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三题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awqu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随着中学语文教材的改进,诗歌体裁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诗歌教学的实用技术问题该怎样处理?文章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诗教三题”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诗歌教学;中学语文教学;“诗教三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79-02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随着中学语文教材的改进,诗歌体裁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诗歌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高。那么,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诗歌教学该怎样教,诗歌教学的实用技术问题该怎样处理,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必然面临的新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多所感悟,想通过这篇小文章,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中学诗歌教学的目标探究
  诗歌体裁与其他文章体裁一样,只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个文本,一个载体,通过它,教给学生什么,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决定。
  其一是由新课程理念即新的语文教学思想来决定。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三个维度来看,诗歌教学最适宜培养学生的情感(高尚美好的情操和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
  其二是从中学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看。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情感最丰富,精力最充沛,对诗歌学习兴趣最高的年龄段,而诗歌又是最具抒情性的文学体裁,因此,中学诗歌教学理应主动承担起陶冶学生性情,进行审美教育的重任。
  其三是从诗歌的文本特征看,诗歌是抒情言志的体裁,是最具意境美的体裁,是最具语言技巧美的体裁,因而在诗歌教学中就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和联想能力,根据诗歌语言捕捉诗歌意象,进而把握诗歌意境的能力,再进一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学习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学习诗人匠心独运的巧构,锤词炼句的功夫。通过对诗歌文本的反复吟诵,反复感悟,让学生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得到审美能力的培养,获得语言运用和修辞技巧的训练。
  综上所述,美情、美感、美语是中学诗歌教学的根本目标。在诗歌教学的诸多目标任务中,美情教育是主线,美感养成是重点,美语训练是关键。唯情唯美是诗歌教学的本色,唯读唯悟是诗歌教学最好的过程,也是最好的教法。
  二、中学诗歌教学的策略考量
  诗歌教学的常态是唯读唯悟,但,怎样读和怎样悟,却有很多讲究。首先我们来谈谈诗歌教学中的“读”字。我认为诗歌教学中的“读”和散文教学中“读”因要求不同而内含有异。诗歌教学中的“读”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是会读诗歌。散文的读,只要求能读出句式特点和“句读”就行了,即使这方面做得差一点也不影响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而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必须让学生“会读”诗。即正确鲜明地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来,并要求学生能逐步体会诗歌的这种音乐美。这一点很重要,却常常被不少语文教师和中学生忽视。“会读诗”是品味和鉴赏诗的入场券。第二层是悟诗。悟诗,从教学过程上又分为品味诗、理解诗、鉴赏诗三个层级。品味诗歌就是通过诗歌的关键词、诗眼、意象、意境初步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过程。理解诗歌又分为文本之外的“知人论世”和文本之内的通过诗歌语言捕捉诗歌意象,形成完整意境,进而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特别是对诗人当时当地的思路、情路,甚至是创作过程对对象进行感悟和体验的过程。鉴赏诗,是指在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品味和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对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作出恰如其分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诗歌鉴赏活动是诗歌教学中的最高境界。由以上分析可见,“悟诗”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我们反对诗歌教学中过多地“讲诗”,而提倡“悟诗”。点拨而悟之,启发而悟之,设问而悟之,讨论而悟之,这些都是许多优秀语文教师反复实践而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最后,我们要强调两层意思,其一,在中学诗歌教学中,我们强调读与悟,并不是排斥其他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通过多媒体,配乐、配画、配精彩的分析鉴赏等。其二,“读与悟”分开说是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二者是读中有悟,悟中有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步进行,同时完成的活动,很难截然分开。
  三、中学诗歌教法管见
  本节中,我们想探讨一下诗歌教学的基本教法问题。所谓基本教法,就是对一类文本可以普遍使用而又行之有效的主要教法。同时,对一些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如诵读法、感悟法,我们觉得操作简单,比较常见,故在本文中就不再探讨了。下面,我们将对三种不被普遍使用而又十分重要的三种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产生引玉之效。
  (一)复原再生法。大凡谈诗歌教学,就避不开意象、意境、诗眼等概念。因为,这是由诗歌体裁的性质决定了的,是深入到诗歌内蕴的必由之路。那么,怎样高效率地让学生迅速深入到诗歌优美的意境中去,领悟到诗歌的美呢?捷径就是复原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的意境,是由一个或多个意象复合构成的。意境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所以,指导学生迅速复原诗歌的意境,是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当然,在复原诗歌意境的过程中,是允许读者加入一些主观因素的,这是诗歌文本的艺术空间所决定的,也是诗歌鉴赏所允许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诗无达诂”的现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把“锦瑟”。而这一个复原意境的“再生”特点,更能激发读者鉴赏诗歌的热情。在教学实践中,因势利导则可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方法有想象联想法(可在反复诵读中进行)、绘制意境法、口述意境法、品味讨论意境法、鉴赏意境创造法等。
  (二)比较鉴赏法。凡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两首诗都可以进行比较赏析。比较的具体内容有主题的比较,体裁的比较,意境创造的比较,表达方式和修辞技巧的比较,谴词造句,锤炼诗魂词眼的功夫等等都可以比较。当然,比较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高效率地全面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都是为了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三)写作熔铸法。学习写诗应该成为中学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目前,新课程标准中没有写作诗歌作品的具体明确的要求。但是,把写作简单的诗歌作品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手段,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从理论层面分析,诗歌的抒情性言志的特质与青少年多情多梦立志生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相吻合,诗歌的篇幅可长可短,尤其是抒情短章,其创作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易教易学,符合中学生的学习实际;诗歌的写作,从本质上看,是一个创造美的活动,她的唯美的意境,新颖的语言运用,精益求精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技巧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再从实践层面来看,从骆宾王、白居易、晏殊、夏完淳,再到当代的少年诗人,少年时代能写诗并且能写出好诗,都是不争的事实。诗歌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可繁复可单一,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可复杂可简单。学生在写作中可以随心所欲。写诗,无论长短,只要能表达一种见解、抒发一种情绪,表现某种情思,寄寓某种感悟,都是一次完整的创作。这种要求,可以让中学生普遍接受和普遍完成。诗歌写作的实践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综合性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汉语修辞运用的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抒情短诗的写作目标,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的,是符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的,是符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实际的,是符合新世纪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的。诗歌让我们诗情常在,青春永驻。学诗如此,教诗不也是如此吗?
其他文献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不伴明显喘息的特殊类型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如果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
期刊
2010年4月30日,我院英语1-4斑的同学在李建宁老师的带领下,乘船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公岛,开始了期盼已久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的社会实践.
口唇篇rn宝宝正常的口唇应该是红润光泽,不干不裂.口唇为脾之外窍,脾气的虚实寒热可通过观察口唇来判断.rn口唇异常10病因:rn1.口唇红而干,为内热盛,脾火上炎;rn2.唇色淡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孩童时期是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生命阶段,容易罹患支气管炎和肺炎,对孩子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小儿肺炎是婴儿时期比较重要的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
期刊
抗精神病药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的一类药物,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非传统抗精神病药)两种.服用这些药
期刊
期刊
什么是禽流感?rn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rn什么是
“并购”作为企业快速壮大的一种战略举措,越来越被众多处于急速扩张期的企业所津津乐道.的确,一次并购,企业账面的资产、资源、整体体量犹如打气的气球迅速膨胀.于是,越来越
摘要:新项目部成立,以创新精神大力加强各方面的建设,发动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发挥主观作用,立足在建,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关键词:提升水平;促进发展  一、优化施工组织 全面精心策划  (一)合理资源配置,严格过程控制  为了合理组织施工生产,每天定时召开碰头分析会议,针对每天的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整改措施,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