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技术和人类理性需求的自由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23jun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影响到了现代社会政治文化、政治制度和领导体制,使技術文化拥有很大的空间发展,也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社会生活形式,这种生活方式正是利用快速发达的生产技术丰富的人类社会的物质产品,当人们在享受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将属于人类自己最重要的自由拱手相让。使整个人类社会高度机械化,不断的让人类产生不同的虚假需求。
  关键词:科学技术;机械化;虚假需求
  科学技术是存在于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和現象,是科学活动实践的结果,它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它也在反作用的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曾说过“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呢?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和物质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有关联的知识体系的活动,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影响到了现代社会政治文化、政治制度和领导体制,使技术文化拥有很大的空间发展,也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社会生活形式,这种生活方式正是利用快速发达的生产技术丰富的人类社会的物质产品,当人们在享受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将属于人类自己最重要的自由拱手相让。使整个人类社会高度机械化,不断的让人类产生不同的虚假需求。
  一、科学技术使社会高度机械化
  科学技术带动了了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和物质的快速发展,充实了我们生活的物资资料也丰富了我们生活所需的物质内容,也开阔了我们可生存的不同领域和空间,科技的手段不断扩大了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控制,人类可以凭借现有的技术,努力摆脱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束缚,希望达到人类的全面自由。但在科学技术带来经济发达背后,同时也给人类生存造成致命伤害的危机。对自然的控制导致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通过大众传媒的手段给人类制造不同的虚假需求。使整个社会陶醉于高度发达的物质享受而遗忘了人的自由的社会,尤其是人类理性需求的自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时整个社会变为高度机械化社会,社会整体机械化的运作导致了人只是社会机械化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人类自己不能掌控自己的那一部分,生活以物质需求为生活标准反而使人类成为了机械化的附属品。
  二、科学技术造成人类的虚假需求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派旗手。他提出了“虚假需求”,虚假需求是指利益团体为了满足自己个人利益,为自己谋利,通过大众媒介手段将需求强加于人,这种需求即“虚假需求”。在现在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产品的数量急剧上升,通过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丰裕的物质产品,通过大众传媒制造各种“虚假需求”,进而把虚假需求转化为个人的真实需求,把社会的需要转移到个人身上使社会需求变成个人需要,然后把大众培养成商品的奴隶,需求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大众传媒媒介引诱人们扩大不合理的欲望并牟利,使大众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性需求,人们只能获得虚假的满足,成为非理性需求的奴隶。人们在不断消费商品的大环境中丧失了自己的自由,然后社会就在他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中,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中得以稳固和发展。
  三、科学技术和人类需求的自由
  我们所处的社会被称为现代性社会,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技术时代,现代性和技术是相互涵盖的,技术是现代的技术,而现代则是技术的现代。很多科学家和思想家都对科学与自由之间都做过论述,在马尔库塞认为,高度发达社会的明显的地方是“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压服那些与现社会的离心之社会力量”。整个国家和社会变成了没有反对声音和异议的单向社会。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变成一个陶醉于高度发达的物质享受而遗忘了人的自由的社会。这个社会在满足人的物质欲望方面是合理性的。但作为总体却是非合理性的。他的生产率对人的需要和才能的自由发展是破坏性的,他的发展取决于对各种平息个人的自由生存的实际可能性的压抑。这种压抑是借助“生产效率”技术合理性的基本要求而使社会的各种对抗性力量达到高度整合,整个社会失去了它本来应该有的由批评的维度。
  吴国盛首先简要分析了西方“科学”一词的来历,他认为科学源于自由的人性理想。中国长期以来对科学技术都抱着简单的工具主义的看法,但是实际上作为西方科学源头的希腊科学表现为“不计功利,但求真理”的自由的科学。西方文化中人性的核心是自由,科学是达成自由的人性理想的基本形式,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以“仁”为人性的核心,他曾著《自由的科学》,并认为今天的科学所禀承的理性精神,不是希腊人的那种以“自由”为唯一宗旨的健全理性,而是以“效用”为唯一标的的“技术理性”。技术理性是无限的理性,但却又是片面的理性,因为它放弃了理性的“内在目的”,是一种无目的的无限扩张的理性。科学丢弃了“自由”的理想,因而就丧失了其“人文”的本性。我们要让科学回归人性,首先就要让科学成为“自由的科学”,就要恢复其“自由的科学”的形象。社会评价是指一个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和评价现象的社会价值,判明现象对社会的作用之善恶、美丑、功过及其程度。社会评价在人们的一切评价活动中居于首要地位,他是人类历史评价的现实形式,是社会中一切个人评价和群体评价的辨证综合,并对他们起着制约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希.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信念弱化问题研究及其对策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朱艳燕.电子商务诚信瓶颈或可突破[N].中华工商时报,2008.
  [3]贺俊.8000万投诉暴露电子商务诚信危机[N].证券日报,2009.
  [4]孔嘉,阿拉木斯,蒋志培.网络与电子商务法[M].法律出版社.
  [5]崔永东.道德与中西法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单继刚,甘邵平,容敏德.应用伦理:经济、科技和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王学川.现代科技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9]王前.技术伦理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赫勒.一般伦理学[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王楷丽(1990—),女,汉族,籍贯山西,研究生,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学技术哲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下,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导致学生们的思想容易受到扭曲,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辍学,并且高校打架事件频发,究其根本是学生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将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及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1.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家长对于
摘 要:《测量学》在社会发展的许多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并非只有测绘专业才设置了相应的课程,许多非测绘专业同样开设了《测量学》的教学。本文在对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中弊端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策略  现代测量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工程测量在建筑、工业、国防、城市规划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测量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思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几点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
摘 要: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的提高,而各个行业服务质量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对于图书馆服务质量来说,需要追求更高、更新的突破。由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办馆水平,因此要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图书馆的工作提供保障,本文就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途径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质量;途径  1前言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可以从读者角度以及馆员角度来分析理解,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素养的重要平台,而阅读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但阅读属于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老师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为主,而要重视学生的想法,要为学生构建启发思维与情感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真实的理解与体验,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阅读的快乐。本文笔者以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中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为研究中心,提出了构建的
摘 要:数学是一门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较难的课程,需要极其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总是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化现象。而身心智力都未发展完善的小学生,对于日益加深的数学教材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容易产生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以及如何提高小学中高段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注意力;心理;教学;习惯;思维能力  一、对学困生成因的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一个对化学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灌注全部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学好初中化学,对学生以后工作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丰富教师教法人手,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有趣的实验教学
摘 要: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东部地区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地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国有企业扩招潜力“透支”,就业需求将大为减少。当前世界局势多变,中东政变、欧洲经济滑坡、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等,导致国际贸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影响大学生就业。同时国际就业市场对我国的劳动力输出、跨国就业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以此为背景来分析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消费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自身的消费群体以及不同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意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会对社会消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客观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一些基本现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型集团公司不再满足本土市场,纷纷将其品牌推向国际市场,这些公司将其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之前,为了本公司产品为目标市场所在国消费者所接受,首先其品牌名称、图案、产品说明等都需要使用目标市场所在国语言,尤其是品牌名称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阐明在遵循文化顺应背景下的英语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品牌名称;翻译方法;文化顺应  一、前言  品牌即商标,主要包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