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孙申田教授,男,1939年出生。于1972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组建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个针灸神经科病房,系统地把中医、中药、针灸疗法引入神经内科领域,为针灸学科的发展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申田教授,男,1939年出生。于1972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组建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个针灸神经科病房,系统地把中医、中药、针灸疗法引入神经内科领域,为针灸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模式,也为现代神经病治疗学增添了新内容,开创了现代医学临床治疗的新途径。1983年被聘为硕士导师并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副主任,198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并任针灸系主任,1987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带头人,1989年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及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等职,199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名中医",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等科研成果奖25项。
其他文献
潮汕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法治"共通与融合,直接决定着潮汕文化的正确走向。潮汕传统文化只有调适自我,在传承古典的同时超越传统,营造新的法治文化价值。
<正> 碳纤维(Carbo(?)fibre)在本世纪六十年初,已广泛用于宇航工业及工程材料领域。随着医学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国外从1973年始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于1978年由英国 Jenkins等首
目的观察浅刺法治疗肥胖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别设立浅刺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及血糖(BS)、胆固醇(TC)
目的观察针灸对排便功能障碍两个亚型间的临床疗效的差别及起效特点。方法将两个亚型各9例女性患者按症状积分、年龄、心理量表测值及病程相近似两两配对,分为两组,同时采用
目的通过观察头穴丛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形态学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法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
目的观察针刺耳穴贴压配合光电治疗仪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腹部三围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耳压配合光电治疗仪照
运用试验手段分析了激光半主动导引头的角速度噪声特性,得到了激光半主动导引头的角速度噪声为白噪声的结论。建立了比例导引制导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简化,解出了简化模
近几年来,广州多家报纸特别是《广州日报》连续发表专家学者文章和新闻报道,几乎众口一词地说广州是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最早始发港”、“最早起点”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