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推广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以下简称Vista),微软特地制定了Vista认证标准。随着各版本Vista的正式发布,贴有Vista认证的PC及其相关硬件产品也纷纷上市。这些认证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这是一个不可不说、不能不细说的话题。
Vista的Logo及其分类
早在Vista正式上市前,微软就颁布了一整套Vista认证体系,并特别强调:IT硬件只有通过Vista认证,才能兼容和运行Vista系统。从微软公布的资料来看,Vista认证标识主要分两类,一是系统可升级标识(主要针对整机而言),包括Windows Vista Capable(可满足Vista最低要求,只能运行基本功能)和Windows Vista PremiumReady(可获得更多功能和特效,如Aero)两种。
另一类则是Vista等级认证标识,主要针对软件和硬件设备。一是Works withWindows Vista,表明软硬件可兼容于Vista系统,兼容性和安全性都能得到保证;二是Certifiedfor Windows Vista,这一认证的要求高于前者,能完美享受Vista系统的各种丰富体验。需特别提醒的是,这一类标识的对象是通过测试的软件和硬件配件,表明产品已通过独立测试,可兼容或完美体验Vista操作系统。
可以想象,面对如此复杂的Vista认证标识,除了专业人士,普通消费者很难说清它们代表什么?就更别说分辨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的Vista标识的内涵,要做到明明白白地选购产品就更加勉为其难。
Vista认证的实质是什么
随着Vista的上市,各大PC厂商纷纷投怀送抱,忙着通过Vista认证,并以此作为产品卖点,颇有一番“不通过Vista认证,你都拿不出手”的味道。放眼市场,很多醒目标注Vista认证标识的笔记本电脑、台式PC及其相关硬件产品已纷纷上市。然而,就Vista认证的标准和通过认证的方式来看,厂商的炒作远远大于Vista认证体系的实际意义。
1、从认证内涵看,标准并不完善
所谓可升级标识或等级标识,只不过是对硬件级别的一种标注而已,并不代表通过认证的产品就好,没有通过认证的产品就不好,或者是没有通过认证就不能安装使用Vista。因此,Vista认证级别虽与硬件配置有关,但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无直接关系。例如,贴上WindowsVista Capable标识的PC整机,必须拥有频率800MHz以上的主流处理器、至少512MB的系统内存和可兼容DirectX 9的显卡;贴上Windows Vista Premium Ready标识的PC整机,必须拥有频率1GHz以上的32位或64位处理器、1GB系统内存、支持Winows Aero Glass特效的显卡(128MB显存、支持DirectX 9C)、40GB以上硬盘空间(至少15GB可用)等等。从表面上看,这些标识对硬件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反过来看,只要硬件配置达到一定级别就能完美运行相应级别的Vista,这与是否通过认证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硬件配置达到了微软的要求,即便没有通过Vista认证,用户照样可以享受同样甚至更加完美的体验。从这个角度看,所谓Vista认证,纯粹是故弄玄虚。当然,微软完全可以将其美化为:帮助用户快速地识别整机是否能达到Windows Vista运行的要求。
2、从认证方式看,微软是为了更好销售自己的产品
对用户来说,一项标准必须具有真正的价值含量才有实际意义。比如,TCO认证强调了产品材料、人性化设计、环保和健康保护;3C认证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最终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再看Vista认证,充其量只是强调何种硬件配置才能运行Vista操作系统。事实上,根据Vista不同版本对硬件的要求,对电脑有所了解的用户都明白,花多少钱,买什么配置的电脑才能使用Vista的哪些功能,根本无须为Vista认证买单。
说到这里,必须点破一个问题,Vista认证不是免费午餐。显然,微软颁布Vista认证后,就是坐等厂商上钩。厂商要想通过Vista认证,就得主动把自己的产品进行相关测试。微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销售自己的产品,而且要通过硬件厂商扩大市场。微软一切产品和服务都是有偿的,测试必须支付费用,贴Vista认证标识就得缴纳授权费用,其结果只能增加IT厂商为通过认证而付出的成本。反过来,各种产品上的Vista Logo也成为了微软最好的广告宣传平台,可谓一举数得。
消费者买单不可盲目跟随
“羊毛出在羊身上”,任何厂商都不会为用户承担额外支出,由通过Vista认证产生的成本最终必然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目前,大量打着“Vista认证标识”的产品涌入市场,走进消费者的视野。那么,消费者有没有必要为某些通过Vista认证的产品买单?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市场上主流笔记本电脑大都贴上了Windows Vista Capable标识。但也有很多贴有该标志的笔记本电脑性能并不差,只需对部分硬件进行升级(如增大内存容量),就可体验Vista的Aero、3D Flip效果。另一方面,没有贴上这个标识也并不意味笔记本电脑无法安装Vista系统,明白了这个道理,消费者还有必要急着为贴有Vista认证标识的笔记本电脑买单吗?
再看显示器。作为PC配件,主板、显卡通过Vista认证勉强还有得一说。那么,微软把LCD显示器也纳入Vista认证体系,其意义何在?放眼流行应用软件,专门针对宽屏LCD优化的并不多。测试表明,Vista支持宽屏只是增加了一个导航栏,其它并没有实质改变(普屏LCD同样可以显示导航栏,只是可视面积有所减少)。在很多用户看来,通过了Vista认证意味着可支持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即数字内容保护)。但实际上,如果显卡不支持HDCP协议,即便显示器具备了这一功能,系统仍然无法支持HDCP,也无法欣赏带HDCP的高清视频。另一方面,目前具备HDCP的高清片源实在少得可怜,还远没有用户基础和迫切需求。从这个角度看,现在追求HDCP播放尚为时过早,尤其是在目前国内特殊的软件消费环境。小难看出,LCD显示器以Vista认证加以炫耀,只是为了增加卖点。
提示:显示器通过Vista认证不等于具备HDCP
不少用户将显示器通过Vista认证与支持HDCP功能划等号,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由于显示器的Vista认证分为Works with Windows Vista和Certified for WindowsVista两种。前者并不要求显示器必须具备HDCP功能,但也可兼容于Vista系统:而后者则对显示器有更严格的要求,包括提供数字接口并支持HDCP功能i能逼真还原Windows的色彩显示,并支持DDC/CI协议(DDC/CI协议是Display Data Channel Command Interface的简称,用户可利用鼠标和软件界面对显示器的各项参数进行调节)。因此,显示器通过Vista认证并不等于肯定支持HDCP,而应具体考察通过了何种认证。
基于上述区别,笔者认为,Vista认证的本来意义在于,为消费者选购IT硬件产品提供一条快捷参考方式。但是,这个认证一旦成为各厂商争相炒作的卖点,并掺入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就值得警惕了。为此奉劝消费者,在选购PC及其相关配件时,最关键的还是要事先对产品的规格及性能有所了解,并学会考察硬件性能和质量的技巧与方法,而不要过于在意Vista认证标识,更不可盲目跟风。
Vista的Logo及其分类
早在Vista正式上市前,微软就颁布了一整套Vista认证体系,并特别强调:IT硬件只有通过Vista认证,才能兼容和运行Vista系统。从微软公布的资料来看,Vista认证标识主要分两类,一是系统可升级标识(主要针对整机而言),包括Windows Vista Capable(可满足Vista最低要求,只能运行基本功能)和Windows Vista PremiumReady(可获得更多功能和特效,如Aero)两种。
另一类则是Vista等级认证标识,主要针对软件和硬件设备。一是Works withWindows Vista,表明软硬件可兼容于Vista系统,兼容性和安全性都能得到保证;二是Certifiedfor Windows Vista,这一认证的要求高于前者,能完美享受Vista系统的各种丰富体验。需特别提醒的是,这一类标识的对象是通过测试的软件和硬件配件,表明产品已通过独立测试,可兼容或完美体验Vista操作系统。
可以想象,面对如此复杂的Vista认证标识,除了专业人士,普通消费者很难说清它们代表什么?就更别说分辨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的Vista标识的内涵,要做到明明白白地选购产品就更加勉为其难。
Vista认证的实质是什么
随着Vista的上市,各大PC厂商纷纷投怀送抱,忙着通过Vista认证,并以此作为产品卖点,颇有一番“不通过Vista认证,你都拿不出手”的味道。放眼市场,很多醒目标注Vista认证标识的笔记本电脑、台式PC及其相关硬件产品已纷纷上市。然而,就Vista认证的标准和通过认证的方式来看,厂商的炒作远远大于Vista认证体系的实际意义。
1、从认证内涵看,标准并不完善
所谓可升级标识或等级标识,只不过是对硬件级别的一种标注而已,并不代表通过认证的产品就好,没有通过认证的产品就不好,或者是没有通过认证就不能安装使用Vista。因此,Vista认证级别虽与硬件配置有关,但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无直接关系。例如,贴上WindowsVista Capable标识的PC整机,必须拥有频率800MHz以上的主流处理器、至少512MB的系统内存和可兼容DirectX 9的显卡;贴上Windows Vista Premium Ready标识的PC整机,必须拥有频率1GHz以上的32位或64位处理器、1GB系统内存、支持Winows Aero Glass特效的显卡(128MB显存、支持DirectX 9C)、40GB以上硬盘空间(至少15GB可用)等等。从表面上看,这些标识对硬件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反过来看,只要硬件配置达到一定级别就能完美运行相应级别的Vista,这与是否通过认证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硬件配置达到了微软的要求,即便没有通过Vista认证,用户照样可以享受同样甚至更加完美的体验。从这个角度看,所谓Vista认证,纯粹是故弄玄虚。当然,微软完全可以将其美化为:帮助用户快速地识别整机是否能达到Windows Vista运行的要求。
2、从认证方式看,微软是为了更好销售自己的产品
对用户来说,一项标准必须具有真正的价值含量才有实际意义。比如,TCO认证强调了产品材料、人性化设计、环保和健康保护;3C认证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最终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再看Vista认证,充其量只是强调何种硬件配置才能运行Vista操作系统。事实上,根据Vista不同版本对硬件的要求,对电脑有所了解的用户都明白,花多少钱,买什么配置的电脑才能使用Vista的哪些功能,根本无须为Vista认证买单。
说到这里,必须点破一个问题,Vista认证不是免费午餐。显然,微软颁布Vista认证后,就是坐等厂商上钩。厂商要想通过Vista认证,就得主动把自己的产品进行相关测试。微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销售自己的产品,而且要通过硬件厂商扩大市场。微软一切产品和服务都是有偿的,测试必须支付费用,贴Vista认证标识就得缴纳授权费用,其结果只能增加IT厂商为通过认证而付出的成本。反过来,各种产品上的Vista Logo也成为了微软最好的广告宣传平台,可谓一举数得。
消费者买单不可盲目跟随
“羊毛出在羊身上”,任何厂商都不会为用户承担额外支出,由通过Vista认证产生的成本最终必然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目前,大量打着“Vista认证标识”的产品涌入市场,走进消费者的视野。那么,消费者有没有必要为某些通过Vista认证的产品买单?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市场上主流笔记本电脑大都贴上了Windows Vista Capable标识。但也有很多贴有该标志的笔记本电脑性能并不差,只需对部分硬件进行升级(如增大内存容量),就可体验Vista的Aero、3D Flip效果。另一方面,没有贴上这个标识也并不意味笔记本电脑无法安装Vista系统,明白了这个道理,消费者还有必要急着为贴有Vista认证标识的笔记本电脑买单吗?
再看显示器。作为PC配件,主板、显卡通过Vista认证勉强还有得一说。那么,微软把LCD显示器也纳入Vista认证体系,其意义何在?放眼流行应用软件,专门针对宽屏LCD优化的并不多。测试表明,Vista支持宽屏只是增加了一个导航栏,其它并没有实质改变(普屏LCD同样可以显示导航栏,只是可视面积有所减少)。在很多用户看来,通过了Vista认证意味着可支持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即数字内容保护)。但实际上,如果显卡不支持HDCP协议,即便显示器具备了这一功能,系统仍然无法支持HDCP,也无法欣赏带HDCP的高清视频。另一方面,目前具备HDCP的高清片源实在少得可怜,还远没有用户基础和迫切需求。从这个角度看,现在追求HDCP播放尚为时过早,尤其是在目前国内特殊的软件消费环境。小难看出,LCD显示器以Vista认证加以炫耀,只是为了增加卖点。
提示:显示器通过Vista认证不等于具备HDCP
不少用户将显示器通过Vista认证与支持HDCP功能划等号,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由于显示器的Vista认证分为Works with Windows Vista和Certified for WindowsVista两种。前者并不要求显示器必须具备HDCP功能,但也可兼容于Vista系统:而后者则对显示器有更严格的要求,包括提供数字接口并支持HDCP功能i能逼真还原Windows的色彩显示,并支持DDC/CI协议(DDC/CI协议是Display Data Channel Command Interface的简称,用户可利用鼠标和软件界面对显示器的各项参数进行调节)。因此,显示器通过Vista认证并不等于肯定支持HDCP,而应具体考察通过了何种认证。
基于上述区别,笔者认为,Vista认证的本来意义在于,为消费者选购IT硬件产品提供一条快捷参考方式。但是,这个认证一旦成为各厂商争相炒作的卖点,并掺入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就值得警惕了。为此奉劝消费者,在选购PC及其相关配件时,最关键的还是要事先对产品的规格及性能有所了解,并学会考察硬件性能和质量的技巧与方法,而不要过于在意Vista认证标识,更不可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