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安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在培养铸造学生忠诚警魂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功效,必须做到“一个优化,两个衔接,三个创新,四个坚持”。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功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6-0186-02
公安院校是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国家卫士的摇篮和基地。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把政治建警放在公安队伍建设的首位,把忠诚作为警魂。”形势与政策课虽然在公安高职院校起步较晚,但却肩负着宣传教育及铸造忠诚警魂的重任。因此,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功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规范化与制度化为重点,优化公安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管理
形势与政策课由于开课较晚,并带有一定的讲座性质,在开课时间、地点、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人员的安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规范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有些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不制定规范的课程标准,甚至没有教学计划,随意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实际上,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动态性,和每堂课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及方式设计的合理性并不矛盾,只是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在制定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这一课程的学科特点,既体现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又体现出授课内容设计的前瞻性和动态性,以科学规范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合理有效的授课计划为主线,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强化教学管理。
(二)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教学质量的关键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涉及面广,难度较大,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宣传部门负责教育大政方针的把握;教务部门负责教学安排及教学质量的监管;政治理论课系部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讲义的编写,课件的制作及学生成绩的评定;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学生的组织;网络中心负责网络课程的布置与安排等。各部门形成一个合理的、动态的协作团队,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完善的考核方式是教学质量的体现
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不应采用单一的方式,更不能期末“一考定终身”,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可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除了笔试方法外,可用开卷考试、写论文、调查报告、实践报告、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热点事件的评析、感想等形式对该课进行考核,也可以设置演讲、辩论、口试、学术论文等供学生选择。这种方式不仅能反映教学质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两个衔接”为切入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定位与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公安院校除了注重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系统性,以及与其他政治理论课的协调性以外,关键还应处理好“两个衔接”。
(一)普遍性政策与特殊性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
公安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既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密切联系国内外的形势变化,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问题及时传达给学生。同时,也要紧密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及公安工作形势的发展,根据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安排一些国防、公安等方面形势与政策的讲座,根据学生生活及毕业需求,可以安排一些就业指导及职业规则等方面的内容。以时效性与针对性为切入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做到普遍性政策与特殊性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
(二)教学内容广度与深度的有效衔接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授课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广度”要求授课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度”要求教课教师具备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仅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进一步深层次地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途径,这样的泛泛而谈不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效果不会太好。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仅仅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最重要的职责应是为学生解惑。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自身应具有广泛的知识面,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在对问题的分析上应清晰透彻,有独到的见解之处。做到教学内容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
三、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线,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坚持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根本手段,按照学生是否欢迎、是否满意来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1]形势与政策课要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教学,尤其是进头脑,不能光靠教育在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更多地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思考、去感悟。公安院校要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改革的突破与创新,必须充分挖掘资源,利用优势,在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模式等方面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创新”。
(一)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创新教学模式设计理念
无论什么教学模式,都离不开两种基本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只是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应注意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互不相干的“两张皮”。教学的宗旨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的政治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把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素质教育融入其中,从而坚定公安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素质及忠诚意识,使其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应注重实践教学,在实践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功效。
(二)加强师生互动,创新“合作教学模式”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目前,很多大学包括公安院校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但真正实现合作教学的并不太多,大多数时候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如果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做不到教育要求与学生需求相结合,理论认识与学生感悟相结合,都不能说是成功的教学模式。通过推进案例教学、启发引导教学、交流互动教学、模拟参与教学、辩论演练教学等方式,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散发性思维,允许学生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甚至有不同的意见与建议。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认知方法,从而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三)实现“课堂、基地、社团组织、社会”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领域与空间
与普通院校相比,公安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具有自身的优势。除了课堂讲授及一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外,各公安院校在各地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通过真实的案例或切身的体会,加深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把握和认识,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与信念,锻造忠诚意识。同时,通过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如志愿者协会、读书协会,以及学生的网络文化环境,把课堂进行延伸。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如参加各种安保活动,春运暑运等活动中,适时地向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效果比单纯在课堂上讲要显著地多。因此,形势与政策课要实现好“课堂、基地、社团、社会”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拓展教学领域与空间。
四、做到“四个坚持”,打造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到底是教师的差距。”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打造合理的教学团队。“所谓教学团队,就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2]公安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团队的打造,必须做好“四个坚持”。
(一)坚持多部门共同承担教学的原则
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长期处于政治理论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政治敏感性比较强,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把握和解读比较及时,自然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主导教师。作为校领导及长期从事组织宣传工作的人员、学生管理人员,由于接触的知识面不同,思维的角度不同,见解不同。这样,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把握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
(二)坚持以校内师资力量与校外引进师资相互补充的原则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多学科性、多领域性,要求教师应具备复合式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单个教师或单一专业的教师来说很难达到。另外,形势与政策课备课量大,教学任务重。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以校内师资力量为主的情况下,还应适当地聘请校外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校授课。实现校内外师资力量互补,从而构建一支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不同层面、不同经验背景下的教师专业优势,确保教学质量。
(三)坚持聘请普通院校师资与公安类师资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公安类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性,在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时,除了聘请一些普通院校的专家学者外,还应结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突出铸造“忠诚警魂”这一特色,及时地聘请公、检、法机关相关人员以及国防院校、部队人员等对我国当前的一些形势进行讲授,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和相关专业有关的形势与政策。通过教师团队的“强强联合”,不仅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在学生中形成一种长期、巩固的影响力。
(四)坚持引进与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在积极引进各种外援兼职教师的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及时进行培训。除了定期参加教育部每年举办的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以外,还应积极深入实践教学基地,到一线挂职锻炼,参加学生实践教学指导,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鲜活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学校应当为教师进修、查阅资料、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等提供足够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志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2]都光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
(责任编辑/石银)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功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6-0186-02
公安院校是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国家卫士的摇篮和基地。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把政治建警放在公安队伍建设的首位,把忠诚作为警魂。”形势与政策课虽然在公安高职院校起步较晚,但却肩负着宣传教育及铸造忠诚警魂的重任。因此,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功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规范化与制度化为重点,优化公安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管理
形势与政策课由于开课较晚,并带有一定的讲座性质,在开课时间、地点、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人员的安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规范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有些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不制定规范的课程标准,甚至没有教学计划,随意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实际上,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动态性,和每堂课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及方式设计的合理性并不矛盾,只是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在制定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这一课程的学科特点,既体现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又体现出授课内容设计的前瞻性和动态性,以科学规范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合理有效的授课计划为主线,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强化教学管理。
(二)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教学质量的关键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涉及面广,难度较大,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宣传部门负责教育大政方针的把握;教务部门负责教学安排及教学质量的监管;政治理论课系部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讲义的编写,课件的制作及学生成绩的评定;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学生的组织;网络中心负责网络课程的布置与安排等。各部门形成一个合理的、动态的协作团队,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完善的考核方式是教学质量的体现
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不应采用单一的方式,更不能期末“一考定终身”,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可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除了笔试方法外,可用开卷考试、写论文、调查报告、实践报告、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热点事件的评析、感想等形式对该课进行考核,也可以设置演讲、辩论、口试、学术论文等供学生选择。这种方式不仅能反映教学质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两个衔接”为切入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定位与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公安院校除了注重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系统性,以及与其他政治理论课的协调性以外,关键还应处理好“两个衔接”。
(一)普遍性政策与特殊性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
公安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既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密切联系国内外的形势变化,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问题及时传达给学生。同时,也要紧密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及公安工作形势的发展,根据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安排一些国防、公安等方面形势与政策的讲座,根据学生生活及毕业需求,可以安排一些就业指导及职业规则等方面的内容。以时效性与针对性为切入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做到普遍性政策与特殊性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
(二)教学内容广度与深度的有效衔接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授课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广度”要求授课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度”要求教课教师具备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仅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进一步深层次地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途径,这样的泛泛而谈不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效果不会太好。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仅仅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最重要的职责应是为学生解惑。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自身应具有广泛的知识面,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在对问题的分析上应清晰透彻,有独到的见解之处。做到教学内容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
三、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线,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坚持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根本手段,按照学生是否欢迎、是否满意来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1]形势与政策课要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教学,尤其是进头脑,不能光靠教育在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更多地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思考、去感悟。公安院校要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改革的突破与创新,必须充分挖掘资源,利用优势,在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模式等方面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创新”。
(一)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创新教学模式设计理念
无论什么教学模式,都离不开两种基本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只是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应注意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互不相干的“两张皮”。教学的宗旨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的政治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把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素质教育融入其中,从而坚定公安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素质及忠诚意识,使其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应注重实践教学,在实践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功效。
(二)加强师生互动,创新“合作教学模式”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目前,很多大学包括公安院校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但真正实现合作教学的并不太多,大多数时候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如果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做不到教育要求与学生需求相结合,理论认识与学生感悟相结合,都不能说是成功的教学模式。通过推进案例教学、启发引导教学、交流互动教学、模拟参与教学、辩论演练教学等方式,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散发性思维,允许学生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甚至有不同的意见与建议。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认知方法,从而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三)实现“课堂、基地、社团组织、社会”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领域与空间
与普通院校相比,公安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具有自身的优势。除了课堂讲授及一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外,各公安院校在各地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通过真实的案例或切身的体会,加深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把握和认识,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与信念,锻造忠诚意识。同时,通过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如志愿者协会、读书协会,以及学生的网络文化环境,把课堂进行延伸。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如参加各种安保活动,春运暑运等活动中,适时地向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效果比单纯在课堂上讲要显著地多。因此,形势与政策课要实现好“课堂、基地、社团、社会”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拓展教学领域与空间。
四、做到“四个坚持”,打造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到底是教师的差距。”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打造合理的教学团队。“所谓教学团队,就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2]公安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团队的打造,必须做好“四个坚持”。
(一)坚持多部门共同承担教学的原则
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长期处于政治理论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政治敏感性比较强,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把握和解读比较及时,自然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主导教师。作为校领导及长期从事组织宣传工作的人员、学生管理人员,由于接触的知识面不同,思维的角度不同,见解不同。这样,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把握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
(二)坚持以校内师资力量与校外引进师资相互补充的原则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多学科性、多领域性,要求教师应具备复合式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单个教师或单一专业的教师来说很难达到。另外,形势与政策课备课量大,教学任务重。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以校内师资力量为主的情况下,还应适当地聘请校外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校授课。实现校内外师资力量互补,从而构建一支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不同层面、不同经验背景下的教师专业优势,确保教学质量。
(三)坚持聘请普通院校师资与公安类师资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公安类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性,在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时,除了聘请一些普通院校的专家学者外,还应结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突出铸造“忠诚警魂”这一特色,及时地聘请公、检、法机关相关人员以及国防院校、部队人员等对我国当前的一些形势进行讲授,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和相关专业有关的形势与政策。通过教师团队的“强强联合”,不仅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在学生中形成一种长期、巩固的影响力。
(四)坚持引进与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在积极引进各种外援兼职教师的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及时进行培训。除了定期参加教育部每年举办的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以外,还应积极深入实践教学基地,到一线挂职锻炼,参加学生实践教学指导,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鲜活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学校应当为教师进修、查阅资料、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等提供足够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志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2]都光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
(责任编辑/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