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性的提倡到压抑的愤懑——周作人文学史观管窥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dan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化,在周作人看来,是无性的文化,缺乏情趣的文化,是于生命成长、生机勃勃上,即个性发育上欠缺的文化。他输入歌咏儿童的文学,提倡“梦想的精神”,主张适当地禁欲,并指出婚姻生活中“爱是移动的”,需夫妻双方不断地创造。就一个人的教育而言,他非常重视性的知识,于当时的复古颇盛的文化风气中坚持自己的个性。到了20世纪30年代,周作人开始了由个性的提倡到压抑的愤懑时期。他所面临的是中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时代,感慨于除却忍从屈服,生活总是为家族制度、阶级制度、资本制度、知识买卖制度而牺牲。在这一时期,周作人的文学史
其他文献
"德斯盖鲁"系列小说是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的代表作品之一。四部小说围绕觉醒了却又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女主人公苔蕾丝·德斯盖鲁展开,揭示了人性
效果好的教育本质上取决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信息化时代,师生之间已突破了在主客体问题上的纠缠,形成交互主体性的关系。重新构建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的交互主体性
本文通过对14所高等农业院校专业建设情况的分析,认为高等农业院校专业建设既注重特色培植,又注重数量增加与学科门类拓展,但在发展中也还存在同构化现象普遍、重外延发展轻内涵
简述了以前的电子衍射斑点距离测量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衍射斑点测量方法-CAD法,并论述了其可行性。
淬火介质是实施淬火工艺的重要保证,对金属材料热处理后工件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武汉理工大学有一种节能环保淬火技术“擦油水冷”双液淬火法,又称“飞雕淬火法”(飞雕技术创
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化是指高等农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对那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教育规律,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独特之处的自觉追求.本文在分析高等农业教育特色化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教育的需求的基础之上,探讨分析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