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堂“插嘴”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56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意在引起全班同学思考,可是总有那么个别学生还未待其他学生思考,便不分对错快一拍喊出答案,全班同学也点头附和。如此“插嘴”该怎么办呢?如果用严肃甚至刻板的态度明令禁止学生的这种行为,会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默许这样的行为,其他同学不假思索的附和,老师的问题还有思考的空间吗?
  分析:
  1.插嘴是学生认真听课的表现
  课堂上不乏昏昏欲睡、做小动作、“人在教室心在外”的学生,当老师提问到这些学生时,他们往往沉默不语或者张冠李戴,他们可能“插嘴”吗?不可能!可知“插嘴”是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表现,不管学生的“插嘴”是善意的补充,还是带有一些恶意的捣乱,至少说明学生的注意力是集中地,只是通过一种异样的途径表现出来。
  2.插嘴是学生思维敏捷的表现
  插嘴的学生大多反应灵敏,思考问题的深度较好,但广度不够,自控力较差,往往是听到问题后,答案刚想到点眉目,就迫不及待地喊出来,根本没有完整地表达出来,另外,有一些善于思考的学生会突然闪现灵感,并且不顾一切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3.插嘴是学生表现欲强的表现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提出、回答问题的机会也不可能是均衡的,所以部分同学的表现欲望往往得不到满足,情急之下,就只能“一吐为快”来满足自己表现的需求了。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关注,有的学生通过插嘴引起“轰动效应”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我们应当予以理解。当然,对于恶意的插嘴,我们必须批评教育。
  策略:
  1.卸下包袱,用心倾听
  时间不足是老师讨厌插嘴或草率应对的原因之一。一节课只有45分钟,又有预设的教学任务,如果再遇到一两个“插”出的问题,插嘴的学生又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说清楚,老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便没有耐心去听听孩子到底在说什么、想什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当学生有想法、有问题时,我们不妨卸下时间的包袱,放缓教学的进度,耐心听听他们的想法。一节数学公开课上,教师讲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目是小明和小红两人同时出发,他们相向而行,距离100km,小明的速度是6km/h,小红的速度是4km/h,小明带了一条狗,狗的速度是10km/h,狗与小明一同出发,碰到小红就掉头往小明这边跑,碰到小明又往小红这边跑,直到两人相遇,问这只狗一个跑了多少千米?大家积极思考,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两人行走时间与狗一样”,有的说:“不列方程也能求出是答案是100km”,老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时,一位男生说:“错了,错了”。老师先是一愣继而问:“你为什么这么说呢?”男生说:“狗连续跑10个小时不休息,不吃不喝,会累死的,小明与小红也是一样,你平时不是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吗?”教室里哄堂大笑,老师微笑着说:“你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非常棒!”男孩高兴地笑了。正是这位教师真诚的倾听使这个男孩敢于说出真实的想法。
  2.精心准备,充分预设
  教学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预设问题及答案时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构思、去思考,以学生为本。这样,在学生插嘴时,才能“有备”而来,及时有效地应对。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过程中,让学生計算-9-9-9-6-9-9-9是多少?还没写完,有位学生说:“简单,一步一步连算就行了”。我没有评判,思考了一下,这时,有的学生举手回答到:“可以简单处理6×(-9)-6”,有的学生说:“7×(-9)+3”,我点了点头问:“还有吗?你们看我这样处理这么样?”(-9-1)+(-9-1)+(-9-1)+(-9-1)+(-9-1)+(-9-1),通过观察敏锐的看出一个实际不存在的6个单位-1,这时,课堂上发出热烈的掌声。
  3.积极调控,随机应变
  很多时候,学生的奇特想法出乎我们的意料,这种“插嘴”将直接考验教师调控水平和应变能力,是对我们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一个挑战。如果应对得当,学生“插嘴”现象将成为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有益资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本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在有理数运算过程中让学生计算[12×3]与[12]-[13],[1n×(n+1)]与[1n]-[1n+1]后,让学生计算[11×2]+[12×3]+[13×4]+…+[1n(n+1)]学生很快计算出来了,我随手又写了一个[11×3]+[13×5]+…+[12017×2019],有位同学不加思索,说这个好做,和刚才一样,结果是1-[13]+[13]-[15]+…+[20172019]=1-[12019]=[21082019],我没有指出是对还是错,怕影响其他同学思考,我让他在黑板上写出过程后,大家一看噢1-[13]≠[11×3]而应该再×[12],结果是[12][×][20082019]=[10092019]。接着提醒大家相似不一定相等,以后遇到后,要多观察,这样就不会造成错误的尴尬,又能正确的算出结果。
  教学插嘴不可鼓励但也无可非议。我想,只要我们耐心倾听、冷静分析、合理引导,“插嘴”也会成为课堂的“和,谐音符”。
其他文献
摘 要:“读”与“写”之间自古以来都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提高,但很显然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都存在读写分离的问题,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次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点做出以下探究,希望能够推动学生得到更好的语文学习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点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在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资源丰富,通过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可以有效的强化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包括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构建,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小学语文应该积极的探索,如何深入的挖掘语文教学的审美方面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美,帮助学生辨别善恶是非,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语文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
摘 要: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教育,科技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越来越成问题。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汉字书写习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汉字;语文素养;结构布势;汉字笔顺;写字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语言文字工作关
一、回归生活,拓展“真”趣味  对小学生来说,没有趣味的引入,很难融入数学课堂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导入,往往被形式化了,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数学之趣。要回归数学本真,第一步就是要发掘自然元素的趣味。数学源自生活,应用于生活,“真”趣味也必然要回归生活。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带领学生观察,让学生领略生活中的数学之趣。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公园晨练的生活情境,让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教师从开始锻炼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小学生往往因枯燥乏味的识记过程而感到头疼不已。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掌握、熟记英语单词,促使其掌握一定量的词汇,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简要阐述在小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