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儒家的“道德政治学”评析r——“守故开新”和“中西结合”之新探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公德加以私德化,把政治加以道德化,这是孔孟儒家的“道德政治学”的重要特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当代港台新儒家试图用中国文化来改进或完善科学民主制度,其方案是“道德暂退”或“良知坎陷”.出于类似的动机,当代大陆新儒家冯友兰更早给出的方案是“别共殊”.这里提出一个新的方案,可称之为“公德私德互补论”.此方案的关键之处在于借助现代契约伦理学,从理论上切断从私德向公德的直接扩展,且使二者能够同时并存、相辅相成.此方案可以避免前两个方案所面临的困境,从而为旧邦新命或守故开新展现一个新格局.
其他文献
中国通过综合的大型项目组合应对土地沙漠化的紧急情况.审查了毛乌素沙漠的形成、蔓延、改善和消失的过程.主要是自1949年以来,发现绝大多数干预措施提高了中国农村土地的耕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导致古代东北地区游牧、狩猎和农业三元经济形态长期并存,并影响这一地区的政治形势.清康熙时更直接地兴建起一道柳条边墙,以隔绝辽南和辽东、内蒙古
云南是我国典型的边疆省区,不仅是我国人口最多的边疆省份之一,更是民族个数最多、地理环境最为复杂的省份,因此,近代云南经济变迁和地理格局的演化有其内在的独特性与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