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糖尿病患者自用胰岛素3问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尿糖“+”多少调整胰岛素用量是好方法吗?
  
  在二三十年前,人们的确是根据尿中糖的多少来调整胰岛素用量。因为那时候糖尿病患者没有办法在家中自我监测血糖。所以教科书上还有尿糖几个“+”增加几个单位胰岛素的说法。为此,患者不但留尿自检很麻烦,且通过尿糖确定胰岛素用量也不准确。因为尿中的糖浓度从2%到10%或浓度更高都是“+++”,无法分辨相差几倍的尿糖。同样,尿糖阴性可以是血糖刚在肾糖阈以下,也可以很低,甚至低血糖。而且尿是在一段时间内从肾排出的,并不代表排尿当时的血糖水平。人们肾糖阈的高低因年龄等差异而不同。此外,有些患者膀胱的神经有病变不能排尽尿,受剩余尿影响测出的尿糖更不准。总之,以测定尿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不是很好的方法,只是在无法自我监测血糖时应用。
  事实上,现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已普遍应用测毛细血管血糖的方法自我监测血糖水平,并据此调整胰岛素用量。这是很准确的方法。一般来说,應用胰岛素应该从小剂量开始。例如,在餐前半小时注射正规胰岛素者,应在饭后两小时测血糖。如果血糖仍高,第二天此时应增加剂量:如果血糖太低,则应减少剂量。一般血糖稍有波动,以增加或减少两个单位为宜,不应大量增加或减少。患者如果应用中效胰岛素,则应根据次晨空腹血糖水平调整用量。患者在开始应用胰岛素时要摸索合适的用量,每天应多测几次血糖:如果用量已经调整好,其病情也稳定,饮食又无大变化时,每天测一次血糖就已足够了。
  胰岛素用量调整的目标是使患者血糖接近正常,而不是低于正常。因为胰岛素用量不足使血糖稍高对患者尚无大碍,而用量过多使患者血糖低就会使其有生命危险。
  
  病情稳定后,胰岛素是否可以停用?
  
  多数患者对注射胰岛素多少有些“怕”,一旦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后,常常问医师“我什么时候能够停止注射胰岛素?”
  近年医学界主张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同时合用_而且新的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等层出不穷。因此原来单纯用胰岛素的患者有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用药后,逐渐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而得以停用胰岛素。因为,这些外来胰岛素的应用,使患者自身的胰岛得到了休息,功能有所恢复。但这种情况都是以患者的胰岛本身尚保留有一部分功能为前提。如果是1型糖尿病或者是2型糖尿病后期的患者,则都必须终身用胰岛素。
  为了注射胰岛素量更准确、减少或消除注射的痛苦,有条件的患者可用专门的胰岛素注射器。这类注射器的刻度就是胰岛素单位,可以避免用量计算错误;有的针头直接连在针管上,避免了两者之间的“无效腔”:还有,胰岛素与注射器合二为一的“胰岛素笔”则更方便。同时,这类胰岛素注射器,质量好的针头很细,打针时基本无痛。
  
  胰岛素会否“上瘾”?
  
  一些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有误。他们对胰岛素有恐惧感,认为胰岛素就像吸毒会“上瘾”,即打了就撤不下来了。其实,胰岛素与毒品风马牛不相及。胰岛素是一种治病良药,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时,是抢救生命惟一有效的药物,而1型糖尿病患者也必需用它进行治疗。但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并非“必需品”。因他们体内并不缺乏胰岛素,有些患者体内反而过多;他们体内的胰岛素主要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医学上称为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轻的只要控制饮食和适当活动即可使血糖下降,需要时可加用口服降糖药:患者只有到疾病后期,口服降糖药失效时才应该用胰岛素。当然,近年来医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胰岛素可提前与口服药同用,对2型糖尿病的病情稳定更有利。所以,用不用胰岛素是根据病情需要,而不能凭个人愿望所决定。
其他文献
业财融合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站在全局性和统一性的角度上,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予以最大程度地优化,利用企业内部资源解决管控机制中出现的薄弱环节,使得企业的财务系统以及业务系统实现最佳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永续化发展。基于此可知,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能够填补财务管控过程的不足之处,推动集团公司数据信息的及时对接,保证企业的运营以及资产优势,在同行业的竞争之中占据有利地位。然而当前阶段,我们以某集团财务
2019年5月对岱山县附近海域的水质、沉积物质量和生物体质量进行调查,以为该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水质各项均满足二类海水水质要求
目的通过对ICU低磷血症患者临床回顾,分析重度低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因素影响、发生时间,死亡率,为及时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8年06月至2020年10月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