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实效性探索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gghh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字要写得规范、端正,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但在教学实践中,小学生书写错别字的现象很严重,又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错的目的,所以就激发了我去寻原因,觅对策。通过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查阅文献等方法,终于找到了造成小学生书写错别字的原因,大致上有五个:形近字、同音字的混淆;感知准确性不高;学习的负面迁移;老师的指导少;社会上不规范字的影响。觅到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对策:教师在教学生字时要有针对性指导辨别;发挥智慧,幽默纠错;培养学生自觉纠错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生;减少;错别字;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原以为小学中低年级的错别字现象相对于高年级应该是少见的,因为他们的识字量毕竟还不是很多,但事实并非这样。任教四年级语文以来,发现每次作业都有25%左右的学生或多或少出现写错别字的现象,问题的严重性令我吃惊、担忧。经调查,错别字并非只存在于高年级,而是各年级都常见的“顽疾”,这是同行都认同的。错别字的存在,严重影响学生的写话、作文,甚至闹笑话。面对学生这么严重的错别字现象,激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为了减少小学生的错别字,提高教学效率,我经过一番的调查研究、实践活动,终于找到了造成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也觅到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对策。
  一、原因
  随着识字量的增大,形近字、同音字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而中年级学生的分辨能力还不强,极易将这些字混淆,写成错字、别字。形近字混淆:如历、厉,坚、竖,钓、钩,冶、治等,同音字混淆:如在、再,以、已,顆、棵,功、攻等。
  由于小学生的感知准确性不高,他们在识记过程中往往只能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而对字体的细致部分观察不到位、不细致。例如“春”字下面的“日”写成“目”,“丧”“展”字多写一撇,“考”字多写一横,“念”字上边的“今”写成“令”……
  由于学习的负迁移影响,也导致学生写错别字。如学生经常把“武”字多写一撇,原因是他们写“武”字时,想到“栽、找、或、成”这些字的那一长钩上都有一撇,习惯性地钩完顺手再一撇,有些学生常在“试”字的钩上加撇也是同样原因;“步”字下边错写成“少”,多出了右边那一点,也是受了“沙、妙、省”这类字的影响;又如“游、欲”右边写成反文旁,“敢”字反文旁写成“又”字,“放”字反文旁又写成折文儿……
  二、对策
  (一)有针对性指导辨别,减少错别字的出现率
  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的现象相对较少,到了中年级,识字量增大了,所学的字与原来掌握的要么同音,要么形近,同音字、形近字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分辨力还弱,所以,在培养中年级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时,切不可忽视生字教学的指导,而且关键在于有针对性指导辨别,但不需要面面俱到。教师备课时要能从每一课的生字中准确地分辨出:哪些字学生可以自学,哪些字要稍作指点,哪些必须重点指导,这样就可以既省时又有实效。比如“既”字的教学,在备课时,我忽然想起在某教学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老师用声调来区分“既”和“即”,这两个字的右边分别是四画和两画,它们的声调也分别是第四声和第二声,教学时便用了这位老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区分这对形近字,学生觉得有趣,教学效果自然令人满意,这比起传统的拼、读、写的教学来得轻松又有效。再比如学“染”字,先告诉学生古人是怎样染衣的,让他们了解古人染衣的经过,再引导学生思考:染一次能行吗?学生都知道不行,要染多次。由此可知,“染”字从“九”,跟“丸”没关系,所以,右上部分是“九”,不可写成“丸”,学生印象深,牢记字形,有效减少了错别字。
  (二)发挥智慧,幽默纠错,让错别字无处遁形
  书写错别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再常见不过了,这“发病率”如何降低呢?当然离不开老师的纠正,如果在帮他们纠正时采用幽默些的方法方式,那么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改正错别字,而且印象深刻,事半功倍。有一次我走进教室就朗读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还没听完,孩子们就笑了,说我背错了,我说:有的同学默写的时候就是这么写的呀!然后我再分析这对形近字。我让几个孩子在黑板上听写,一个孩子把“彻底”的“底”字最后一点少写了,我故意在上面打了个“√”,其他孩子果然不依,我说:“怎么了?”孩子们说:“他少写了一点!”“噢——”我故意轻描淡写地说,“这有什么?他写得还工整,何必在乎这小不点呢?”孩子们笑了,那个写错别字的孩子也低下了头。之后,这个字的错误率也降低了。
  (三)自主发现,提高学生纠正错别字的自觉性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写错别字的严重后果,更深刻地看到错别字对自己学习的副作用,我决定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寻找写错别字的成因并提出纠正方法,于是特意围绕“怎样远离错别字”这一主题安排了语文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并总结出写错别字的成因:
  一是同音字混淆,如“功、攻”“在、再”“以、已”等。二是形近字混淆,如“历、厉”“坚、竖”“今、令”等。三是多笔少画的,如“武”“丧”“春”“念”“敢”等。根据以上的原因,孩子们提出了一些纠正方法,每人准备一本“错别字小集”,随时把自己的作业本、练习本、试卷上出现的错别字登记下来,并在它的后面订正三遍,使自己对写错的字心中有数,之后反复练写;把自己易混的错字别字进行分类,经常复习,在班里的板报开设“远离错别字”专栏,在错别字例的后面留一定空间等学生进行纠正;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及时订正错别字;组织纠正错别字比赛,“评选消灭错别字之星”并给予鼓励或奖励。经过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能对自己写的错别字进行分析、对照、纠正,远离错别字的信心也增强了,纠错的自觉性提高了,渐渐地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说明语文教学中活动教学的意义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述活动教学实施的途径。本文就以《我的母亲》一课为例,从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的必要性、活动教学的现状以及语文教学中活动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活动教学;《我的母亲》;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教学中活动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
【摘要】纷繁复杂的时代,人们价值观多元化,学生价值观脆弱,易受影响。语文在学科人文性、文本价值性方面有一定的教学优势,理应担此重任。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关于在“文本研习”中挖掘人文底蕴、在“问题探讨”中拓宽人文底蕴、在“活动体验”中深化人文底蕴的做法和思考,以期实现让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的愿望。  【关键词】语文方式;核心素养;人文底蕴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美国黑人文学之父” 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了美国黑人的生存困境,同时反映了作者追求民族和谐的殷切希望。在小说中,赖特塑造了一位反 “汤姆叔叔”形象的主人公别格·托马斯,讲述了别格如何在冷漠的家庭和备受歧视的社会中从困顿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入手,从主人公成长的困惑与反抗、成长的引路人以及成长的顿悟三方面来深入探讨小说彰显出的成长主题。  【关
【摘要】小学作为一个人发展的最基础的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养成和对世界产生认知最为重要的阶段,为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鉴于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关注的问题。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仍然存在着种种现象,譬如一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制约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加强对学生创新
【摘要】如今,当年的语文科代表成了语文老师,是不是也该常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但愿在从教生涯中,不再有第二个周某,不再有第二个失败的语文老师……让我们为人师者转换视角,善于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师者,善于转换独白的视角,多从学生角度看问题,更能彰显教书育人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
【摘要】“专题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最为高效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初中语文作为初中主要教学科目,也同样应用到了专题教学模式。将专题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被称为初中语文专题教学,使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和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最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故构建初中语文专题教学高效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关键词】初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之间联系紧密,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教育一直注重学生的成绩,高考考点也是教学中教师重点强调的内容。但是在现实中,教育者对高考和教学关系有一定的曲解、异化,高考命题者在出题时也存在一定盲区,这些就导致教学和高考之间出现局部脱节问题,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关系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高考;关系;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沟通,才能对班级进行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班主任应该学会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沟通艺术;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班级里进行管理最主要的角色就是班主任,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班主任只有掌握沟通的艺术,才
【摘要】情感教学的内涵就是将教科书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引导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感的变化是随着教师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教师将学生引入书中,由学生自己理解书中所表达的情感。关注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代入便是语文教师教学的目的,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情感教学的初衷就在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章中,产生自己对文章独一无二的情感理解。  【关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正在深入进行,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此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文言文教学被新课改忽略,成为了教学改革的“死角”。深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文言文作为一种传统性的古老语言,在当前的实际生活中很少得到应用,所以,学生们在当前学习中很难自如应用文言文;此外,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并非主要内容,历年考试题目中在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