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ta认证,谁为你买单?

来源 :微型计算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推广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以下简称Vista),微软特地制定了Vista认证标准。随着各版本Vista的正式发布,贴有Vista认证的PC及其相关硬件产品也纷纷上市。这些认证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这是一个不可不说、不能不细说的话题。
  
  Vista的Logo及其分类
  
  早在Vista正式上市前,微软就颁布了一整套Vista认证体系,并特别强调:IT硬件只有通过Vista认证,才能兼容和运行Vista系统。从微软公布的资料来看,Vista认证标识主要分两类,一是系统可升级标识(主要针对整机而言),包括Windows Vista Capable(可满足Vista最低要求,只能运行基本功能)和Windows Vista PremiumReady(可获得更多功能和特效,如Aero)两种。
  另一类则是Vista等级认证标识,主要针对软件和硬件设备。一是Works withWindows Vista,表明软硬件可兼容于Vista系统,兼容性和安全性都能得到保证;二是Certifiedfor Windows Vista,这一认证的要求高于前者,能完美享受Vista系统的各种丰富体验。需特别提醒的是,这一类标识的对象是通过测试的软件和硬件配件,表明产品已通过独立测试,可兼容或完美体验Vista操作系统。
  可以想象,面对如此复杂的Vista认证标识,除了专业人士,普通消费者很难说清它们代表什么?就更别说分辨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的Vista标识的内涵,要做到明明白白地选购产品就更加勉为其难。
  
  Vista认证的实质是什么
  
  随着Vista的上市,各大PC厂商纷纷投怀送抱,忙着通过Vista认证,并以此作为产品卖点,颇有一番“不通过Vista认证,你都拿不出手”的味道。放眼市场,很多醒目标注Vista认证标识的笔记本电脑、台式PC及其相关硬件产品已纷纷上市。然而,就Vista认证的标准和通过认证的方式来看,厂商的炒作远远大于Vista认证体系的实际意义。
  
  1、从认证内涵看,标准并不完善
  所谓可升级标识或等级标识,只不过是对硬件级别的一种标注而已,并不代表通过认证的产品就好,没有通过认证的产品就不好,或者是没有通过认证就不能安装使用Vista。因此,Vista认证级别虽与硬件配置有关,但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无直接关系。例如,贴上WindowsVista Capable标识的PC整机,必须拥有频率800MHz以上的主流处理器、至少512MB的系统内存和可兼容DirectX 9的显卡;贴上Windows Vista Premium Ready标识的PC整机,必须拥有频率1GHz以上的32位或64位处理器、1GB系统内存、支持Winows Aero Glass特效的显卡(128MB显存、支持DirectX 9C)、40GB以上硬盘空间(至少15GB可用)等等。从表面上看,这些标识对硬件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反过来看,只要硬件配置达到一定级别就能完美运行相应级别的Vista,这与是否通过认证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硬件配置达到了微软的要求,即便没有通过Vista认证,用户照样可以享受同样甚至更加完美的体验。从这个角度看,所谓Vista认证,纯粹是故弄玄虚。当然,微软完全可以将其美化为:帮助用户快速地识别整机是否能达到Windows Vista运行的要求。
  
  2、从认证方式看,微软是为了更好销售自己的产品
  对用户来说,一项标准必须具有真正的价值含量才有实际意义。比如,TCO认证强调了产品材料、人性化设计、环保和健康保护;3C认证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最终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再看Vista认证,充其量只是强调何种硬件配置才能运行Vista操作系统。事实上,根据Vista不同版本对硬件的要求,对电脑有所了解的用户都明白,花多少钱,买什么配置的电脑才能使用Vista的哪些功能,根本无须为Vista认证买单。
  说到这里,必须点破一个问题,Vista认证不是免费午餐。显然,微软颁布Vista认证后,就是坐等厂商上钩。厂商要想通过Vista认证,就得主动把自己的产品进行相关测试。微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销售自己的产品,而且要通过硬件厂商扩大市场。微软一切产品和服务都是有偿的,测试必须支付费用,贴Vista认证标识就得缴纳授权费用,其结果只能增加IT厂商为通过认证而付出的成本。反过来,各种产品上的Vista Logo也成为了微软最好的广告宣传平台,可谓一举数得。
  
  消费者买单不可盲目跟随
   “羊毛出在羊身上”,任何厂商都不会为用户承担额外支出,由通过Vista认证产生的成本最终必然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目前,大量打着“Vista认证标识”的产品涌入市场,走进消费者的视野。那么,消费者有没有必要为某些通过Vista认证的产品买单?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市场上主流笔记本电脑大都贴上了Windows Vista Capable标识。但也有很多贴有该标志的笔记本电脑性能并不差,只需对部分硬件进行升级(如增大内存容量),就可体验Vista的Aero、3D Flip效果。另一方面,没有贴上这个标识也并不意味笔记本电脑无法安装Vista系统,明白了这个道理,消费者还有必要急着为贴有Vista认证标识的笔记本电脑买单吗?
  再看显示器。作为PC配件,主板、显卡通过Vista认证勉强还有得一说。那么,微软把LCD显示器也纳入Vista认证体系,其意义何在?放眼流行应用软件,专门针对宽屏LCD优化的并不多。测试表明,Vista支持宽屏只是增加了一个导航栏,其它并没有实质改变(普屏LCD同样可以显示导航栏,只是可视面积有所减少)。在很多用户看来,通过了Vista认证意味着可支持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即数字内容保护)。但实际上,如果显卡不支持HDCP协议,即便显示器具备了这一功能,系统仍然无法支持HDCP,也无法欣赏带HDCP的高清视频。另一方面,目前具备HDCP的高清片源实在少得可怜,还远没有用户基础和迫切需求。从这个角度看,现在追求HDCP播放尚为时过早,尤其是在目前国内特殊的软件消费环境。小难看出,LCD显示器以Vista认证加以炫耀,只是为了增加卖点。
  
  提示:显示器通过Vista认证不等于具备HDCP
  
  不少用户将显示器通过Vista认证与支持HDCP功能划等号,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由于显示器的Vista认证分为Works with Windows Vista和Certified for WindowsVista两种。前者并不要求显示器必须具备HDCP功能,但也可兼容于Vista系统:而后者则对显示器有更严格的要求,包括提供数字接口并支持HDCP功能i能逼真还原Windows的色彩显示,并支持DDC/CI协议(DDC/CI协议是Display Data Channel Command Interface的简称,用户可利用鼠标和软件界面对显示器的各项参数进行调节)。因此,显示器通过Vista认证并不等于肯定支持HDCP,而应具体考察通过了何种认证。
  基于上述区别,笔者认为,Vista认证的本来意义在于,为消费者选购IT硬件产品提供一条快捷参考方式。但是,这个认证一旦成为各厂商争相炒作的卖点,并掺入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就值得警惕了。为此奉劝消费者,在选购PC及其相关配件时,最关键的还是要事先对产品的规格及性能有所了解,并学会考察硬件性能和质量的技巧与方法,而不要过于在意Vista认证标识,更不可盲目跟风。
其他文献
其实,这种非自然原因的“缩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就拿我们熟悉的计算机领域来说,就有很多朋友多遇到过“缩水之困”。  一块硬盘在厂商那里明明标注的是250GB,但是到了用户的计算机上就只能显出230GB不到的容量,而且硬盘越大“缩水”越严重;除了硬盘之外,我们常见的闪盘、MP3乃至PMP播放器,总之所有与存储容量有关的指标都不同程度存在“缩水”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市场动向    华硕X81H575SG-SL(Core 2 Duo T5750/1GB/250GB/PM965/GeForce 9300M  GS/14.1英寸宽屏/DVD-SuperMulti/2.5kg)市场报价5799元;  东芝Portege M807(Core 2 Duo T5750/1GB/200GB/GM965/GMA X3100/13.3  英寸宽屏/DVD-SuperMulti/
笔记本电脑用户和高清无缘?许多人认为笔记本电脑显卡、处理器等配置不如台式机强大,高清解码能力不够,因此笔记本电脑用户看高清电影肯定不流畅。事实又是怎样呢?笔记本电脑能不能流畅播放高清影片呢?本文通过实战笔记本电脑高清播放,最终得出笔记本电脑播放高清影片的经验和一些设置指南,希望对用户有所帮助。  本文主要使用的软件为终极解码1.7.0908版本和PowerDVD 7。终极解码内含大量的解码器,能够
有一类人群,他们身处社会的不同阶层,平时也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他们却对音乐、音响有着高于常人的偏好。然而,有别于世人眼中的爱好者或发烧友,他们通过自身扎实的电子和声学知识,凭借出色的动手能力对自己的音响器材加以改造,并且乐此不疲……因此在音响圈内,他们被称为“摩机族”。他们进行“摩机”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算是“摩机”?“摩机”具体又要做些什么?为让广大读者了解这个神秘而有趣的世界,《微型计算机》就
记得自己第一次买《微型计算机》还是在1998年,真正一期不落地开始间读《微型计算机》则是从2000年我读高一时开始的,屈指算来也有7年7。我Zk_--个安装操作系统都要请教别人的新手变成一个学期要帮十多个同学买电脑的DlYer,再到大学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期间《微型计算机》一直是我每:期必读的杂志之一.  萌发投稿的念头其实源于一次“不幸”:我的爱机8月1日晚上坏掉了。由于第一次跟电脑维修部门打交
惠普并购康柏,联想并购IBM Pc事业部、戴尔并购Allenware……,似乎并购是实现大者恒大或是快速提高“扛湖地位”的不二之选。2007年8月27日,宏暮宣布以7,l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奶牛花斑作为企业标志的美国第四大Pc厂商Gateway。合并后,宏暮年营收预计将超过150亿美元,Pc年出货量有望突破2000万台,从而超越联想成为全球第三人Pc厂商。这次Pc厂商并购案仅次于2004年底联想以
毫无疑问,2007年底华硕EeePC的发布预示着超便携时代的来临。作为一款定位与传统笔记本电脑截然不同的新型电脑,EeePC淡化了之前笔记本电脑对性能的过分追求,转而强调超便携、简单易用和低价格。尽管当时EeePC因为性能不高和一些设计缺陷引来了很多质疑的目光,但我们可以发现,在时过半年之后,EeePC的热卖,各大品牌的跟进以及英特尔的大力支持,恰好说明了EeePC的成功。事实上,以EeePC为代
又到一年盘点时。在如今这样的个性化时代,究竟有哪些新产品在今年的市场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有哪些新技术能够在挑剔的《微型计算机》编辑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还有哪些产品凭借优秀的工业设计傲视同侪呢?一年一度的最佳硬件评选,将为大家打造年底的盛宴。  《微型计算机》的编辑和评测工程师们是过去一年里接触最新产品和技术最多的人,作为“意见领袖”,我们在硬件评选方面十分苛刻:尽管会从每类硬件数百款产品中提
文科综合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针对地理学科高考复习内容点多面广、头绪繁多、图像信息量大等特点,为了帮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梳理整合基础知识,提高地理技能,获得解题方法与技巧,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笔者制订了如下复习策略。  1.研读考纲,抓纲入本(“本”指课本),梳理整合基础知识,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考试大纲》是高考的风向标,是复习备考的依据和指导性文件,也是高考命题的
如今电脑卖场内不少显卡的外包装都标有“FulI HD”的标贴,那么究竟什么是“Full HD”,“Full HD”显卡和普通显卡有何区别呢?别急,下面就带大家探究“Full HD”显卡的秘密。    什么是Full HD?  HDTV泛指高清,具体又分为普通高清与全高清。Full HD最早被引入到平板电视,指平板电视支持显示分辨率达到了1920×1080,也就是1080p标准(全高清),属于H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