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组文阅读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k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群文阅读主体
  凡是花语皆人语,托物言志抒真情。
  二、议题
  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群文议题
  探讨如何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抒发作者的志趣真情。
  四、选文的篇目
  《紫藤萝瀑布》《我的小桃树》《好一朵木槿花》。
  五、教学目标
  1.勾画出描写花的句子,体会比喻拟人句的表达效果,概括所描写的花
  的特征
  2.找到物与人的相似点,体会作者借物所言之志。
  3.尝识略读、浏览和跳读等阅读方式,学会圈点勾画,批注阅读。
  六、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物与人的相似点,学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七、教学设计意图
  1.设计模式从单篇课题的设计向群文阅读型设计转变,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尝试教学。
  2.抛弃传统单篇精读中分析过度,力求抓住重点,学会取舍,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
  3.组文阅读强调一篇重点课文带读其他课文,在重点课文中教给学生方法,然后在其他课文中运用此法学习,做到一课一得。
  八、教学过程
  1.读《紫藤萝瀑布》,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1)用笔勾画出描写紫藤萝的句子,以“__句,运用__的修辞,我看到了__的紫藤萝”的句式说话。
  1)老师例子引导: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运用比喻,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的气势非凡,灿烂辉煌。我看到了繁茂、生命的绵延长远的紫藤萝。
  2)学生举例,老师再明确:
  ①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拟人,动词“流动”“欢笑”“生长”的使用,把“花瀑”拟人化,使
  静态变为动态,不仅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趣盎然、生机勃勃,如盛装少女欢声笑语(以动写静),看到了乐观向上的紫藤萝。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比喻,把开的花比成“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的生命活力,富有动态美。从中看到紫藤萝的生机活力。
  ③从“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运用拟人,写出紫藤萝花含苞欲放或是完全绽放的情景,我看到了青春朝气,充满活力的紫藤萝。
  ④从“‘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运用拟人,写出花儿竞相绽放,争奇斗艳的情景,我看到了充满无穷活力、无限生命力的紫藤萝。
  (2)说说作者看到紫藤萝后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1)老师讲时代背景:十年动乱期间,作者家境惨遭变故,相继有几位亲人离世;10年动乱结束不久,小弟又身患绝症,不久于世,作者内心伤痛无从疏解,于是看到了紫藤萝,有感而发。
  2)作者的经历与紫藤萝的经历有哪一方面是相同的?
  学生先讨论后,老师再明确:紫藤萝曾经也零落衰微,而今充满繁盛蓬勃:“我”痛失小弟,感到焦虑和悲伤,但此时看到紫藤萝,想到以前也零落过,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化悲痛为精神的宁静。
  3)作者看到如今繁盛的紫藤萝加快了脚步,这是为什么?
  学生先讨论后,老师再小结:看到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想到花与人都遇到了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应该从逆境中看到希望,把自己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之中去,于是作者加快了脚步,能够很好的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把自己投入到无限的伟大事业中去努力奋斗!
  (3)解释“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或感情,也称“寄意于物”。本文就借紫藤萝花告诉我们“花与人都遇到了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人生哲理,作者从紫藤萝盛衰中获得启示,人们应该从逆境中看到希望,对眼前的困境不畏惧、不气馁,把自己投入到更伟大的事业中去。
  2.通过浏览,阅读《一棵小桃树》,完成下列问题:
  (1)划出描写小桃树成长的句子。
  (2)划出叙述作者经历的句子。
  学生先讨论后,老师再明确:
  自己从小就生在荒僻落后的小山村,后来进城上学,再后来我遭遇生活中的逆境,现在,我看到奋力在风雨中拼搏的小桃树,我对未来又充满了信心。
  (3)找出小桃树成长的经历和“我”成长的经历之间的相似点。
  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
  1)小桃树的生长环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小桃树是带着“我”的梦来到这个世界的。奶奶说:“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看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便把这个梦“蓄”在了院子角落的泥土里。它“长的不是地方,谁也不再理会”,而且“很委屈,是弯弯头,紧抱着身子的……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期盼幸福,但事与愿违。但这仅仅只是小桃树自身境遇的一个开端,它所面临的曲折与风雨还在后面—“枝条被风雨摇动着,花一片片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它瘦了许多,昨日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太小,才开了一次花。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适逢开花时节,小桃树需和风细雨,但它却面临着飓风、冷雨。在这里,作者明写的是一棵小桃树的生存环境,却很自然地让读者联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疯狂的虐杀一切的年代。
  2)小桃树的命运是作者这代人的奋斗史。小桃树一开始“很委屈,是弯弯头”,“瘦瘦的,黄黄的”。但它没有放弃生存,没有放弃抗争与挣扎:“它还生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在凄风苦雨中仍然挺立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向人们展示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作者在写小桃树的命运的同时,巧妙地糅合了作者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奋斗的轨迹。作者笔下的小桃树实为作者本人的化身。说小桃树长的不是地方,就暗示作者自己从小就生在荒僻落后的小山村;说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暗示作者从小生活在小山村是孤陋寡闻,直到进城上学,才知道山外的天地如此广阔;写风雨中的小桃树仍保留着一个欲绽的嫩红的花苞,那花是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来的,这就暗示即使在那动乱的年代,作者心头的希望没有熄灭,还坚信经过自己的顽强奋斗,定会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总之,作者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未来、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3.谈谈《我的小桃树》和《紫藤萝瀑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4.跳读《好一朵木槿花》,让学生说说本文与《紫藤萝瀑布》《我的小桃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
  (1)主题相同,都表达了面对逆境要勇敢,要充满信心的人生信念。
  (2)写法相同,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九、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流沙河的《草木篇》,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种景物。
其他文献
【摘要】社区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主阵地,承载着社区居民的知识再更新、技能再提高、素养再提升的任务,是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主要场所。以二甲镇社区教育中心为例,通过问卷调研,客观反映了社区教育中心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寻求困境突破的方法。  【关键词】社区教育现状对策  社区是我们的家,社区教育是全民享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改革开放红利的“主战场”,是开展终身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一、二甲镇社区教育的现状  
期刊
摘 要:青少年正处于从儿童向成人角色转变的开始,对未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憧憬,是开始进行生涯教育的绝佳时机。以生涯彩虹图作为青少年生涯教育的起始课能够帮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去了解生涯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生涯意识,以贯穿一生、涵盖各种人生角色及其相互联系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涯发展。教师通过探索将生涯彩虹图用于青少年生涯教育起始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之后进行总结反思,以期为青少年生涯教育提供一些有操作性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种能够带给人快乐,让人放松的大众艺术,是艺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途径的少年宫音乐教育,更要发挥其作用,通过音乐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放松之余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如何开展少年宫音乐活动已经成为了时代给我们的挑战,将深入探讨在人才培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少年宫音乐活动。  【关键词】人才培养少年宫音乐活动  少年宫的音乐活动在本质上和其他的音乐教学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少年宫是
期刊
摘 要:自21世纪以来,我国馆校合作有了长足发展。关于馆校合作现状,目前散见于各类文献或相关报道,未有针对我国馆校合作全面且广泛的调研,我国馆校合作的整体画像仍不清晰。研究采用基于场馆工作人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三角互证法面向全国开展问卷调研,了解我国馆校合作的开展情况、参与情况、实施效果及未来发展,并根据调研结论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馆校合作;现状;需求;三角互证  中图分类号:G322.2
期刊
【摘要】打击乐器在乐器当中属于感染力较强,表现力较为丰富的一种,并且打击乐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在许多领域当中都可以进行应用。也正是因为打击乐器的这些特点使得打击乐器成为当下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辅助乐器之一,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打击乐器小学音乐教学多彩课堂  当下,大部分的小学音乐教室都将打击乐器应用到了小学音乐教学当中,通过打击乐器的应用使得小学生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士阶层中不仅因流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追求,甚至其中起到影响作用的还不一定就是人品与节操,更有战国时期士阶层特殊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战国的士人们尽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占据着各色各样的位置,但大都出身不是很高,虽然士人们不一定拥有相同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但其强烈的群体意识却可以被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以及其前辈的经验都会影响士人们的风气。  【关键词】战国 士 思想  一
期刊
【摘要】一切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和实践活动,都是教研。作为一线教师,做好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要想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有所收获并获得一定的职业成就感,就离不开教研工作。  【关键词】教研工作校本教研教研活动  教研工作是学校教学的灵魂工作,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教研活动是解决一线教师的教学困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教师间实现交流协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采用高校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思政教育模式,如何让思政教育入学生脑、入学生心,是值得每一个思政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以重大活动为视角,分析总结了新时代下,更有号召力和更有组织力的思政教育方式,必须重视活动的前、中、后的有序、有效连接,思政教育效果才会更显著。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重大活动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
期刊
【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新时代教育的根本目标,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第一位的首要目标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班主任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树立以生为本的中心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以生为本育人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
期刊
【摘要】大部分的高中化学教师都比较重视对于学生们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却忽略。所以就导致当下大部分的高中生缺乏问题意识,遇到了问题不敢进行提出,不能够举一反三,学习过程过于死板和呆滞。这些都不利于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成长。没有问题意识就只能按照课本的知识进行学习,不利于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培养。所以当下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注重对于高中生意识问题的培养,这也是目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