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n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仍然未解决。分析了由这一现象引发的英语学习问题,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若干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由此推论出既具备西方文化知识,同时又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才是理想的知识传授者。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失语 跨文化交际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因此,外语教学一定离不开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文化教学得到了广泛重视,但我们依然看到,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仅仅重视目的语的教学,即一味强调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授,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传授,使得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失衡。这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轻视主体文化教育的单向输出,最终导致了英语学习中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一、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是目前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学习动机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与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紧密相关,因此它是影响学习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仅仅因为英语是一门必修课,或是仅仅为了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而学习英语。他们的学习兴趣尚未被激发,只是单纯的为了上课而上课,因此就会出现逃课、不愿参与课堂交流等问题,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2.大学英语教学仅仅关注于西方文化知识的教授,学生对本土文化了解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低下,患上“中国文化失语症”。“中国文化失语症”是由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中首次提出:“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
  3.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双向的,单向的跨文化交际必定难以取得很好的交际效果。Larry A. Samovar 指出“了解你自己,了解你自己的文化,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环。”“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必然结果是交际中缺少平等交往的基础,在谈到中国文化相关内容时,中国学生无法提供交际时对方想要得到的信息,同时学习者不能很好地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精髓。另外,当他们在交际中发现无法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对自身英语能力产生怀疑,影响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渗透的途径
  1.修改教学大纲,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关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然而,对于文化学习的要求还只停留在了解西方文化上。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应该在《教学大纲》中得以体现,从而做到有章可循。“《教学大纲》中规范性的指导原则和要求,将从宏观的角度规范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从而逐渐扭转‘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此外,教学大纲应规定,教学内容中应该增加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话题,诸如中西文化对比的话题。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开设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课程,提高其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应提倡交际法、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可以在课上多交流,课后带着任务多探究与中西文化差异相关的问题。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引导,课后要鼓励学生多阅读,留心有关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习俗,鼓励学生在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贡献力量。
  2.调整思想,增强学生的素养和母语文化意识。学生自身应不盲目崇洋媚外,不应该只关注西方文化、制度、思想等,而应该自觉增强母语文化意识,时刻都不怠慢母语的学习及母语文化的认知。学生应培养文化平等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意识地把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学会问自己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表达问题。在有机会进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时,能够自信、自豪地用英语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批判地去看待事物,重视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才能更加全面的提升自己的素养。多关注民族文化,认真学习英语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有效地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作为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力量,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改变教学理念。教师只有自身认识到母语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本身不仅应具备英语文化知识,同时也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熟练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技能。教师平时也应该多注重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防止学生民族文化的缺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未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母语文化的做法势在必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语言,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更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防止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在全球化语境下,必须保持中国文化的特性,牢固我们的文化之根。
其他文献
2017年3月,中国石油黑龙江销售组织机关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为
期刊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形成与发展rn1.从道德规范到法律规范rn“诚实”,的解释为“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信用”,的一解为: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
目的:研究西北特有植物毛白杨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对毛白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DPPH法和铁氰化钾法测定
回顾自己这十五年来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经验”,有的只是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我觉得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在平时付出心血。以下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批评指正。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知识,更需要关爱,作为老师,除了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敬业的精神和全面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做到爱生如
运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整理被审计单位电子财务数据,制作EX-CEL电子账,是审计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审计效率的有效方法.在整理过程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将被审计单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重要话题.敢不敢与时俱进,能不能与时俱进,会不会与时俱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是否具有活力的
一、背景介绍2013年6月,笔者参加了沧州市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从拿到课题到上课仅一周的时间,在这一周内通过试讲与研讨,笔者与教研组内教师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
【摘要】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高速发达,网络遍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和工作,网络媒体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当今社会的大学生,网络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有其利必有其弊,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荒废学业,不思进取,本文将针对大学生网瘾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一些解决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 网瘾 现状分析 解决方法  阅读教学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历来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词汇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但是目前教师在教授词汇时尚存在一定的误区。  误区一:注重单词的机械朗读,忽视对单词的认读  许多教师在进行单词的教学时,忽视了对单词的认读,都只是机械的叫学生跟着老师朗读,或者把注意力都集中
【摘要】教育生态学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容括生态主体、物质资料、心理情境,以及语言环境的生态系统,维持生态空间的平衡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本文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生态空间失衡现象,提出了避免顶端优势、打破花盆效应等生态空间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生态空间 共生关系 花盆效应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态空间失衡现象  1.教师与学生的共生关系受阻。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态