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理论分析出行行为,建立了工作者通勤出行活动模式选择行为模型.采用多项Logistic方法研究了1 695个样本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4种典型出行模式(HWH+,HW
【机 构】
:
东南大学江苏省交通规划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理论分析出行行为,建立了工作者通勤出行活动模式选择行为模型.采用多项Logistic方法研究了1 695个样本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4种典型出行模式(HWH+,HW+WH,HWHWH,HWH)选择行为的影响,其中HWH+表示上下班途中有其他停留,HW+WH表示工作中外出(不含回家)并返回单位,HWHWH表示工作中回家并返回单位,HWH表示工作中无外出模式.结果表明,以HWH为参照,女性及家庭工作人数多的个体较多选择HWH+模式;私营及个体职业者、受教育程度高及有驾照的个体较多选择HW+WH模式;工人、服务员、职员以及年龄40岁以上、家庭中高收入、居住在中心区的个体较多选择HWHWH模式.
其他文献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及熵的视频镜头分割检测方法.用图像低频信号的小波系数的均值和标准差检测剪切镜头转换边界.分别计算图像小波分解后水平、垂直和对角方向细节信号的小波熵分量,以此3个小波熵分量作为特征量,计算相邻视频帧间特征量的欧氏距离.在检测窗内欧氏距离两次以上大于设定的阈值时即可判定镜头发生渐变转换.实验结果表明,剪切镜头查准率为95%,查全率为96%;渐变镜头查准率为87.5%,查全率83.8%
为准确描述材料进入非线性阶段后的应力状态,针对采用梁单元时框架结构材料非线性的有限元分析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塑性理论的三维材料非线性梁单元分析方法——网格截面梁
2001年笔者曾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第8卷增刊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中医后继乏人的忧虑与思考"的文章,主要是从外因进行浅析.时过数年,现在情况又如何呢?笔者的看法是:"局部有
为研究脉冲神经网络的动力学行为,基于驱动.响应概念分析了两种具有可变时滞的脉冲混沌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同步性.假设激活函数满足严格单调递增,用神经网络的权系数、自反馈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