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背景下旅游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的意义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90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职教改革步伐正在稳步推进,而改革的成功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因素,但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实践能力,缺少企业的实践能力。要办好社会认可的专业,必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旅游专业教师;挂职锻炼;途径
  本文以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试点项目为背景,浅谈旅游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途径。
  一、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能力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建设评价标准主要从科研能力、教学能力、旅游实践指导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分低、中、高三个等级。
  (一)旅游管理专业初级“双师型”教师能力初级双师型教师能力主要评价标准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独立完成一门或几门专业课程讲授,教师最低要求是有讲师职称,能进行实验总结能力、取得初级导游资格证或参加过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旅游技能培训。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级“双师型”教师能力中级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旅游专业丰富基础知识、丰富教学经验、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讲师以上职称、能讲授两门以上旅游专业课程、能独立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参与过教学改革,发表过专业论文、具有中级旅游资格证书、在企业至少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能独立编写旅游专业文件。
  (三)旅游管理专业高级“双师型”教师能力高级“双师型”教师标准具有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具有高级职称,能系统化教学两门及以上专业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能将最新的旅游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教学改革、教学教科研能力取得一定成果。获得高级导游资格证书,并在企业工作两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编写过旅游方面教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能进行实践创新能力。
  二、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原因
  (一)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专业教师缺乏专业的实践知识
  教师可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两者都毕业于高等学府。据了解,专业教师只在自己学习时有过实习或实训锻炼,大多数老师是在教学实践中边教学、边摸索。师资来源的“先天性不足”明显制约着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师缺乏实践知识,在教学中遇到相关的专业问题时往往力不从心,很难把旅游现象或案例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中。这在年轻教师登上讲台的最初几年尤为明显。这种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以学科知识代替专业能力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发展的专业化程度。
  (二)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现状之原因:走出校园,走进校园的探索者
  旅游专业都是出校园入校园的探索者,实践能力较弱。这种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无实践经验,加之“专业要求”的迅速变化,导致专业课教师从教时间越长,实践能力越弱,以至于只会按课本内容“讲案例”,而不会真正“处理突发事情”。这种现象在专业课教师中最为明显。虽然部分教师具有旅游专业资格证,但大都是“会讲不会操作、会操作不适应市场要求”,与“双师型”教師的实质性要求相距甚远。
  三、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一)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途径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依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改变教师观念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途径。观念转变是一项事业完成的根本,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旅游学科是一门实践能力强的学科,其更新速度快,教师应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促使自己的知识经常更新,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经常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经过审核获得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要成为某种意义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应搭建平台,让教师经常参加企业的活动,每隔3年要求教师必须到企业工作半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成为真正双师型教师,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岗位能力。
  (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制度。许多高校在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通过强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其中包括聘请企业优秀员工、技术专家来高校讲学或在校兼职教学,定期组织教师前往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挂职训练、带领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等方式来强化“双师型”教师质量。遴选一部分教师进入企业参与挂职训练,教师可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产业情况、运作流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自身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的知识、经验、观点等投入教学中作为实际训练的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高校可组织一些教学、实践经验的旅游学骨干教师定期对学校的中青年旅游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引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而为学校快速组建出一支素质水平较高的实践教学队伍。
  (三)鼓励专业课教师参与实践性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师参加实践性研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专业课教师是指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导师,应用型本科教师不仅要具有实践能力,也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了,能进一步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相关制度“双师型”教师尚未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和考核体系,在考核制度上依然采用传统的普通教育评价标准。但“双师型”教师有别于一般类型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在技能和技术资格考核中难以并轨,这就需要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在构建新的考核体系方面不能只将学历和学科水平为考核标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经历并重,摆平学术和技术之间的天平。
其他文献
在1997年,Kaplan&Baldau认为语言规划发生在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几个层面上.宏观语言规划通常指国家范围或者是政体范围的规划,一般由政府部门执行,目的是影响社会中的话语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适应新常态”这一科学的论断,几年来社会各界非常重视,并在工作实践中践行这一科学的论断。民办高校教师党员作为我国高校一个特殊又重要的群体,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民办高校应该如何构建对于教师党员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民办高等院校党组织面临的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又一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常态; 民办高校 ;教师党员; 激
路径依赖是新制度经济学提出的关于制度变迁解释的理论,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用路径依
网络水平的提高对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水平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中职网络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践表明,将项
本文以《德米安》为研究对象,试图运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中的四个主要原型来对主人公辛克莱的人格原型进行解读,从而揭示了要想实现自我救赎,就必须勇于面对自我.
约翰逊的新理论rn美国近日刊载长篇调查报告,披露了60年前美国科学家利用孤儿充当口吃实验品的真相,公众一片哗然,有关方面不得不公开道歉.人们不禁重新审视科学、科学家和科
[摘要]目的:分析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急救中心收治患者106例,将其分成两组:5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院前急救,54例试验组施以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评定两组的救护效果。结果:试验组急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急救出车时间、途中消耗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学习。  [关键词]院前急
题元和论元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是以常态联接和非常态联接这两种形式呈现.以“the ice broke”为例,从致使动词的去致使化角度出发,对受事角色由宾语位置转移到主语位置的现象
东野圭吾作为当代日本推理小说的重要代表,以其作品中出现的各类“恶女”形象为广大读者所熟知.本文通过对东野圭吾作品中塑造的典型的“恶女”形象进行分类总结,探究隐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