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观察的区域性小学学科评价初探——以劳动技术学科为例

来源 :辽宁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nett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区域性小学学科评价大多是书面评价,关注“学得怎么样”.基于课堂观察的区域性小学学科评价则采用现场观察的方式进行,不仅关注学生“怎样学”和“学得怎么样”,而且关注教师“怎样教”和“教得怎么样”,从学和教两方面同时推进,改革课堂教学.以劳动技术学科为例,从区域性评价机制的建构、评价标准的设计、评价实施的要点、评价策略的研究、评价结果的运用五个方面对小学学科评价进行探索,可以帮助一线教师转变“教”和“学”的方式,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其他文献
21世纪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既是顺应全球化发展的使命,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
本文以“税收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为理论出发点,运用比较、案例分析、归纳等多种研究方法,针对我国新企业所得税制的实施对内、外
期刊
音乐教师应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学业评价之中,确定以音乐课程内容的四大领域(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有效结合的评价内容,制定学业评价标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加重视文化学习,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之一.可见,在新课标的目标要求下,英语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
摘要:如何让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落地生根?这是初中歷史教师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必须要面对的难点问题。优课评比中真实的课例表明,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精准提练教学立意、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深度设计学习活动、准确把握教育理念,才能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统编教材;教学策略  笔者有幸作为评委参加了市初中历史优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此次评比的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电信行业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信业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网络和用户规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首都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