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继2009年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编委会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华眼科中青年论坛”后,应广大眼科医师的要求,由本刊主办的“第二届中华眼科中青年论坛(暨组稿会)”将于2010年6月在上海市(暂定)召开。此次论坛的内容集眼科药品的合理应用及新技术与新设备推广于一体,重在全面提高眼科医师的诊疗水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2009年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编委会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华眼科中青年论坛”后,应广大眼科医师的要求,由本刊主办的“第二届中华眼科中青年论坛(暨组稿会)”将于2010年6月在上海市(暂定)召开。此次论坛的内容集眼科药品的合理应用及新技术与新设备推广于一体,重在全面提高眼科医师的诊疗水平。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50岁.因右眼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17 h,于2007年10月22日到本院眼科就诊.视力:右眼0.12,左眼1.0.双眼各方向运动正常,结膜无充m,角膜透明,KP(一),房水闪光(一),前房深,瞳孔圆,虹膜末见新生血管;右跟相对性瞳孔传导阻滞,左眼光反应灵敏;双眼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玻璃体无混浊;右眼底视乳头边界和色泽正常,后极部视网膜呈灰白色水肿,黄斑为樱桃红色,动脉细;左眼底检查正常,
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张力高,造成松弛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形成皱褶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如流泪、干涩、异物感等)症状的疾病[1].有学者发现结膜松弛症可引起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2-5],泪液功能的改变在结膜松弛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机制尚不明.因此,本研究对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进行检
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toxic anterior segmentsyndrome,TASS)是一种内眼手术后的无菌性炎性反应,由于非感染性抗原物质进入眼前节而导致的一系列眼前节组织的毒性损伤。
目的 检测乳化.内部凝胶化制得的海藻酸钙.壳聚糖(CAC)内皮抑素微囊的体外释放情况,大鼠眼球周注射后眼内组织分布情况及生物相容性.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乳化.内部凝胶化方式制备微囊,紫外分光光度法、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内皮抑素囊外释放情况;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组:微囊化Es组,球周注射微囊化内皮抑素20 μl(2.5 g/L);B组:单纯内皮抑素组,球周注射内皮抑素蛋白20 μl(
目的 利用共焦显微镜观察厚、薄角膜瓣各层组织在形态学方面改变的区别,同时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厚、薄角膜瓣的视功能差异,以期为临床合理化手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行LASIK手术的患者70例(70只眼),平均年龄(23±5)岁.按照角膜瓣厚度分为两组:薄角膜瓣组(A组,36只眼)和厚角膜瓣组(B组,34只眼),术前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数分别为(-4.76±2.3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以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炎、视网膜全层坏死为显著特征,晚期常并发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急性视网膜坏死病程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常导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视力丧失.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误诊情况时有发生,治疗不及时或缺乏对因用药,而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有研究者发现人疱疹病毒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小梁切除术后有功能性滤过泡的患者的眼压及滤过泡形态的影响,并分析可能造成手术后眼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05年11月到2006年10月于我院就诊,需要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具有功能性滤过泡的全部患者,完成2年随访的共20人(共25只眼).记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及术后1、3、6、12、24个月的眼压和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前、术
为促使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更好地服务于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学术交流功能,推进实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全国学会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服务的能力,中国科协自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患儿男性,5岁.于2006年9月10日因双眼突然视物不见6 d,即到当地医院就诊,拟诊为"急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病毒性)".给予羟甲基无环鸟苷静脉滴注180 mg共3 d,以后改为150 mg共2 d;地塞米松20 mg、头孢尼西纳1.0 g,共5 d;视力未见好转.患儿于2006年10月16日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
干眼是一类涉及眼表多部位的多病因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确地诊断干眼是进行合适治疗的必要条件.笔者通过分析干眼定义的变化,综合目前临床诊断干眼的各种手段及其优缺点,提出用于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干眼的有效方法,从而避免治疗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