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爬的漏斗

来源 :初中生学习·七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ee_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听说过汽车自己往坡上行驶吗?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在接下来的这个实验中你将看到漏斗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向坡上滚动。当然,漏斗不是被反重力施加了魔法,它们的运动是重心不断变化造成的。
  材料:
  两只漏斗、胶带、4本书、两根木棍(至少30厘米长)。
  实验:
  1.先把两只漏斗口对口放在一起,用胶带把它们固定住。用胶带将两根木棍的一端粘在一起,粘的时候要稍微分开,留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如图1)。
  2.把3本书摞在一起,把木棍没有粘在一起的那端架在上面,另一端架在剩下的那本书上(如图2)。把固定在一起的漏斗放在两根木棍之间较低的一侧,抓住木棍的另一端,慢慢地将它们分开,你会看到随着距离的加大,漏斗会沿着木棍向上滚动。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使漏斗从底端自己“爬”到木棍的顶端,你能做到吗?大家试试看!
  原理:
  表面看起来,漏斗向上运动好像违反了重力定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木棍之间的距离变大时,漏斗会产生一个新的重心,为了保持稳定,漏斗会轻微地下落并且向前转动。向前的运动使漏斗看起来好像正在向上“爬”,实际上,它们正在向下滑动。
  试一试:
  我们来表演一个反重力的游戏。用一个球代替刚才的漏斗,木棍也要再长一些,同时要用木头或者一些泡沫填充材料来做一个更稳定的底座。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使球运动到缝隙的顶端。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一种采用横向塞曼激光器并且没有任何运动部件的外差干涉椭偏测量系统。由非理想的激光源、偏振分光镜等器件所产生的非线性误差,是影响纳米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采用
基于巴赫金时空体理论,考察裘帕·拉希莉的小说《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中道路时空体、城堡时空体和田园诗时空体三种时空体模式,探讨小说主人公文化身份经历漂泊、碰撞,乃
莫言从历史的风尘步入现实的纷纭复杂、气象万千的日常生活的空间的时候,首先建立了与故乡的紧密联系.莫言21年乡村生活的摸爬滚打使得他对乡村生活的文学反映,采纳的是对乡
曹妃甸文学是曹妃甸发展建设的文化呈现,讴歌了曹妃甸建设者的科学决策和无私奉献精神,描绘了曹妃甸发展建设的进程,彰显了“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曹妃甸建设精神”,形成
张均的本事研究主要以“十七年时期”的红色经典小说为研究对象,融合了“再解读”和“史实化”方法,利用丰富的史料探究本事与故事之间的“缝隙”,借助后现代理论揭示小说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既是国内各界同胞同仇敌忾、奋起抵抗的结果,也与以东南亚华侨为主的海外侨胞的物资援助密不可分.东南亚华侨支持祖国抗战的主要动机源于对祖籍国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日本加强了对中国内地的经济渗透.1917年5月,未经湖南政府许可,日本商人擅自在长沙大西门外河街开办中日银行,大量发行钞票并收买制钱,严重破坏了湖南金融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组织受到巨大冲击,党支部遭到巨大破坏.安徽党支部为适应苏维埃革命的新形势,积极进行自我革命:内外危机是客观动力,自我修复是组织保障,自我净化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