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资源有效导入新课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堂有效的历史课,首先要有一个有效的导入,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而笔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种实用、快捷、有效的导入方法——挖掘教材资源有效导入新课。
  关键词:挖掘教材;有效导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有利用视屏、音乐创设情境、有利用图片吸引学生、有讲故事设置悬念等等。无论哪种导入,只要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那就是一个有效的导入。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种实用、快捷、有效的导入方法——挖掘教材资源有效导入新课。教材是师生共有的学习资源,它蕴含了丰富的信息,下面我将简单阐述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有效导入的方法。
  一、发现“眼睛”的美——利用课文标题简洁导入新课
  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之窗,那么标题就是文章的灵魂。历史教材中每一课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标题,文章标题或者是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概括,或者是对本节课所属历史阶段基本历史特征的描述。采用分析标题的方法导入新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一课,老师可以抓住“太平天国”四个字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天平天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度?现代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敢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利用这个方式,很容易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会激发他们对于太平天国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简单、顺利、有效的进行了新课的导入。再如《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可以用问题导入法,“课文中的‘大一统’事业是谁指导完成的呢?”“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样一种关系?”“中央集权制度又是指什么?它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通过层层设问可以达到几个目的:其一,使学生对标题印象深刻,后面两课也是对中央集权这一问题的继续和深化,记住这个名称还是十分必要的。其二,可以检查学生预习工作的完成状况。其三,层层设问,既提出本课要讲述的主要问题,又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基于这三个目的,导入就有价值也有效。
  二、重视“躯干”的观察和引用——挖掘教材正文灵活导入新课
  课文的标题若是“眼睛”,那么正文就是“躯干”,它由许多不同的结构组成,每个结构都有它相应的功能,结构不同,但功能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篇课文的正文内容都十分丰富,它有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或是表格材料等等,有效的利用教材这些资源,灵活进行导入,也别有一翻风味。
  例如《五四爱国运动》一课,学生初中已有接触,基本史实已有,基于此便可利用教材正文中的四幅插图:图1:“德国占领青岛,在信号山麓岩壁刻上飞鹰国徽;日本占领青岛后,刻‘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字样于其上。”图2:“蝎子政策”;图3:“北京学生齐集天安门”;图4:“5月7日,上海各界两万余人召开国民大会,声援北京学生”。请学生仔细观察四幅图片,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思考回答完之后,教师不急于评价和指正,给学生留下一个疑惑的空间,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关系呢?帶着这种疑惑很容易集中精力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再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其中正文有段小字材料:“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者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者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这段材料,分析它有几层含义,接着用简单的设问“直接过渡是怎样的探索?为什么要放弃?”“如何利用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进行过渡?它是正确的道路吗?”对学生进行引导,顺利进入新课。该课还可利用一个表格进行导入(见表1),指导学生观察表格中1913—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和粮食作物产量有怎样的变化?再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925年以后会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吗?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导入新课,还可以培养学生解读表格的能力。(表1)
  三、重拾“脚印”的价值——善用课后资源巧妙导入新课
  岳麓版教材的课后资源一般包括了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以及自我测评几个部分,这些资源就像“脚印”一样对正文进行各种补充说明、扩展训练。由于课堂时间的紧凑,这些资源有时会被我们遗忘或是一语带过,它们的价值并没有完全体现,今天我还要谈谈如何善用课后资源,巧妙导入新课,重拾“脚印”的价值。
  例如《五四爱国运动》课后的知识链接——“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该段材料简单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中国参与一战的情况。课前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该段材料,尤其是指导学生阅读这句:“协约国承诺,战争胜利后取消中德条约及一些列强在华的特权。”1918年,一战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终。既然协约国获得了胜利,那么他們是否兑现了当初对中国的承诺呢?由此设疑导入新课,既介绍了五四的背景,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巧妙的进入新课。
  再如《挑战教皇的权威》导入可以从课后“解析与探究”入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设问:“从这段材料看,当时当一个天主教徒容易吗?如果你是一名天主教徒,你会购买赎罪券吗?”通过阅读设问,鼓励学生讨论回答,活跃课堂,进而导入新课。
  现在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时代,多媒体的教学可以更加生动丰富,可是这一切最终还是以教材为主,教材中有非常丰富的素材和资源,我们应当尽力挖掘,用教材资源使我们的导入有效、让我们的课堂高效。
其他文献
【摘要】在石油的开采、输送、加工、储存等过程中,由于油品的挥发性以及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完善,油品的蒸发损耗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排入大气的油品蒸气,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将从造成油库储油罐油品蒸发的原因入手,详细阐述如何有效的降低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  【关键词】降低 油品蒸发 损耗  1 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原因分析  蒸发是液体的本质特性,在任何温度、压力下,只要存在着与气体接触的自
期刊
储福金围棋下得好,圈内广为人知。尽管下棋的人都喜欢跟上手下棋,跟储福金下棋却不容易找到快乐,因为你很难赢到他的棋。俗话说,棋高一着,束手缚脚。其实,储福金让你不快活还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在小学的教学中,数学作为其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而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水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
离我和储福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从上海到北方的铁路干线.长长的两条铁轨无休无止地延伸向远方,常常给少年的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思和梦想.整个中学时代的早晨和晚上,我都是和
摘要:二胡一直以来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传统民间乐器,在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表演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形式多元。其表现出的多种多样的个性特点能够获得共鸣,所以,在音乐美的特征中拥有极高的艺术美感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二胡 演奏 音乐美  二胡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在融入世界舞台后,其作品的水平与演奏技巧有了长久足的进步发展。同时,不少音乐美学特征在二胡演奏中不断体现,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
当今的企业正处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中,这种环境已不可逆转。传统的以会计工作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经营环境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快速剧变,对
劳动报酬低于资本、技术、管理报酬与收入分配制度直接相关,要改变既有分配格局,必须调整和完善我国企业分配制度。目前我国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偏低的现状,主要在普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