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造型设计之我见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an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动漫艺术大都是通过角色的表演进行故事演绎或以角色为代言进行信息传达的,所以造型设计在动漫作品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摆在我们面前唯一正确的道路,是既吸取美、日、韩造型的现代感元素,同时又能继承我国传统角色设计的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内涵,植入到我们当今的动漫角色设计之中,使之能够获得新生。
  
  [关键词] 动漫 动画造型 传统艺术 现代感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15
  
  当前我们所讲的动漫其实是指动画和漫画,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独立画种”而言,漫画是以相对简单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变形、比拟、象征是其常用的艺术手段,幽默、诙谐、风趣是其常见的艺术效果,讽刺和歌颂是其常含有的教化目的[1]。动画是由漫画发展而来,它是以连续运动的画面来演绎故事。
  无论是漫画还是动画,造型都是其不可或缺的元素。漫画及动画从起源至今,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表现技巧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而造型的设计也随之在不断的发生演变。
  动漫作品中角色造型的获得,不同于影视剧中的挑选演员,也不同于摄影中的拍摄获得。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用造型的方式获得形象,是由动漫艺术家之笔创造的。不熟悉动漫艺术及技术的人是很难驾驭与运用这种艺术形式的,所以动漫造型设计工作要求我们不仅要懂得动漫专业方面的艺术手法和技术,还要求我们必须懂得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2]。动漫造型设计是整个动漫作品前期开发的重要环节,并对整个作品的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意味着动漫造型设计的工作不光有视觉造型还必然包含了策划性的任务。
  近些年来,中国的动漫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但原创性较强、艺术生命力感人的动画作品非常少。虽然有前期脚本策划原创作品少的原因,更有动画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但从根本上来看,仍是角色造型设计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土的原创作品就艺术设计而言,毫无生气。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其造型设计基本都是美、日、韩的“山寨货”,粗制滥造的程度可见一般。故而,社会上的一些“有识之士”又提出了我国的动漫造型设计应该走纯脆的中国“传统”的老路线,再现多年前我国动漫作品的辉煌和“天朝大国”的风范。
  但本人觉的,我们今天的动漫角色设计必定要是现代的,纯粹的走老一套道路肯定是得不到当代观众的认可。当然更加应该指出的是,如果完全走美、日、韩的道路,那也将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将是接受与继承并存,既吸取美、日、韩造型的现代感元素,同时又能继承我国传统角色设计的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内涵,植入到我们当今的动漫角色设计之中,使之能够获得新生。
  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化为动画造型形象,使之把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倍受当代人所喜爱的艺术形象,尤其是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创作出新的动画语言,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专门的研究,尤其关注诸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之类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研究的思路也是从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切入的,但是真正把这些审美因素导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创新就太少了。以动画创作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创作的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所以今天重新提出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3]。
  纵观我国传统的艺术,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宝贵的艺术财富,有着极其引人注目的地位,其中蕴藏着中国艺术的丰富的经验和美的法则,对我们当代的动漫角色设计有着深厚的影响,特别是在欧美及日韩的动漫造型充斥动漫市场的今天,对于宏扬民族文化,发展本土动漫有着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并非是照搬照抄,如果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的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或许永远找不到与时代的对接点,也就无法找到动画的本土文化基因。如果照搬敦煌壁画、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玩具等的具体形象,将无法脱离它自身的功能特点,或许又走入模仿抄袭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在造型的形态、制作工艺、技术加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不能形成动画的一个整体,那么动画造型艺术再美也缺乏生存的价值。动画是一个文化产业整体,动画形象是其灵魂,动画技术是血脉,是连接艺术与技术因素,创造完美动画的必备条件。所以说,在动画造型形象选择的同时又不可忽视相关因素的制约。我们所主张在本土文化中寻找的动画形象,应该是那些文化品位较高,民族风格鲜明,造型型制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新生代的动画设计者,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的木版年画、木雕、砖雕、石雕、刺绣、皮影、剪纸等都有动画所需求的造型因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动画技术和动画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即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复兴中国动画的辉煌不是简单的重复前人的动画造型,而应该在充分汲取中国伟大而丰富的民族传统营养后努力创新。
  
  
  注释
  [1]徐琰 陈白夜编著《中外漫画简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1页
  [2]周宗凯编著《动漫角色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2页
  [3]栾伟丽著《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70页
  参考文献
  1.《艺术文明》 作者:黄华、牟素芹、崔建林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2.《绘画媒介与造型样式——中西传统绘画造型语言比较研究》 作者:赵维华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年 4月第1版
  3.《中西绘画形神观》 作者:陈世宁 东方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1版
  4.《作为认识活动的视觉艺术型式创造》 作者:张坚 文章来自曹意强 麦克尔·波底罗等著《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及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08页
  
  作者简介
  成维列,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主旋律”颁奖典礼融思想性、文艺性和观赏性于一体,自从中央电视台2002年举办了《感动中国》,各地都推出了同类的颁奖典礼节目,近些年来,此类节目在深受观众和专家好评的同时,走入了同质化和程式化的发展困境。重庆电视台的《英雄·2009》采取多重视点的传播策略,注重空间视点和时间视点的融合、主观视点和客观视点的交切、感性视点和理性视点的渗透,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为同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提
【作者简介】  1987年版电影《倩女幽魂》剧照 从邵氏到国泰,从李翰祥、胡金铨到徐克都偏好从古典志怪小说中寻找素材,例如国泰之《扇中人》、《聊斋志异》系列、邵氏的《倩女幽魂》、胡金铨的《侠女》、《空山灵雨》、《画皮之阴阳法王》以及徐克、程小东的《倩女幽魂》系列皆从《聊斋志异》中继承发展而来,无论是忠实于原著的国泰版本,还是以今人之眼观古人之史的徐克版本,皆在人物形象、意象选择、场景重现、色彩构图
[摘要] 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如果说影片所塑造的男性人物形象主要是为了表现当下人们生活之艰辛,那么影片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则更多的促使我们去思考当今女性的出路在何方的问题。  [关键词] 麻么妹 年幼女孩 沈红 人生遭遇 方法  正如李陀在《〈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中所说的:“中国的现实太复杂了,我们大概没有任何人能把它解释清楚,强
[摘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文精神不断进步的新时代,电影业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而片头和片尾在电影中的作用,尤为不可低估。纵观当今电影业发展趋势,电影的片头和片尾更加注重其艺术效果,它们在体现现代电影技术水平的同时,又展现出烘云托月,升华主题的作用。    [关键词] 片头 片尾 作用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19    1
[摘要] 爱情是个折磨人的东西,黄小仙为了忘记旧的爱情,用了33天的时间。在33天的失恋时间里面,或许她懂得了如何去珍惜爱情,如果能够和原来的恋人重新再来一次,也许结果不会是现在这样。在爱情里面,没有谁对谁错,有的只是我们如何能够维持住我们拥有的爱情,最终得到自己的幸福。在《失恋33天》中,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人对于爱情的不同看法,爱情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关键词]
[摘要] 《看上去很美》以“小红花”为线索,贯穿起主人公方枪枪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在叙述方枪枪对“小红花”态度变化的过程之中,逐渐将“小红花”所代表的美好的“荣誉”内涵消解了,不仅如此,影片还包含着另外一些更为深刻的引申内涵,实现了对“看上去很美”的多层次展现。  [关键词]《看上去很美》小红花 内涵    电影《看上去很美》由张元导演,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它讲述了主人公方枪枪在幼儿园里
[摘要] 许鞍华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中引领旗帜的女性电影作者,以其细腻冷静的写实视角,关注着女性命运、社会现实和城市变迁,更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成功塑造了众多引人共鸣的女性形象。《女人四十》作为许鞍华第三阶段过渡期的代表作,虽仍旧延续了以往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关注社会底层人物,但却逐渐褪去了犀利激进的风格,转而以冷眼旁观的笔触为观众平静地娓娓道来平凡人物的生活细碎、离合悲欢,并最终破解困惑、唤醒希望的人
[摘要] 电影从卢米埃尔兄弟发展至今,主要分为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两大流派,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经典好莱坞与新好莱坞。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以及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之下,新好莱坞不断在现实主义以及表现主义两大方面探索新世纪电影美学,同时利用电影来融合世界各国文化,新好莱坞俨然已成为世界各国电影的先驱。  [关键词] 电影发展 经典好莱坞 新好莱坞  doi:10.3969/j.iss
[摘要]《Hello!树先生》中的主人公树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村青年,在遭受到生活的困境后逐渐迷失于自己的幻想世界,在他幻想出来的这个世界中,他所有的愿望都得以实现,这样一个略显荒诞的角色下所呈现出的是浓重的存在主义的色彩,表达的是树先生存在感的缺失。影片与现实达成一种默契,树先生的世界反映的正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关键词]《Hello!树先生》 存在主义 存在感 象征 大众狂欢  由韩杰导演执
【摘要】Flash作为动画开发工具以它独特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中大型动画创作过程中。但是,在Flash动画创作过程中由源文件过大造成的工作效率低,动画质量不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设计者。Flash源文件优化过程贯穿于动画创作的每一个过程,需要创作者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动画质量为基本原则,有统一的合作规范和合作意识,时刻保持文件优化理念,掌握基本优化手段,具备了这样一组高质量的Flash源文件,F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