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白粉虱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nghua5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南方部分地区发生,北方地区广泛分布。为害葫芦科、豆科、茄科、菊科、伞形花科、十字花科、锦葵科等100多种蔬菜和花卉。以葫芦科、豆科、茄科、菊科作物受害严重。
  一、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吸食寄主植物的汁液,致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同时,分泌大量密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污染叶片和果实,严重时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此外,还传播多种病害。
  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5 mm,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色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背合成屋脊状。翅端半圆形,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卵长约0.2 mm,侧面观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柄长0.02 mm,从叶背气孔插入植物组织中。初产时淡绿色,后渐变褐色,孵化前呈黑色,表面有蜡粉。一龄若虫体长约0.29 mm,长椭圆形,二龄约0.37 mm,三龄约0.51 mm ,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四龄若虫又称伪蛹,体长0.7~0.8 mm,椭圆形,初期体扁平,逐渐加厚呈蛋糕状,中央略平,黄褐色,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体侧有刺。
  三、生活习性:温室白粉虱在北方温室内繁殖为害,无滞育和休眠现象。繁殖适温为18~21℃,发育历期:18℃31.5天,24℃24.7天,27℃22.8天。各虫态发育历期:24℃卵期7天,一龄5天,二龄2天,三龄3天,伪蛹8天。在温室生产条件下约1个月完成一代。成虫羽化后1—3天交配产卵。平均每雌产卵142.5粒。也可行孤雌生殖,其后代为雄性。成虫有趨嫩性,在寄生植物打顶以前,成虫随植株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产卵。因此,各虫态在作物上自上而下的分布为:成虫、新产绿卵、变黑卵、初龄若虫、老龄若虫、伪蛹、新羽化成虫。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不易脱落。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做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据观察,温室白粉虱可通过风口近距离随季节气温变化往返迁移。冬季在温室作物上繁殖为害,春季通过温室通风或菜苗进入露地,深秋少量成虫经风口飞回温室。种群数量由春到秋持续发展,夏季高温多雨抑制作用不明显,秋季达数量高峰。冬季温室持续生产瓜果类喜温蔬菜,春末夏初即形成为害高峰。由于北方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白粉虱周年发生,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清除虫源和培育无虫苗非常重要。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据此进行诱集防治。主要天敌近20种。草蛉类为最主要捕食性天敌,其次是微小花蝽和东亚小花蝽。寄生性天敌主要有中棒蚜小棒和丽蚜小蜂。主要寄生菌为玫瑰色拟青霉和蜡蚧轮枝菌。
  四、防治方法
  1.实行非喜食寄主蔬菜轮作,避免适生寄主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混栽套种。收获后彻底清理田间杂草和植株残体,妥善处理或高温发酵沤肥,减少田间虫源。
  2.培育无虫苗,把育苗和温室生产分开。育苗和移栽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风口用防虫网隔离,控制外来虫源。
  3.采用挂黄板诱杀或架黄盆诱杀。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将黄板套上塑料膜外涂机油或黏虫胶,挂在棚室内诱杀成虫,并定期更换塑料膜和涂黏虫胶。也可用黄盆盛清水,内放一定量洗衣粉,支放在田间,高度略低于植株生长点,诱杀成虫。注意定期清除表面漂浮的成虫和换水。
  4.药剂防治。由于白粉虱世代重叠,各种虫态同时存在,目前尚无兼杀所有虫态的药剂。一种药剂防治需连续几次,并根据各虫态垂直分布规律重点针对相应虫态,以确保防治效果。可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3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2000~3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5%农梦特乳油1000~2000倍液、25%优佳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虫情严重时可选用2.5%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与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混用。保护地内可选用22%敌敌畏烟剂7.5kg/hm2熏烟防治。也可采用常温烟雾机施药防治。此虫对药剂易产生抗性,生产防治需注意轮换交替用药。
  5.生物防治。保护地内白粉虱成虫低于每百株50头时释放丽蚜小蜂“黑蛹”300~500头,10天左右放1次,连续放蜂3~4次,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种群增长,寄生率可达75%以上。放蜂期间可施用25%来螨锰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白粉虱的成虫、若虫和卵,而不影响丽蚜小蜂的生长繁殖。
其他文献
摘要:从选种、精细施肥与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大豆 高产 栽培 病害 防治  1.选种  宜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强的中早熟高产优质品种。  2.施肥 播种  播前施土杂肥15.0~22.5t/hm2。一般播时施二铵225 kg/hm2、钾肥150kg/hm2作基肥。种子精选时需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
一、选地、整地  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耕细耙,然后作畦。畦的宽窄和高低要视地势、土壤水分而定。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宽畦,地势低,排水不良的则要作窄畦或高畦。  二、施足基肥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
近年来,国家发展速度较快,农村的经济也开始发展起来,其中,农机具的发展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情况,相关管理人员要重视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使其可以更好地代替人力来执行维修与养护工作。  在农机具维修与养护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重视不同节气的农机具维修与养护特点,保证能够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故障维修质量,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农机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经济损失,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摘 要:植树造林工作对人类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与影响,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平衡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建议  一、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  1.作业设计不规范  作业设计是营造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进行施工时应按照相关设计进行施工,这说明设计作业具有一定的规划与指导作用。我们一直在对设计工
新区,我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8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仅有20%的人口居住于农村,一边耕种,一边打工。咸丰路街道办上高埝村就是全区的一个农业村,地少离城近,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而发生着变化。地少,并未影响农民种粮的热情。“能种的地方都种上,村上没有空闲地”这是入村后村民们说的最多的话。种粮食的人还多吗?“合理利润”能保住吗?种粮种菜谁能说了算?土地流转可行吗?……顺着这一个个
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且适应性较强的水果,江苏省的生产面积相对较大,并逐年增加,其中设施草莓占有六成以上的比例。随着草莓多年连续栽植,连作障碍已逐年突现,尤其是设施促成草莓栽培更为明显,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效益也相应降低。克服草莓连作障碍是草莓种植区的栽培关键,高温闷棚处理配套栽培是克服连做障碍一种综合土壤消毒、杀灭杂草及地下害虫、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等于一体的经济高效操作相对简单高产栽培技
在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各项事业已经全面实现产业化地经营管理,其中畜牧养殖产业在近些年来备受公众关注。一般来说,只要采取科学的畜牧养殖技术,有效控制动物疾病的发生,就可以保障畜牧产品的品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于动物疾病的基本类型做简要分析,其次探究动物疾病出现的原因,最后对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进行具体说明。  畜牧产品事关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于畜牧养殖企业来说,需要在相关工作开展中
1 政策举措  1.1 注重抓手、平台和载体的建设。暨“三区、三园、一体”建设:“三区”就是抓好我县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大豆、棉花为主的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以西瓜、辣椒、蔬菜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就是抓好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一体”就是建设好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1.2 优化农业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实施农业节水灌溉,整合财
摘要:林业产业作为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承载着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部地区气候环境的重要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森林资源需求不断增多,但由于缺乏保护意识缺失,一度森林破坏严重。随着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农村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法律问题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笔者从林业产业入手,就其农村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法律相关问题,发表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
摘要: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点是要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现阶段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农机化;现代农业;重要途径  1.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思想观念不够解放  农民传统的耕种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许多农民对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接受处在犹豫观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