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措施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而小学时期作为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和提升的重要阶段,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比较严重,当前很多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过程中,更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课程度,但是却没有对学生和教师、学生和阅读资料的交流引起重视,造成学生很难对学习到的知识有效运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更是难以得到相应发展。因此,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帮助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更大的发展,并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提升,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掌握小学生的特点,并利用有效手段激发创新性思维,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这种方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同时也为语文阅读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经过笔者的实际研究发现,教师经常将小学生年龄小、不懂事当借口,没有对其个性发展引起重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笔者多年的经验,确定在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因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相应研究,希望对教学质量提升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文本的研究不够深入
  在教学经验的丰富和增长下,很多教师在实际面对一份全新阅读材料时,会直接将其和之前讲授过的类似材料进行结合,甚至直接采用之前的教学方式,设计一些阅读问题,或是直接参考相关教学资料,但是很少对阅读材料进行创造型阅读。一些语文教师并不是专业的语文教师,而是身兼多种职责的教师,这就使得其自身时间较少,难以再抽更多时间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或研究,这也是教师自身阅读水平难以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
  (二)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起重视
  小学教育阶段是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其思维个性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就是保证学生得到发展的同时将其个性化得到相应培养和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学生阅读能力比较低,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环节比较频繁,教师更愿意借助之前的教学经验,通过自身阅读方式强行加在学生身上,达到教学目的。但是这种习惯就使学生懒于思考,独立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更谈不上个性化发展。
  二、基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对气氛教学法进行创设
  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首先建议广大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就需要让学生在自由、宽敞的空间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参与感才能更强。
  近年来,情境教学法作为全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十分广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符合现代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同时还能利用生动的情境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最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相应的阅读材料对情境进行设计,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乐趣和真实感,方便其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同时教师在进入课堂后需要面带微笑,因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形象若是相对比较古板、严肃,学生会对教师产生莫名的恐惧感,学习效果自然得不到很好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态度和面部表情,从自身做起,为学生阅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帮助。
  (二)对问题质疑法进行引导
  都说“学成于思,而思始于疑”,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疑问和不解,才能对创新起到帮助,这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
  比如在对《飞夺泸定桥》一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阅读题目后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怎么飞奪?”这些问题十分具有价值,但是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对问题进行回答,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在这种阅读方式下,学生对问题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由于是带着问题阅读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将更加集中注意力,这对于阅读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都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思维途径进行拓展,为实现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通过上文研究,我们应该认识到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更是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通过本文研究,相信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和掌握小学生的特点,并利用有效手段来激发创新性思维,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为实现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敖苏娜.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2).
  [2]王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刊),2016(4).
  [3]杨俏.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界,2016(10).
  [4]肖贵琼.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2).
  [5]金智萍.孩子,我在静静地等待你的回答—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学生回答的优化处理[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3(8).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主、从接触面的接触边界方法,采用限制接触面切向滑移的弹簧单元,模拟切向完全约束的高拱坝横缝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张开、闭合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并应用有限元隐式迭
【摘要】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受益。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些探索与尝试:一是语言感悟训练要突破重点,即安排有效朗读,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二是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设问少而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因“材”而问。三是课堂教学要重在感悟,引领学生在阅读中释疑,同时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感悟;有效
本文概述了磁性微球的发展情况和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用简单的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出了能从血液中提取DNA的磁珠,并通过提取实验选择出了最佳磁珠制备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经过几年实践,本人认为学生最经常最有效的写作训
【摘要】随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人们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模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诗歌的审美性教学可以培养高中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观念,提升对诗歌的鉴赏水平。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实践的必要性,以及当前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
本文概述了丙酸的物化性质、生产方法、应用和国内外市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