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功≠失败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ba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犹如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段道路中,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不路;有灿烂的鲜花,也有密布的荆棘;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伤。总之,走在这条道路上,有时会听到掌声,有时也会流下泪水……
  人生不如意常有,没有经受过挫折的心灵怎么能坚强地面对复杂人世的风风雨雨!而不具备坚强品质的人格则是不完整的人格,缺乏韧性的生命更是容易脆弱的。有人说:“少不经磨难是一种悲哀。”那么,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给学生失败的机会,教会学生面对挫折就等于教会他们幸福地度过一生的本领。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对学生的爱;给学生失败的机会,教会学生面对挫折,这是对学生一辈子的爱!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当孩子碰见困难,家长往往都抢着帮孩子处理,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因为家长们认为他们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等再大些再做。这是家长为孩子挖下的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 ,从而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记得一次讲完《对称》这节内容后,布置了一个回家动手操作的作业,要求是用彩色纸剪三个任意的轴对称图形,第二天交回作业来发现个别同学的作业超乎想像的好,可有的同学剪的完全不是回事。于是第二天我让同学们把工具都带到课堂上来想领着再做一次,结果出来了——却发现那些原本作业精致的同学这回反而做的不像样子了,而那些第一次不尽人意的作业都有了很大进步。原来那些“精品”都不是本人所为。事后我问那些同学看了第一次的“优”和第二次的“良”有什么感觉?学生这样说:“优”是妈妈的,“良”才是我的。
  从这件事后我就反思,其实那次作业对有些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差的同学,可是家长并不给学生这次锻炼的机会,觉得替他做好就是为他好,孰不知,这样给学生事带来得落差反而更大。而那些尝试过失败又体验到成功的同学的幸福他们是体会不到的。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渔人有一流的捕鱼技术,被尊为“渔王”,可他三个儿子的渔技却很平庸。老人很郁闷:“我把多年积累下的经验都教给他们了,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有一位路人听说后帮他找到了答案。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经验,却没有给他们失败的机会,好让他们吸取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为大器。”
  我们现在的“教学”,很大意义上是只“教”不“学”,或是“教”学生“学会”老师所“教”的东西。然而,人的能力,如创新能力、自理能力等作为潜伏在学生本人心理和生理层面的物质,是不能由外人“教”的,只能培养。也就意味着惟有还尝试的权利于学生,还失败的权利于学生,使其个人在实践探索中体验,才能真正突显价值,富有意义。
  看完这则故事,我不得不去想,我们是不是也像渔翁一样呢?现在在新理念的影响下凡事都提倡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帮学生建立自信心,但是我们又往往担心自己的教的学生失败,走弯路,而不得不时时刻刻看管、嘱咐、叮咛着他们,甚至有的教师为了“求稳别乱”不得已稿起了“疲劳战术”——紧跟紧靠,寸步不离学生。当然,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却不知经验也是从一个个失败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让学生成才,这是因为:
  其一,这种“紧跟紧靠、寸步不离”的一个弊端是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没有了,个性被抑制,失去自我教育意识,更失去了创新意识。这样的“人才”将来长大成人怎么会谈创新,一辈子谨小慎微的人不可能有创造精神。
  其二,由于学生从小就被教师看得紧紧的,管得严严的,怕犯错误,怕走弯路。学生失去了失败的机会,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教训”,当突然有一天失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面对问题,更谈不上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重新开始。
  其三,教师管理学生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管是为了不管。所以,不需要时时、事事地管,有些事情完全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处理让他们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比如板演错了,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同学闹意见了是谁的问题、班干部改选为什么没有自己去反思……
  当学生出现问题,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像朋友一样帮他们,但不能一帮到底。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经历、去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吃一堑,长一智”。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在挫折中成熟起来的,在失败中走向成功的的。孩提时的磕磕碰碰,青春期的莽撞冲动,而立之年的自以为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能要求完美。因为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学校就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失败是学生的权利。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要“紧跟紧靠、寸步不离”,应该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个失败的机会。作为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宽容理解犯错的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千万不能斥责、挖苦他们,让他们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失败中感受人生酸甜苦辣的滋味,在失败中明白成功的意义。
  所以不成功不等于就一定是失败!我们应该在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同时,先让學生有经历失败的勇气和权利。
其他文献
儿童画创作教学,以前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是很难实施的课题,经常被排挤到美术课外活动中。儿童画创作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领域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合理地提高学生的儿童画创作兴趣,使儿童画创作教学进入美术课堂,充分挖掘、丰富学生的造型表现形式,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正确认识儿童画创作,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改变以范画为载体单纯的传授技法,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
期刊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
期刊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造就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是化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学生实验不仅仅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操作,还包括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类似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下面谈一谈我们是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要在这一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有赖于师生双方积极的影响和默契的配合。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读、验、讲、练”的教学方法,就是试图实现这种和谐统一的一种尝试。    一、读    读书是学生吸收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识记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为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化学课本的能力,我采取了如下的训练方法:  扶着走——学生开始不明
期刊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自主学习,是学生打开数学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一、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中,尽管我们曾通过种种方式让学生明白学外语,尤其是英语很重要,竭力教给学生许多学习方法,努力为他们营造好的学习条件,但很多学生还是学不好英语。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条就在于他们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教学质量?近年来,我通过运用动机激励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性学习,在英语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行为动因    动机是激
期刊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富有成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认识水平、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起决于教师对教材深入浅出的讲解艺术,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特别注重情境教学,在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运用英语初步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学不是教师一言堂的“独角戏”,而是有师生共同参与的比演戏还要复杂的活动。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孜孜不倦的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期刊
随着新《纲要》的深入学习,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游戏逐渐成为幼儿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形式。而理论与实践也证明,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
期刊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我们国家要兴旺发达、不甘落后,就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正肩负着培养这种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得从小做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积极创设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让学生有了创新训练的机会,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创设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呢?    一、创设观察的机会    让学生走向
期刊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體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经过尝试,这里我谈一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体会。    一、计算机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计算机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其它电教手段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变抽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