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作过统计,古今中外许多文学艺术家不但长寿,而且直至高龄仍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譬如: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一生写了九千多首诗词,直到老年,还是“无诗三日却堪忧”,创作力仍很旺盛。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九十高龄仍有佳作问世。那么,诗画与健康长寿之间的奥秘在哪里呢?
我国自古就有杜甫诗能治百病的说法。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中说:“世传杜诗能除疾,此未必然。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悦然,不觉沉疴去体也”。清代萧伦说: “人心如良田,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日无诗书,心臆无佳想;一日无诗书,耳目失清爽。”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认为,读之“忧借以消,怒借以释,牢骚不平之气,借以铲除。”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诗歌疗法”,德国设立“病人图书馆”,意大利医生与诗人联合成立“诗药有限公司”,德国一位学者研究表明,从事艺术的人其寿命在长寿者人群中占首位,这主要是勤于用脑、富于想象所产生的保健效应,大脑功能,用进废退。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也曾这样说过:“神不用则废,用之则振,振则生,生则足。”
关于用画来治病之说,史书上也有记载:“北宋著名诗人秦少游在蔡州做官期间,得了肠胃病,久治不愈,后经友人指点,每天欣赏唐代王维的山水画,他把自己完全置身于青山绿水的画卷之中,获得了无尽的快感,半月后病情在不知不觉中痊愈。实际上这就是现代人说的精神疗法,它使人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产生丰富的想象,使心理不断受到良性刺激,从而保持精神愉快,促使分泌更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增强免疫力,使疾病痊愈。徐悲鸿的《奔马图》,万马奔腾,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十分壮观。观后顿时令人精神为之振奋,抑郁的心情顿消,失调的心态顿复。客观上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明代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书画鉴赏乃雅事,诗酒咏品乃乐事”。书画艺术本身具有调节情感、平衡心理、修身养性之功能。能够让人心胸开阔,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忧喜和得失,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
我国自古就有杜甫诗能治百病的说法。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中说:“世传杜诗能除疾,此未必然。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悦然,不觉沉疴去体也”。清代萧伦说: “人心如良田,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日无诗书,心臆无佳想;一日无诗书,耳目失清爽。”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认为,读之“忧借以消,怒借以释,牢骚不平之气,借以铲除。”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诗歌疗法”,德国设立“病人图书馆”,意大利医生与诗人联合成立“诗药有限公司”,德国一位学者研究表明,从事艺术的人其寿命在长寿者人群中占首位,这主要是勤于用脑、富于想象所产生的保健效应,大脑功能,用进废退。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也曾这样说过:“神不用则废,用之则振,振则生,生则足。”
关于用画来治病之说,史书上也有记载:“北宋著名诗人秦少游在蔡州做官期间,得了肠胃病,久治不愈,后经友人指点,每天欣赏唐代王维的山水画,他把自己完全置身于青山绿水的画卷之中,获得了无尽的快感,半月后病情在不知不觉中痊愈。实际上这就是现代人说的精神疗法,它使人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产生丰富的想象,使心理不断受到良性刺激,从而保持精神愉快,促使分泌更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增强免疫力,使疾病痊愈。徐悲鸿的《奔马图》,万马奔腾,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十分壮观。观后顿时令人精神为之振奋,抑郁的心情顿消,失调的心态顿复。客观上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明代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书画鉴赏乃雅事,诗酒咏品乃乐事”。书画艺术本身具有调节情感、平衡心理、修身养性之功能。能够让人心胸开阔,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忧喜和得失,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