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建模竞赛在提高高校师生综合素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导和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既提高了学生思维、写作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 高校师生 综合素质 作用
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在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和数学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组织培训的教师和参赛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推广竞赛活动、发挥其育人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图就如何发挥竞赛活动对提升师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作以浅显探讨。
数学建模竞赛
在提高高校师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表现
1.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学生运用合适的数学工具和数学方法,对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讨论,然后再经过合理的假设简化,最后抽象出简单合理的数学结构,完成数学模型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的分析论证,既培养了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了学生科技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一篇合格的数模竞赛论文是参赛选手数学方法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通过培训和参赛活动,在论文写作中,熟悉了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和写作要求,以清晰的逻辑思维、顺畅的语言表述、精确的数据推理表述、论证了自己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见解。这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科技论文的能力,也为其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提高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学生面对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大量复杂的计算和图形、数据处理。这不仅保证了结论的准确性,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团队精神是数学建模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参赛过程中,为了克服困难、攻破难关,参赛队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求同存异、相互协调。这既克服了个别队员的片面认识,统一全队思想,共同完成论文创作与提交,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5)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涉及的领域宽、范围广,需要的信息量特别大。学生通过到图书馆、书店、网上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甚至深入到实际场所进行调查、统计,收集大量相关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数据进行分类、梳理、分析、演算。这既保证了结论的真实性、科学性,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收集、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数学建模竞赛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
(1)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数学建模要解决的都是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一定的假设简化把它转换为数学问题,从而建立模型并求解,所以它不同于以往的数学教学。这就对指导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培训活动,教师在完成教学、辅导任务的同时,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和探索,不仅促进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2)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培养了一批新型的数学教师队伍,通过培训学生,指导教师进一步深入掌握了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探讨了运用数学建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搞好专业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建模竞赛中涉及的实际问题也为教师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3)提高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
数学建模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知识、学科之间跨越性大等特点,指导教师不可能人人对每一方面都精通。而通过组织学生培训、指导参赛这一活动,培训组教师作为数学建模教练团队成员,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在攻克难关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
自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大多数高校都给予高度重视,成立学校参赛培训指导小组,给予人力、物力及经费的大力支持,使竞赛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但也有一些学校重视不够,认为竞赛仅仅只是一种民间活动,而没有认识到竞赛对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因而没有积极动员组织,也不会给予场地、师资、经费等相关支持。
2.学生对数学建模竞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作用认识不足
对于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由于宣传、动员、组织不足,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仅仅将参加培训和竞赛当作业余兴趣爱好,或当作获取功利的一种途径,在竞赛活动中没有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教师缺乏发挥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意识
由于培训竞赛活动多在假期进行,影响了一些教师的旅行或休息,所以这些教师在培训指导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把它作为学校的一项教学任务去完成指导工作,不能投入精力更好地组织、引导学生去学习。也有部分教师认识不到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对提高学生和自身综合素质的作用,甚至只是为了拿奖金、评优秀才参加指导组织工作,并不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引导、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真理的意识,也不积极主动探索建模竞赛培训的教育规律和方法,难以达到教书育人和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
充分发挥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作用的几点思考
1.高校领导要给予高度的思想重视
对于数学建模竞赛活动,高校尤其是校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和发挥其对提高学校知名度、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的精神、提高参赛师生的综合素质等重要作用。一是校领导要重视数学建模活动在本校的开展,积极组织师生参与这项活动;二是要成立数学建模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场地和设施,在相关专业中开设数学建模必修课或选修课,配备相关教学、研究师资队伍,设立竞赛专项经费,在政策、人力、物力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三是将数学建模培训作为学校一项日常教学研究活动,同学生的专业教育相结合、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同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2.广泛宣传动员和精心的组织培训
十多年来,数学建模竞赛的规模以平均每年增长25%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但据调查,在2009年的竞赛活动中,全国有1134所院校、15046个队、45138名学生参加了竞赛,相对于全国2238所大学、3000万学生而言,参加院校和人数还是较少的。因此,各类高校要从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广泛宣传动员和精心的组织师生参与竞赛。一是要通过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校园媒体广泛宣传数学建模竞赛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竞赛活动的宗旨、要求、规范等基本常识,明确竞赛活动的价值意义,为积极参赛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要通过广泛动员、资格审查、培训辅导、层层选拔的程序,组建参赛学生队伍;三是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理论、软件运用、科技论文写作等全方位培训的同时,要坚持严格要求、末位淘汰的科学管理原则,对存在精神状态不佳、自由散漫、能力欠缺等问题的队员要及时予以淘汰、更换,确保参赛队坚强的战斗力。
3.强化培训,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综合能力
从指导教师来看,各校参赛队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在于,教师的综合能力参差不齐,影响了参赛队整体优势的发挥,也影响了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因此,竞赛主办机构和高校要通过进修学习、研讨交流、讲座辅导等途径加强对参赛教师的培训。一是教学理念的培训,要引导教师树立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以便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注重培养对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意识;二是数学建模相关基本理论的培训,通过对教师进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研究前沿问题等相关理论的培训,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三是教学技能的培训,要通过对教师进行课堂教授方法和艺术、计算机软件使用、科技论文写作等教学技能的培训,满足数学建模竞赛对指导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叶其孝把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等数学课的教学中去工程数学学报,2003(8)
[2]姜启源,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周道清,罗万成,骆小琴,数学建模在提高大学师生素质方面的作用,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
[4]于书靖,孙本利,王志鹏,渗透建模思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卟科技信,2008(16)
[5]程红萍,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网络财富,2009(11)
[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 高校师生 综合素质 作用
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在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和数学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组织培训的教师和参赛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推广竞赛活动、发挥其育人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图就如何发挥竞赛活动对提升师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作以浅显探讨。
数学建模竞赛
在提高高校师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表现
1.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学生运用合适的数学工具和数学方法,对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讨论,然后再经过合理的假设简化,最后抽象出简单合理的数学结构,完成数学模型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的分析论证,既培养了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了学生科技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一篇合格的数模竞赛论文是参赛选手数学方法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通过培训和参赛活动,在论文写作中,熟悉了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和写作要求,以清晰的逻辑思维、顺畅的语言表述、精确的数据推理表述、论证了自己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见解。这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科技论文的能力,也为其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提高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学生面对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大量复杂的计算和图形、数据处理。这不仅保证了结论的准确性,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团队精神是数学建模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参赛过程中,为了克服困难、攻破难关,参赛队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求同存异、相互协调。这既克服了个别队员的片面认识,统一全队思想,共同完成论文创作与提交,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5)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涉及的领域宽、范围广,需要的信息量特别大。学生通过到图书馆、书店、网上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甚至深入到实际场所进行调查、统计,收集大量相关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数据进行分类、梳理、分析、演算。这既保证了结论的真实性、科学性,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收集、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数学建模竞赛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
(1)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数学建模要解决的都是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一定的假设简化把它转换为数学问题,从而建立模型并求解,所以它不同于以往的数学教学。这就对指导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培训活动,教师在完成教学、辅导任务的同时,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和探索,不仅促进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2)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培养了一批新型的数学教师队伍,通过培训学生,指导教师进一步深入掌握了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探讨了运用数学建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搞好专业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建模竞赛中涉及的实际问题也为教师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3)提高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
数学建模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知识、学科之间跨越性大等特点,指导教师不可能人人对每一方面都精通。而通过组织学生培训、指导参赛这一活动,培训组教师作为数学建模教练团队成员,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在攻克难关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
自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大多数高校都给予高度重视,成立学校参赛培训指导小组,给予人力、物力及经费的大力支持,使竞赛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但也有一些学校重视不够,认为竞赛仅仅只是一种民间活动,而没有认识到竞赛对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因而没有积极动员组织,也不会给予场地、师资、经费等相关支持。
2.学生对数学建模竞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作用认识不足
对于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由于宣传、动员、组织不足,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仅仅将参加培训和竞赛当作业余兴趣爱好,或当作获取功利的一种途径,在竞赛活动中没有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教师缺乏发挥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意识
由于培训竞赛活动多在假期进行,影响了一些教师的旅行或休息,所以这些教师在培训指导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把它作为学校的一项教学任务去完成指导工作,不能投入精力更好地组织、引导学生去学习。也有部分教师认识不到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对提高学生和自身综合素质的作用,甚至只是为了拿奖金、评优秀才参加指导组织工作,并不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引导、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真理的意识,也不积极主动探索建模竞赛培训的教育规律和方法,难以达到教书育人和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
充分发挥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作用的几点思考
1.高校领导要给予高度的思想重视
对于数学建模竞赛活动,高校尤其是校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和发挥其对提高学校知名度、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的精神、提高参赛师生的综合素质等重要作用。一是校领导要重视数学建模活动在本校的开展,积极组织师生参与这项活动;二是要成立数学建模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场地和设施,在相关专业中开设数学建模必修课或选修课,配备相关教学、研究师资队伍,设立竞赛专项经费,在政策、人力、物力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三是将数学建模培训作为学校一项日常教学研究活动,同学生的专业教育相结合、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同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2.广泛宣传动员和精心的组织培训
十多年来,数学建模竞赛的规模以平均每年增长25%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但据调查,在2009年的竞赛活动中,全国有1134所院校、15046个队、45138名学生参加了竞赛,相对于全国2238所大学、3000万学生而言,参加院校和人数还是较少的。因此,各类高校要从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广泛宣传动员和精心的组织师生参与竞赛。一是要通过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校园媒体广泛宣传数学建模竞赛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竞赛活动的宗旨、要求、规范等基本常识,明确竞赛活动的价值意义,为积极参赛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要通过广泛动员、资格审查、培训辅导、层层选拔的程序,组建参赛学生队伍;三是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理论、软件运用、科技论文写作等全方位培训的同时,要坚持严格要求、末位淘汰的科学管理原则,对存在精神状态不佳、自由散漫、能力欠缺等问题的队员要及时予以淘汰、更换,确保参赛队坚强的战斗力。
3.强化培训,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综合能力
从指导教师来看,各校参赛队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在于,教师的综合能力参差不齐,影响了参赛队整体优势的发挥,也影响了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因此,竞赛主办机构和高校要通过进修学习、研讨交流、讲座辅导等途径加强对参赛教师的培训。一是教学理念的培训,要引导教师树立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以便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注重培养对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意识;二是数学建模相关基本理论的培训,通过对教师进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研究前沿问题等相关理论的培训,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三是教学技能的培训,要通过对教师进行课堂教授方法和艺术、计算机软件使用、科技论文写作等教学技能的培训,满足数学建模竞赛对指导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叶其孝把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等数学课的教学中去工程数学学报,2003(8)
[2]姜启源,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周道清,罗万成,骆小琴,数学建模在提高大学师生素质方面的作用,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
[4]于书靖,孙本利,王志鹏,渗透建模思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卟科技信,2008(16)
[5]程红萍,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网络财富,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