有优势。人力资源部经理陈菲倒是长得很漂亮,但是,年龄比自己大了很多,属于“资深美女”。郭阿丽这么想着,觉得自己在公司里简直就是“女一号”了。  进入职场后,郭阿丽却不好
蛇是青蛙的天敌。在我们的印象中,蛇吞青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可如果有人告诉你,毒蛇都斗不过青蛙,你相信吗?不久前,动物学家在广西十万大山对棘胸蛙进行考察时,就目睹了这样一场令人惊心动魄的蛇蛙之战:  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三五成群的棘胸蛙蹲伏在石头上,静静地等待着猎物,并不时发出“呱呱”的叫声。这时候,一条一米多长的毒蛇竹叶青,寻着棘胸蛙的叫声爬来,准备在斑驳阴影的掩护下无声无息地偷袭它们。  竹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