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与健康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o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作过统计,古今中外许多文学艺术家不但长寿,而且直至高龄仍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譬如: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一生写了九千多首诗词,直到老年,还是“无诗三日却堪忧”,创作力仍很旺盛。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九十高龄仍有佳作问世。那么,诗画与健康长寿之间的奥秘在哪里呢?
   我国自古就有杜甫诗能治百病的说法。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中说:“世传杜诗能除疾,此未必然。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悦然,不觉沉疴去体也”。清代萧伦说: “人心如良田,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日无诗书,心臆无佳想;一日无诗书,耳目失清爽。”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认为,读之“忧借以消,怒借以释,牢骚不平之气,借以铲除。”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诗歌疗法”,德国设立“病人图书馆”,意大利医生与诗人联合成立“诗药有限公司”,德国一位学者研究表明,从事艺术的人其寿命在长寿者人群中占首位,这主要是勤于用脑、富于想象所产生的保健效应,大脑功能,用进废退。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也曾这样说过:“神不用则废,用之则振,振则生,生则足。”
   关于用画来治病之说,史书上也有记载:“北宋著名诗人秦少游在蔡州做官期间,得了肠胃病,久治不愈,后经友人指点,每天欣赏唐代王维的山水画,他把自己完全置身于青山绿水的画卷之中,获得了无尽的快感,半月后病情在不知不觉中痊愈。实际上这就是现代人说的精神疗法,它使人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产生丰富的想象,使心理不断受到良性刺激,从而保持精神愉快,促使分泌更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增强免疫力,使疾病痊愈。徐悲鸿的《奔马图》,万马奔腾,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十分壮观。观后顿时令人精神为之振奋,抑郁的心情顿消,失调的心态顿复。客观上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明代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书画鉴赏乃雅事,诗酒咏品乃乐事”。书画艺术本身具有调节情感、平衡心理、修身养性之功能。能够让人心胸开阔,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忧喜和得失,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
其他文献
拜读《现代养生》杂志社邮寄的三优函授教材之后,深受启迪,感受颇多,现说出三点管见。    1.三优教材是气功精粹    广大气功爱好者,迫切希望能出版几部气功著作精品,可惜流传于世的气功书籍多是门派之作。“三优教材”不同于社会上的一般气功著作。它从气功文化整体出发,对气功渊源、气功定义、气功应用、气功原理、气功益智、气功美容、气功心理等诸多课题作了精辟深刻和富有新意的论述,对四禅八定、十二妙门、金
在丹功修炼中,用的是先天精气神,乃无形无象之物;后天有形有象之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均弃置不用。所谓“用之不可见,见之不可用”,也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丹功修炼的重点,也是难点、关键。因为丹道修炼之精气神均不是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而是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的。在修炼中要掌握积精累气之法,就必须有“捉雾拿云”的手段,“于恍惚中求,杳冥内寻,庶几近焉”。此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般病人不需要继续留在医院治疗时,就可以出院了。对相当一部分病人来说, 出院后仍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身心调养。然而,有些患者认识不到这一点,从而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误区。   错把出院当病愈 不少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治疗。然而,有不少患者认为既然出院了,就是一个健康人了。所以,就放弃任何治疗措施。   错把医嘱当包袱 由于不少患者出院只能表示其疾病已趋稳定阶段,后期的大量康复行为必须
辣椒(capsicumannuum L.),别名番椒、海椒、秦椒、川椒、青椒、辣子、辣茄、椒茄等,为茄科辣椒属作物。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无缺裂,花单生或簇生,白或淡紫色。果未熟时多为青绿色,成熟后一般为红或橙黄色。辣椒在温带地区为一年生草本蔬菜,在热带地区则为多年生木本植物,世界许多国家都栽培辣椒。辣椒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华北各地,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四川、贵州一带,冬季利用保温防冻措施,可以老
许多家庭都习惯用保鲜膜把剩饭剩菜保存起来,但当把这些剩饭剩菜再用微波炉加热时,如果没有先将保鲜膜取下,其中的毒素可能会渗透到食物里,对人体造成多重影响。在国外已经有动物实验证实,保鲜膜加热后可能产生的毒素,会有致癌的危险性。  保鲜膜属于塑料产品,其生产者通常会在保鲜膜中添加塑化剂,让保鲜膜保持柔软性,而塑化剂的主要成分就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物质加热后,渗出的这些毒素是属于环境荷尔蒙的一种。所谓环
据报道,一些居住在高层建筑的人,经常出现烦躁、头痛、失眠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最后研究认为,这与高层建筑中的地磁场强度减弱有关。科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缺磁”。 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我们生活在这个磁场中,我们的细胞、血液和体液都被磁化了。不过不要紧,长此以往,人类已经适应了。相反,少了它人类却不能适应,所以居住于高层建筑的人会出现烦躁、头痛、失眠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当然对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