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主持人语 以“作前指导”为核心的作文教学由来已久,姑且称之为“前作文教学”时代。 以“作后讲评”为核心的作文教学刚刚起步,姑且称之为“后作文教学”时代。 这一转变,不是哗众取宠的空穴来风,而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从而孕育出了“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的作文教学理论。 不能否认,“前作文教学”有着它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清晰地认识到,“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以“作前指导”为核心的作文教学由来已久,姑且称之为“前作文教学”时代。
以“作后讲评”为核心的作文教学刚刚起步,姑且称之为“后作文教学”时代。
这一转变,不是哗众取宠的空穴来风,而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从而孕育出了“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的作文教学理论。
不能否认,“前作文教学”有着它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清晰地认识到,“前作文教学”存在着它似乎与生俱来的局限和弊端:它更着重老师的教学预设;它有一个重要的、也是错误的假设:不“指导”,学生是不会作文的;作文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呈现的,是药物治疗后的化验结果,而非本来的、自然的健康测评。
“后作文教学”可以有效规避“前作文教学”的问题:它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承认每一个儿童都能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它让学生呈现出自己的最真实的作文水平、作文状态,哪怕“前言不搭后语”;它从学生作文的原点出发,找到了“基于学生”的准确“基点”;它的作后“指导”、作后训练,不是“马后炮”,而是为着能“切中”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域。
作为刚刚起步的“后作文教学”,它的前景是如此的开阔,它的脚下又不可避免地泥泞,“困惑”从来就是“开拓”的伴随者。本期专题,推出我以及我的团队在“后作文教学”上的探索和实践,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和帮助。
其他文献
数学在本质上就是在不断的抽象、概括、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这种“深入”,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更多地是指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精神来指导数学教学,不断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例或现实原型出发逐步抽象、概括建立起某种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受,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来指导数学教学,不同的年级、内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倾向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即不能突出体现核心知识本身的“核心”所在。具体表现为不能揭示出核心知识本身所蕴含的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不能激活、建构以核心知识为主的知识群和认知块。那怎样才能突出体现核心知识本身的“核心”作用和价值呢?这需要组织和实现由经验式走向学科化的教学跨度。 一、揭示知识本身所蕴含的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 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我们在引导学生建
教师做到一定阶段,如果再往前走,就需要返回自身,追问“我是谁”,重新认识自我。这是《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的一个观点。我喜欢这本书,在于这个观点特别能打动我。 作者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这意味着“我”与教学是一体的。教学不是外在于“我”的工具,不是一个不断消耗、耗散的过程,而是一个丰富自我、滋养自我的心理过程。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
人物小传: 陈国安,1992年师范毕业后一直在农村初中任英语教师,现任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坝中学副校长。2007年12月,被扬州市教育局评为市首届新课程教学“十佳教师”;2008年12月,被扬州市教育局“十、百、千”工程评为“省级教科研专家培养对象”;2012年8月,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 对于一颗种子而言,扎根的土地越贫瘠,越能显示种子的顽强生命力。 对于一只雏鹰而言,面对的风暴越肆虐,越
前不久,又一次参与和享受了江苏省第22届“华夏杯·教海探航”颁奖盛会的系列活动。会上饱赏了闫学老师执教的《我的理想》作文课,这是作文“同课异构”展示活动中的一节课。闫老师的课无论是从课的教学架构的匠心方面,还是从教师机智的教学启导语言等方面都折射出她那深度和执着的“儿童作文”教学追求——儿童生命的童真与开怀的意态表达。她显然是试图在“儿童作文”的本真表达和潜自由习作的理念实践中去开垦一片生机盎然的
去年在连云港会议上,我以《良心、责任、本领》为题(参见本刊教育管理版2009年11期第13页《良心责任本领》),谈了对“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有效减负”的一些想法,提出了“讲良心、负责任、增本领”的工作要求,表达了由“清醒的痛苦者”变成“清醒的幸福者”的美好期待。时过一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严格执行“五严”规定,正在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许多普通高中呈现出一派“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师
名师档案 许卫兵,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国标本小学数学新教材编写组成员。在《课程教材教法》等刊物上发表经验论文100多篇,参与《走近儿童的数学学习》等著作的编写,主编《走向共生》和《交往教育》。2006年始,开始着力于“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一定的影响。《江苏教育》、《小学教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结合这一教育理念,我们注重渗透“化异为同”的数学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片段一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学期的期末调研考试中有这样
[课例说明] 教学中,常听到许多教师抱怨新教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习题难学难教,常听到许多教师埋怨学生不会想象。固然,这跟新教材在习题的选配上“更重视联系生活,更需要借助想象”有关。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习题之所以难学难教,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贫弱。这与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有形”知识(如概念、公式)的教学,不重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 相比于“有形”的知识,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教材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到参照物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用‘用教材教’的理念来看待教材,处理教材”。特级教师路培琦说:“教材就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教学思路。你要利用这个教材和思路达到你的课堂教学目标,因此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把教材当作圣经念。”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